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 如何计算30÷21
——判断是否可以除尽

笔算标题30÷21时,我们会发现答案是除不尽的:

1.42857142857142857……

得数会像这样按照142857的序列无限循环。

我们称这种持续循环的小数为循环小数。学会判断某数是否可以除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不清楚如何判断,我们在做题时很容易陷入“说不定最后可以除尽”的想法,浪费大量时间进行运算。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除尽的条件。

我们学过,当分母是:

10100100010000……

这样的10的整倍数时,算式可以除尽。

以上数字均为10的多次方。2×5得10,约分后分母不会出现2或5以外的数字。

因此,除尽的条件为:“将除法算式转化为分数形式并约分至最简分数,若分母质因数分解后只余2或5,则该算式可除尽。”

我们也可以表述为,若分母只含2或5,则算式结果一定可以用有限小数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约分至最简分数是进行判断的必要条件。比如,在计算21÷24时, 可拆为 ,此时分母中含有数字3,但约分至最简分数 后,分母为2×2×2,不含“除2或5以外的任何数字”。因此,该结果可用有限小数表示。

以往年小升初考试题为例进一步探讨。

转化为小数,可以数到小数点后多少位?”

思路:将分子分母同乘以5×5×5,可得到分母10000(含4组2×5),所以答案为“小数点后4位”。

那么,运用这个方法,你能否立刻说出1÷625的答案?

将算式转化为 = = 后,答案显而易见。

练习题

计算下题,可以除尽的请用小数表示,除不尽的用分数表示。

21÷375=

32÷384=

9.1÷3.25=

专栏
死记公式与忽视公式的弊端

做题时死记硬背、纯粹套用公式的孩子不在少数。这些孩子虽然大多数时候可以得出最后的答案,但他们对其背后的原理不甚了解。这就是分数为王的弊端。

另外,为了杜绝此类弊端,也有教师要求学生“不可以背公式”,认为孩子“只要理解推导方法就足够了”。这种教学方式也是不可取的。

就在前两日,有一位高中教师找我倾诉烦恼。他感叹道,自从初中教学计划明确规定“教师只允许给出推导方法,不允许给出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之后,有非常多的学生升入高中以后遇到二次方程,还是只会“从头开始按步骤求平方”。“每天上课就像做复建一样”进展缓慢。是啊,这样一来学生计算速度大受影响,上课内容自然无法推进。

虽然也有教师认为负负得正,但对于那些尚不理解“公理”“数系扩充原则”等高级概念的初学者来说,这对他们并没有用处。

理解推导方法及其原理是基础,但“熟背”重要公式同样必不可少。先记下公式,之后再深入思考其原理有时也是可取的(但之后必须抽时间好好思考)。 v2S+wwLze/Ylp7R4iu8vx4I4lC6zuuhMzeaQ+WX4cIHLaOpMvrk3CuxStWUbTpl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