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说:“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在参赞天地之化育。”他认为帮助万物,弥补天地化育的不足,是人生的功能所在。譬如,天要刮风下雨,人类发明房屋把风雨挡住,这就是参赞天地之化育,弥补不足的表现。
可见,参赞天地之化育,弥补不足是我们应该实现的人生价值之一。细细揣摩南怀瑾先生的这句话,我们不难发现,所谓“天地之化育”,指的是人或者事物与生俱来的状态或者性质。然而,世间万物,就算是浑然天成的,也不可能没有任何瑕疵。这也正是古人所说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事物或者是人,总是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或大或小,与吹毛求疵无关,总是在那里,等待着人们去修改或者去完善。
这也正是南怀瑾先生所要表达的意思。参赞万物的不足,再帮助其弥补不足,为人如此,也便是个实现和完善人生功能的人了。
也许你会说,我没有那个能耐,也没有那么高尚,我能帮助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就不错了。很多时候,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挑战和考验面前,我们能发现自己与生俱来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并且实践中不断更之、改之、再正之,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南先生不但不断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还引导别人、帮助别人修补生命中的缺陷。
人尽皆知,南怀瑾先生的兴趣和研究方向是中国古典文化,如四书五经。但是有一次,南先生应邀去某大学谈“中国式管理”,其中南先生谦虚而又坦白地表明了自己的不足,说自己在工商企业方面是个外行人。但是南先生对于自己不清楚不擅长的东西,并非不闻不问。相反,一旦有新的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上市,他就马上找来看。
在帮助别人弥补不足这一方面,也是有具体的例子的。在谈“中国式管理”这一话题的时候,南先生指出了当今年轻人的一个通病——各种经验还差得远,但却一个劲地要照自己的理想发展,并且指出这样的通病导致的结果是,通常老板要为他们收拾残局,而年轻人自身也要为之付出昂贵的代价。
南先生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他的确听说过这样真实的事例。这是他从朋友那里听到的事情:
南先生的这位朋友是一家国际大企业的亚洲区负责人,有几十年从商的经验。他曾对南先生说起存在于职场中年轻人身上的一些问题:青年人往往有新的理想,但是新思想有时候却未必实用。他说他们公司的那些年轻人在世界某地区,办了一个化学工厂。铺设着一尺多厚的白地毯,非常豪华、美观、气派。可是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而两千多万美金就这样泡汤了。
南先生讲这些,可能与“工商企业”或是“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没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他却能够指出年轻人的通病,对于一个对工商企业管理感兴趣并且致力于从事相关工作,却缺乏经验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他们的前车之鉴,是他们避免类似悲剧的有力诤言。对于聪明和虚心的年轻人来说,这是督促和引导他们弥补自身不足的苦口良药。
由此看来,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切实的行动中,南先生都始终在践行这一观点——人生的价值是在参赞天地之化育。在茫茫人海中,要寻找立脚点,安身立命,这无疑是我们应当学习并且为之付出行动的理论标准。
人生路上,一个人若是能够参赞天地之化育,帮助万物,弥补不足,那么,首先,对于自己的不足,他应该早已了如指掌,并且在切身实践中不断弥补。换句话说,要安身立命,要实现参赞天地之化育的人生价值或是功能,我们首先要参赞自身,发现自己的缺点。著名的物理学家笛卡尔说:“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不足。”所以,发现自身缺点的最好方式,便是在学习中寻找不足,并且在学习中做好缝补工作,做到精、细、全。这也正是南怀瑾先生弥补自身不足的方式。如此一来,才能做到“知明而行无过”。
其次,正如刻意的忘记等于铭记一样,强制的教育等于废话。在参赞别人,指出别人的不足,并且试着帮助别人改正时,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扮演一个建议者的角色。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帮助别人更快地认识到自身的缺陷,而不会固执己见,甚至刚愎自用,最后一事无成。这也正是南先生的人生大智慧,所以,在学术界,甚至在各个领域,南先生都有极大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人生路上,我们应该听取南怀瑾先生的建议,发现人生价值的另一种来源或者说出处——“参赞天地之化育”,做一个能够不断弥补自身不足,更能够帮助别人弥补缺陷的人。能做到这一点,便能够为自己在人世间寻找到立脚点,为自己安身立命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