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知礼仪敬父母

从“为人子,方少时”至“弟于长,宜先知”,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正文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注释

为:作为、做。

子:弟子、学生。

方:正当、正在。

亲:亲近。

礼仪:礼貌、仪节。

作为弟子,正是年少聪明求知欲强的时期,应该要多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心解

立身之本

这四句话说的是人应该如何立身的问题,要求人们从小就要注意两点:亲近良师益友,学习礼仪。

首先谈一下“亲师友”,古人非常看重老师和朋友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韩愈的《师说》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老师的重要性,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韩愈从历史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能“传道授业解惑”、学者定会遇到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老师的重要性以及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接着韩愈又提出“圣人无常师”,并以圣人孔子为例:“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并提出自己的择师主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又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

除了良师之外,如何去结交益友也是一门学问。儒家学说认为,两人结为朋友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有共同的理想和道德追求。曾子说过:“君子应该以学问来结交朋友,以朋友来辅助仁德。”孟子也说过:“交友,是结交他人的品行。”朋友有益友也有损友,到底什么样的人值得交往,什么样的人不值得呢?孔子曾经说过:三种朋友有益,三种朋友有害。朋友正直,朋友诚实,朋友见识广博,是有益的;朋友奉承,朋友谄媚,朋友圆滑善变,是有害的。古今中外有很多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的故事,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等。在这里我要讲一个普通男孩的友谊故事。

那是发生在越南的一个孤儿院里的故事。由于飞机的狂轰滥炸,孤儿院里的几个孩子和一位工作人员被炸死了,还有几个孩子受了伤。其中有一个小女孩流了许多血,伤得很重。幸运的是,不久后一个外国的医疗小组来到了这里,小组只有两个人,一个女医生,一个女护士。女医生很快对小女孩进行了急救,但因为小女孩流了很多血,需要输血,可是她们带来的医疗用品中没有可供使用的血浆。于是,医生决定就地取材,她给在场的所有的人验了血,终于发现有几个孩子的血型和这个小女孩是一样的。可是由于语言不通,医生不知道该怎么说出自己的想法。女医生尽量用自己略懂一二的越南语加上一大堆的手势告诉那几个孩子:“你们的朋友伤得很重,她需要血,需要你们给她输血!”终于,孩子们点了点头,好像听懂了,但眼里却藏着一丝恐惧!女医生没有料到孩子们中间竟然没有一个人举手表示自己愿意献血!女医生觉得很诧异,又有些生气。忽然,一只小手慢慢举了起来,但是刚刚举到一半却又放下了,好一会儿又举了起来,再也没有放下!医生很高兴,马上把那个小男孩带到临时的手术室。小男孩僵硬着躺在床上,看着自己的血液一点点被抽走!眼泪不知不觉就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医生紧张地问是不是针管弄疼了他,他摇了摇头。但是男孩的眼泪还是一个劲地流。医生开始有点不知所措了。就在这时,一个越南的护士赶到了这个孤儿院。女医生把情况告诉了越南护士。经过交流之后,医生才明白原来那些孩子都以为她要抽光一个人的血去救那个小女孩,一想到不久以后就要死了,所以小男孩才哭了出来!但是她又有一件事不明白了:“既然以为献过血之后就要死了,为什么他还自愿出来献血呢?”小男孩回答得很快,几乎是脱口而出:“因为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国素来是“礼仪之邦”,因此讲究礼仪是最为基本的道德要求。这种传承了千年之久的“礼仪”究竟是指什么呢?“勿不敬,俨若思”是《礼记》中的第一句话,意思是真正礼的精神,在于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抱着虔诚恭敬的态度。你要端正脸色,处理事情,待人接物都要对自己很严谨,不要轻佻。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应当具有的生活态度和准则。我国的先贤曾子对讲究礼仪还提出了三项要求:严肃仪容外貌、端正脸色神态、注意言辞声调。讲究礼仪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也需要我们一辈子去研究、坚持和完善。

正文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注释

香:东汉人黄香。

龄:年龄、岁。

温:温暖。

亲:父母。

执:坚持始终,身体力行。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顺父亲,在寒冬之日用自己的身体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敬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心解

孝敬长辈

这四句以东汉黄香的事迹为例,告诉我们要孝顺父母。元代人郭居敬,曾将历史上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编辑了一本书,就是《二十四孝》,“黄香扇枕”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黄香是东汉江夏人,即三国时期东吴人,《后汉书》中有他的传记。据史书记载,黄香九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在服孝期间,他“思慕憔悴”,得到乡里人的称赞。后来黄香与父亲相依为命。因家境贫寒,买不起铺褥,也用不起奴仆。到了夏天,黄香就用扇子扇风,并驱赶蚊虫,使父亲能够凉爽地休息。除此之外,到了冬天,睡觉前他就用自己的身体把寒冷的被窝暖热,好让父亲很好地休息。黄香一方面非常孝顺父母,一方面又努力学习。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广泛阅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而且写的文章也很棒,他的《九宫赋》、《天子冠颂》等流传甚广。时人称之为“天下无双,江夏黄香”。更为可贵的是,黄香还将这种情怀推己及人。在为官期间,他爱民如子,大公无私,实心实意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三字经》将“孝”作为孩子接受教育的首要内容。孝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我国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怎么做才能算得上是“孝”呢?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三年无改父之道”;孟子强调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儒家经典《孝经》倡导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等等。《孝经》中“孝之终也”的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可见古时孝的观念不只孝顺父母而已,孝和忠是联系在一起的。明朝就有一个“忠孝双全”的故事:

湖南道州守将沈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她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喊:“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战后,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沈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还有诗颂曰: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贼遂平;父仇国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提倡孝道的一个最真实和普遍的原因就是: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同时,提倡孝道在当今社会还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今日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家庭中“四二一”结构越来越普遍。独生子女处于众星捧月的中心,习惯了只想获得,不思付出的生活。提倡孝道正可以家庭为切入点,提高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另外,我国进入老龄社会,社会保障体系亟需完善,各种各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老年人能否安度晚年成为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

孝顺父母的一个基本的心态就是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每个人都难以完全报答的。如果将这份感恩加以升华,就需要我们变小爱为大爱,推己及人,回馈社会。孔子在《礼运大同篇》中这样描绘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们都明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国人表现出了空前的爱心。钱、物、血浆、劳动……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2008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将特别奖授予全体中国人,正是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最高褒奖。评委会在颁奖时这样说:“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相信这些蕴含着巨大力量的话语会激励每一位国人用爱心的火焰温暖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正文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注释

融:东汉人孔融。

让:谦让,把便利和好处留给别人。

弟:同“悌”,敬爱兄长。

宜:应当。

东汉人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尊敬、敬爱兄长,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道理。

心解

长幼有序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四句话说的是我们对长辈应该孝顺有加。那么,对于自己的同辈,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这正是这四句所要回答的问题。

东汉末年,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时任北海太守。孔融性情宽容好士,经常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焉。”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他十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长安之东,称为东都)。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有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即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有很多贺客在座,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其中有一个中大夫陈韪,恰恰后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陈韪被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孔融的机智和才华,但真正使他留名千古的是关于他的另一个典故——孔融让梨。孔融一共有七个兄弟,他排行第六。他四岁的时候,每次与兄长一起吃梨,他都主动地将大的梨让给其他人。家中的大人很奇怪,就询问缘由。孔融说:“我是弟弟,当然应该吃小的。”所谓“三岁看老”,四岁的孩子如此谦逊有礼,方知其后必有大成。

兄弟者,手足也。《千字文》中也讲到“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兄弟之道是五伦中的一伦,是为悌道。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友爱,彼此气息相通,因为兄弟之间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如同树木一样,同根相连。悌道属于五常中的“礼”德,其原则就是“兄友弟恭”。做兄长的要友爱、关心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敬爱兄长。兄弟之间如能各尽其道,自然和睦友爱。但是,在古时帝王之家由于争夺权力往往发生兄弟反目、相互残杀的悲剧。一个很有名的事件就是“七步诗”。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自杀。曹丕一向嫉妒三弟曹植的才华。有一次故意刁难他,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成则罢了,不成便要痛下杀手。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脱口而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没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

除了兄弟友爱之外,孔融让梨的故事还告诉我们一种美德——谦让。谦让是古人一直竭力提倡和推崇的一种品德。在某种意义上说,谦让就是“不争”。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说过这样的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他认为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水是最接近“道”的,就在于水的“不争”,因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谦让的品德在今天更为难能可贵。让习惯了“为我独尊”的独生子女们学会谦让是十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LV3fKkYfV67TsgAEO01gAE4myElKtIV6cVK1UvfZR/DupITxmAwxTdBVZRwkSCx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