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先生语录:
自其异者而观之,而无往而不异;自其同者而观之,则实亦无大不同。
人生在世,严守心门,活在当下,不可忽略与人相处的智慧——与人为善。
梁先生说:“人生不外如是无穷无尽地走着,人类历史不外如是逐步地发展着。”如若人生是一条路,那么人们终其一生几乎都在行走。这途中,为了生活下去,一般人所要解决的问题总是生活上的问题,而梁先生 “却不是要生活下去”,而是思考着如何“从生命中解放出来”。因此,梁先生比较关注“人对人的问题”。
可以说,人对人的问题,是我们一生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人生几十年,作为社会中的人,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需要与人打交道,比如亲人、朋友、师长等,甚至包括陌生人。如此一来,就难免会有摩擦,小冲突或是矛盾。
人生中,我们若是为人际关系而困扰,何谈活在当下?再者,人生几十年,人对人的问题始终是个大问题,若是处理得不当、不好,便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心绪与情境,如此一来,哪里能平心静气地放慢节奏,享受当下的生活呢?
所以说,生命中,若想严守心门,活在当下,与人为善的人生智慧不可不知。和谐的人际关系,能让我们更好地享受当下生活中的美。
但是,诚如大家所知道的,人对人的问题,是人生的一大难题。世人常为之烦扰且困顿。对此,有人练就一身与人相处的功夫,有人选择硬碰硬,也有人选择逃避。可以说,严守心门,活在当下,后两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对于与人相处的问题,梁先生指出,(人与人之间)“彼此相忤”“大成问题者”不少见,但是面对这样问题,我们不能用对待生活中的障碍物的态度,“譬如排除之、消灭之来解决”。因此,必须拥有“相安共处之道”,方能与人为善,活在当下,欣赏生活中的精彩,感受人生的美好。
“我觉得每人最初的动机都是好的。人与人都是可以合得来的,都是可以相通的。”这是梁先生的信念。秉着这样的信念,梁先生一生狂傲,却又能与人为善。他的诀窍在哪呢?
梁先生与人相处,始终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他说:“我总是相信人,我总觉得天下无不可合作之人,我始终抱定这信念而向前迈进,毫不犹疑!”他一再强调:天下肯干的人都是好朋友!大家“各人抱各自那一点去发挥,其对于社会的尽力,在最后的成功上还是相成的——正是相需的”。虽彼此有所不同,但“我们还是不相为碍的,而是朋友”。而对待见解不同的人,他的态度一贯是宽容的,一贯是“和而不同”的;承认有“不同”,但强调的是“和”。
为人能如此,怎能不安?同时要看到,与人相处,能和梁先生一样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既肯定别人,也有自己的立场,这样的人,贵在真,表里如一。而非“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正因为如此,所以梁先生一生交友甚广,不论是政界还是学术界,都能与人为善。
相比较而言,“文革”中梁先生没怎么受迫害,其子梁培恕先生说这全靠父亲自己的修养。显然,这与梁先生一生与人为善的原则也是密不可分的。
更重要的是,面对“人对人”这一人生大问题时,梁先生没有选择逃避,也没有狂狷,而是本着相信别人、肯定别人的信念与人和谐相处。要知道,梁先生一生珍重生活,活在当下,与他的和谐人际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梁先生还是一个注重礼仪之道的人。一生一世,梁先生始终都本着尊重旁人的态度与人相处,以礼相待。
据说,当年梁先生致力于搞乡村建设的时候,有一次,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来了一位四十来岁的留学生,梁先生听说他在西方文化的研究上颇有成就,于是便欣然邀请他来演讲。演讲中,留学生自始至终都在赞美西方文化,否定儒家文化,他认为只有西方文化才能救中国。这番言辞和梁先生的主张大相径庭。大家听了都很是担心,但梁先生没有反感之意,反而认真地听着演讲。谁知这位留学生讲着讲着,说自己对梁先生在邹平的乡村建设中仍然提倡继承传统的事,不敢领教。说着说着,便慢慢弯腰,当着众多师生的面,给梁先生行了一个“封建”的跪拜礼。当时气氛不但紧张,也很凝重,数百双眼睛盯着梁先生,看他如何收场。大家以为,以梁先生的个性,他会大发雷霆,将这位留学生批判一番。谁知梁先生并未动怒,依然以礼相待,面露笑意,心平气和地将这位留学生送出门口。
生活中,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如能像梁先生这般能以礼相待,争执、打架、斗殴等种种现象就不会出现了。最主要的是,我们不但做到了与人相安,更体现了自己的修养,心安不疚,而这,不正是严守心门,活在当下当有的心态吗?
所以说,人生几十年,我们不妨学习梁先生的处世智慧吧,严守心门,始终做一个能与人为善的人,让自己心平气和,与人为安,享受当下的生活。而不是日日与人为敌,钩心斗角,将生活搅得一团糟。要知道,人无大不同,皆可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