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7 如何计算1+4+7+10+…+31+34
——等差数列求和

按一定次序排成一列的数被称为数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等差数列。

像这样,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数列即为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求和时,我们有特别的方法。例如用“平均”的思路来解标题中的算式:

34-1=33,33÷3=11,因此从1起至34共含12个数。首先心算得出这一结论。

接下来,将数列按照“最大数与最小数”“第2大的数与第2小的数”的方式分组,各组平均即为(1+34)÷2=17.5。

比如,“第2大的数与第2小的数”的平均数即为(4+31)÷2。这里的计算技巧为:将4看作1+3,将31看作34-3,双方抵消,最后即为(1+34)÷2。

像这样,每一组的平均数都相同,因此全式的平均数当然为17.5。共有12组平均数为17.5的数,因此答案为:17.5×12。

稍等一下,这个计算似乎不轻松呀!

那么,让我们再仔细思考一下此运算背后的原理:

(1)第一项与最后一项的平均数为全式的平均数。

(2)平均数乘以项数即为和。

所以我们可以将算式改为:

(第一项+最后一项)÷2×项数……☆

因此,在运算标题中的算式时,将(1+34)÷2×12化为35×6再进行计算,速度会大幅提高。答案为210。

标☆的式子被称为“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本公式在高中阶段才会出现,除上述内容以外,其实还有两种推导方法。不过现在让我们先理解好最基本的平均思想,在运算中大显身手吧!

练习题

1+2+3+4+5+…+99+100=

9+15+21+27+33+39+45=

2.8+3+3.2+3.4+3.6+3.8+4+4.2= Lk5U/SfX2LxleV0+LO1AfjdOjaHjDQ6pmvNDcGOUlVEG/qQyG9+svfIB1dBM8FA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