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楞严经》中的二十五圣悟道法门

释迦牟尼佛曾在楞严法会上,询问参加法会的诸菩萨和阿罗汉:当初修行,都各依什么方法入门,又因何而圆通悟道?当时有25位大菩萨与阿罗汉,各自列举了自己最初修行入门的方法,总共有25种,也就是六尘、六根、六识和七大。这二十五圆通法,即二十五圣悟道法,是《楞严经》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也是对《楞严经》讲法的一个深入总结。下面以精美的《法界源流图》中的诸佛菩萨像,重点讲述二十五圣悟道法中比较典型的九种。

二十五圆通简表

1. 憍陈那:声尘圆通

2. 优波尼沙陀比丘:色尘圆通

3. 香严童子:香尘圆通

4.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味尘圆通

5. 跋陀婆罗等:触尘圆通

6. 迦叶尊者:法尘圆通

7. 阿那律陀:眼根圆通

8. 周利槃特迦:鼻根圆通

9. 憍梵钵提:舌根圆通

10. 毕陵伽婆蹉:身根圆通

11. 须菩提:意根圆通

12. 舍利弗:眼识圆通

13. 普贤菩萨:耳识圆通

14. 孙陀罗难陀:鼻识圆通

15. 富楼那:舌识圆通

16. 优波离:身识圆通

17. 大目犍连:意识圆通

18. 大力金刚:火大圆通

19. 持地菩萨:地大圆通

20. 月光童子:水大圆通

21. 琉璃光法王子:风大圆通

22. 虚空藏菩萨:空大圆通

23. 弥勒菩萨:识大圆通

24. 大势至菩萨等:根大圆通

25. 观音菩萨:耳根圆通

观音菩萨—观世音而悟道

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为佛陀八大菩萨弟子之一。观音菩萨发大菩提心,观世间民众的疾苦之声,循声普救众生而悟道。观音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以大慈悲普救人间疾苦。

文殊菩萨—因耳根圆通

佛陀八大菩萨弟子之一,为智慧的象征。他推崇的证悟方法就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法门,在《楞严经》中,文殊菩萨所作的偈子是对《楞严经》前六卷内容的提纲挈领。背诵、精研这段偈文是深入理解楞严的一个善巧法门。

大力金刚—因火大圆通

又称为火头金刚,因为他能以大慈悲心为炽火,烧除众生秽恶,故得名。久远劫前,大力金刚身为凡夫,贪求淫欲,淫习难除,当时有佛陀教他修习火光三昧,转欲火为智慧火,从而悟道成为阿罗汉。在楞严法会中,大力金刚为了护持佛法而现金刚力士之身。

月光童子—修水观三昧而悟道

月光童子在久远劫前曾跟随水天佛修习水观,以进入正定三昧。他先观照自己身中的水性,从涕泪唾液,一直到津液精血、大小便,这些在身内循环往复的水,性质都是一样的。而身体内部的水性与世界内外所有的水分,甚至香水大海等等都没有差别。因此,他成就了水观入三摩地,能使身水融化为一,最终达到无身空性的最高境界。

迦叶尊者—法尘悟道的典范

摩诃迦叶为佛的十大弟子之首,也是佛经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他因观察六尘的成变坏灭得到证悟,是由法尘悟道的典范。迦叶尊者与紫金光比丘因过去世以紫金涂佛像的因缘结为夫妻,十二年中各修梵行,清净无染。他出家后,安心修习头陀苦行,喜欢露天静坐,冢间观尸,树下补衣,被誉为头陀第一。

跋陀婆罗尊者—从沐浴中悟道

即贤护菩萨,为十六贤士之一。他在沐浴时,以水浇身之,那种冷暖、涩滑的触感让他感到非常舒适。随后对这些触感的来由进行了追究,最终阻断其他一切妄念,悟到一切皆空。对于在菩提路上精进的佛法行者,洗澡也是悟道的一个契机。

阿那律陀尊者—从眼根而悟道

阿那律陀为佛的堂弟,甘露饭王之子。后随佛出家,成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天眼第一。他初出家时,每次听法就打瞌睡,佛苛责他为畜生类。听到佛的呵斥后,自责业障深重,于是七日七夜精进用功,不许自己睡眠,导致双目失明。佛陀教他修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修成后得天眼通,不用眼就能观见十方。

周利槃特迦尊者—观呼吸而悟道

汉译为“道生”,释迦牟尼佛弟子,生性愚钝,初出家时,对佛所说法无记性,记后失前,后来佛陀教其安居静室中,专心调理出入气息,他因观呼吸而入道并证悟。

优波离尊者—持戒律而悟道

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他出家前是专为释迦族王子理发的剃头匠,出家后,在生活上很重视行住坐卧四威仪,对佛制定的戒条,都能一一严加遵守,从不毁犯,被众人推为持戒第一。他因持戒纯熟,以定力摄心,从定发慧,豁然无碍,并很快证得阿罗汉。

《楞严经》与释迦牟尼佛会 丁观鹏 绢本 水墨设色 清代

《楞严经》是我国禅宗、净土宗的一部重要经典,流传甚为广泛。当年,释迦牟尼在室罗筏城祇园精舍聚众讲法,参加者有大比丘250人、八大菩萨、十大弟子、天龙八部护法神等,讲法缘起为弟子阿难与摩登伽女的情欲故事,听法受益者无数。图中描绘的盛大佛会,从侧面再现了释迦牟尼佛讲法的庄严场面。

此图名为《释迦牟尼佛会》,是《法界源流图·佛陀尊像卷》中的一部分。《法界源流图》临摹宋代张胜温的《大理国梵像卷》,画成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作者是清代著名的宫廷画家丁观鹏。《法界源流图》长1635厘米,宽33厘米。其中人物众多、场景浩大,兼具艺术欣赏与佛学研究的宝贵价值。 WShKa4Y2N/WE9BK4lbQ6ZNdnIIE//wFw8zk9khSbHoRWiItCfrA9d9ZzPaPQBqf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