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府邸已至,就在刘晔二人行至此处之时,就见两位少年在门口玩耍,其中一位只有十岁出头,而另外一位则有十四五岁,而年龄大的那位少年却一本正经的唤年幼者为叔叔,而门口的陆家仆人并没有如何大惊小怪,刘晔便是料到这两位少年定然是陆家后辈,刘晔忍不住大感好奇。
不管怎么样,刘晔便是上前拱手道:“有礼了……”
那两位少年没有和同龄人一般怯生生的逃开,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同时规矩的站立,拱手还了一礼,“有礼了!”
那年幼一些的少年问道:“阁下可是来拜访我家父亲的?”那年长的少年见自家叔叔已经说话,便是依旧垂手而立。
刘晔更是惊讶的道:“令尊是?”
那少年指了指大门:“自然就是此间主人!”
刘晔有些惊异,陆康好歹也是庐江德高望重的前辈,怎会有如此年幼的儿辈,莫不是老树发新芽?事实也的确如此,陆康确实是老来才得此子。
刘晔道:“不知公子名讳?”
“在下陆绩!”那年幼的少年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刘晔顿时有些惊讶的看了小陆绩一眼,陆绩在六岁之时因为‘怀桔遗母’的典故闻名于扬州,故事说的是,彼时袁术刚刚入主扬州,与陆康多有交往,多次设宴宴请陆康,而有一次陆康带上了年仅六岁的陆绩赴宴。
因为宴席上的桔子甘甜多汁,袁术过得何等奢豪日子,桔子自然也是上佳,陆绩便是揣了两个在身上,动作做得很隐秘,没有人看到,可惜的是终究是年幼,在拜别行礼的时候,桔子掉了出来,一时之间很尴尬,陆绩年幼,感到尴尬的自然不是他,而是老父陆康。
陆康造福百姓,声望何等高洁,深受百姓爱戴,出了这等事情,自然感到脸上无光,袁术作为一方之雄,这等事情,自然不会大加追究,但是乐见陆康如此的窘态,只是哈哈笑道:“陆郎来做客,走的时候还要藏着主人家的桔子吗?”
陆绩拱了拱手道:“请主家恕罪,实因母亲喜好吃桔,是以在宴席之上尝到如此美味,为人子者,岂能独享,便是准备藏几个回去给家母尝鲜!”
历朝历代,均以孝治天下,尤其是在这个人治大于法治的时代,更重孝道,袁术没有料到一个年纪仅仅六岁的孩童竟然懂得孝顺母亲,顿时大为惊讶,反而送了陆绩更多的桔子,后人有诗云: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刘晔诧异的看着这个面庞稚嫩的少年,不管从举止,谈吐之上都显得异于同龄,刘晔便是不由得敬佩起来,一个人若是懂得孝道,那么不管世事如何艰难,秉性绝对不会坏,而且相比较于二十四孝中类似埋儿奉母和卧冰求鲤这种不近人情的愚孝,陆绩所作所为更显得朴实和可爱,更接地气儿。
这个家族的底蕴,涵养在这里,也只有积善之家,才能教导出这样的少年,刘晔不由得对此行更加期待。
就在此时,陆绩身旁的年岁稍大少年问道:“这位客人还没有回答,此行是来拜访我家叔公的吗?”
刘晔顿时便是了然,这位比陆绩大三四岁的少年原来在辈分上的的确确是要小于陆绩的。
刘晔道:“的确是来拜访陆家老前辈的。”随即刘晔又问道:“虽然你的辈分要小于绩哥儿,但年岁却是稍长,此处又无族中长辈,为何不以平辈相交,坚持要唤其为叔叔呢?”
“客人需知,长幼有序,纲理伦常,乃是万事万物所要遵循的规律,此为大道,不可违!”这番道理,显然比陆绩简单的孝道更加深奥,旁人钻研数十年方有所得,便是在这个年龄得以通晓,难得是加以遵循,身体力行,此子将来必定不凡。
一时之间,刘晔惊讶得有些哑口无言了,陆绩见到两人答话,便是道:“还不知客人名讳,此乃陆逊是也!”
萧鼎若是在此,一定会瞬间石化,少年陆逊,料想也只有此般人物,才能在如此年纪便展露出不凡,单单是有这两位后生,陆家偌大基业便是可以延续数十载!
想必萧鼎见到陆逊,一定会将其抱起来,狠狠的亲上几口,然后大喝一声:“我的,他是我的!”
刘晔虽然前日来过陆家拜访过一次,但并没有见过两位小公子,是以不认识,但对于两个少年的表现也是大为惊讶,随即便是拱手道:“在下成德刘晔,特来拜见陆公,烦劳两位公子通报一二。”
陆逊和陆绩二人虽然不知道刘晔的身份,不过便是道:“客人稍后,吾这就去禀报叔公!”随即便是见到陆逊进了宅邸之内,留着陆绩在此陪同。
刘晔心中暗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陆家何其之幸,能得两名少年英杰……”
身后的陆家仆人似乎对于两位小公子的妖孽智商已经见怪不怪了,见到如此,便让二位公子上前招呼,他们只是帮忙搬运刘晔带来的两车礼物。
不消一时,便是见到少年陆逊出来:“客人请进,家中长辈正厅等候着哩!”
刘晔微微一笑,随即步入府邸之内,陆康已经是白发苍苍,身体衰弱,但很和善,只是眉目之间隐隐有一丝的忧虑。
陆家虽然名望不低,但子辈无甚得力者,陆绩和陆逊虽然年少而聪颖,但陆老爷子兴许看不到两位少年英才成长到那一步了。
而在另外一个时空,陆康亦是在这一两年内因为孙策兵伐庐江而身亡,留下陆绩操持着偌大的家业,陆绩便是带着族人背井离乡迁去吴郡,幸好年长数岁的陆逊辅助,陆家才得以幸存,所谓时势造英雄,兴许正是这样的压力才造就这两位叔侄在三国时期大放异彩。
陆康见到刘晔进入房内,正欲行礼,亦是轻轻一按手,“刘贤侄切勿多礼,自便就好,想当年吾与汝父亦有过数面之缘,不想一晃便是数十年光景,我这把老骨头也是快入土了。”
陆康年岁确实已经不小,已经是度过六十余年的光阴,在这个平均只有三十几的年代也算得上是高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