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的孩子是不是非常情绪化

小玲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她是一个很要强的女孩。不过她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闷闷不乐。有一段时间,老师总是找小玲帮忙解决一些问题,那时虽然很累,但是她觉得老师很看重自己,因此也很高兴。可是有一天,老师找别的同学做事了,她的心情忽然变得郁闷起来。朋友无意间说的一句话也会让她情绪低落好几天。好不容易有一天自己心情不错,可是偏偏有人告诉她老师已经决定联欢晚会的主持人是班长而不是她,于是她又闷闷不乐了。

无独有偶,赵女士是一家公司的高管,按理说正是春风得意的时期。可是她总是快乐不起来,原来这都是因为她的那个宝贝儿子的原因。

赵女士的儿子小明已经是一名初一学生了,可是这个男孩却总是爱哭鼻子,而且无法与同学和睦相处,总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和同学大动干戈。赵女士说她为这个孩子已经伤透了脑筋。小明从来不会听取父母的意见。如果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任凭父母磨破嘴皮他也无动于衷;而假如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不管父母怎样阻挠,他都会一意孤行。上个月,小明突然说自己要学钢琴,让妈妈给自己买一架钢琴。买钢琴需要的钱并不是一笔小数目,赵女士怕小明只是一时好奇,所以没有答应他。可是,小明却大发脾气,不停地哭闹,最后甩门而出。赵女士心想至于这样吗?她觉得儿子越来越离谱了。

不过,小明也有高兴的时候。只要他遇到一丁点觉得高兴的事情,就会立刻手舞足蹈起来。如果这时忽然有谁说了一句让他不高兴的话,他的情绪又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变,那个活蹦乱跳的小明就好像一下子从人间蒸发了,他开始疯狂地摔打东西,或者嚎啕大哭。如果这些举动被不明就里的陌生人看到了,一定会把他当做精神失常的病人。

在学习上,小明也是任意而为。他偏科的程度非常严重。他喜欢语文,于是就买了很多课外读物看;不喜欢数学,就把数学课本放在书桌最底层,甚至连数学作业也不做,任凭老师和父母怎么苦口婆心地劝导,就是不起任何作用。小明的举动让赵女士很烦恼,她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为什么儿子的情绪比女孩的情绪波动还要大呢?有时小明还会莫名其妙地一言不发,把自己反锁在卧室里。赵女士怕他有什么心事,就问他具体情况,而这时他往往会表现得很不耐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小玲总是莫名其妙地悲伤,而小明过激的情绪变化会让人误以为他的健康出现了问题。这是因为他们已经到了青春期?还是他们的心理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呢?

曾经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很多中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绪失控问题。据说,在情绪和行为举止上存在问题的中学生竟然高达15%,而其中5%的中学生还存在着敌对、攻击行为。调查组在调查了全国22个省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得出了一个很严峻的数字:我国竟然有300多万青少年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据说这只是个保守数字,而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数量可能要远远大于这个数目。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现在,很多孩子变得越来越情绪化,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他而存在的,所有人都应该理所当然地为他服务。一旦遇到拒绝或其他不顺心的事情,就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羞辱。这时他们会大发雷霆,吵骂、摔东西、聚众斗殴,严重的还会在情绪失控的状态下做出触犯法律的事情。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近年来,媒体报道的由于青少年情绪失控而导致的犯罪行为越来越多。

毫不夸张地说,很多孩子已经成了情绪的“俘虏”,他们已经迷失了最初的自己,这无疑给孩子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父母们从今天起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与改变命运的机遇撞了个满怀,但是却没有好好地把握住机遇。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技不如人,而是他们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造成了很多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而追悔莫及。所以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养成控制自我情绪、理性支配自身行为的习惯。当然,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从约束孩子的外在行为开始,逐渐转化为孩子自觉地控制情绪的能力。

不过,在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时,切忌不可使用强硬手段,否则就会引起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样一来不仅得不到预料中的收获,甚至还可能会导致事态更加严重。

那么,在培养孩子自控能力的道路上,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1.自觉性是良好的自控能力的基础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同样如此,切不可操之过急。自觉性是孩子自控能力的基础。只有将孩子做事的自觉性、恒心、毅力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首先,父母要让孩子自觉、独立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不应该干预过多,从而逐渐引导孩子树立起自控的意志,并让这一行为长期地坚持下去。父母应引导孩子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克服遇到的种种困难,抵制诱惑。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品质。

2.让孩子进行自我评判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没有谁会为你的过错买单。同时,人们又需要进行自我肯定和来自他人的肯定。年幼无知的孩子评判事物好坏的标准就是父母的好恶,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言行,并让他们学会怎样进行自我肯定和分辨是非黑白,这样一来就会在无形之中增强孩子的自信,从而更加乐观、开朗地生活下去。另一方面,孩子也会知道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情是禁止做的。他们会逐渐地体会到是非之间的差别,并且不断增强自己甄别的能力。平时要引导孩子正确地划分自己的生活空间,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还要主动做家务。日久天长,孩子的自我评判能力就会告诉他们“我能行”,他们也会因此而更加独立。

4岁的小轩已经是一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了。父母刚把他送进幼儿园时,小轩和其他孩子一样也是不停地哭闹。但是父母还是狠下心来把他留在幼儿园了。原以为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可是没想到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据老师说,小轩在幼儿园里总喜欢一个人坐在小角落,不喜欢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当他和别的小朋友接触的时候,有很明显的紧张和焦灼感。这时小轩的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发现小轩很不自信。因此,他们准备首先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在饭后,他们经常问小轩的爱好,并让小轩把自己最喜爱的东西展示出来。每当小轩展示完毕,夫妻俩总会对孩子大加赞赏。慢慢地,小轩变得开朗起来,他发现自己擅长很多东西。小轩在小朋友面前也变得更加自信了。

3.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每个人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控制好自己的言行。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抹杀孩子的创造性。父母可以制订一些行为准则,例如,如何搞好个人卫生、规律的作息习惯、规律的饮食习惯,等等,对孩子的言行进行指导。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制订的规则不能太详细,不然就会束缚孩子的创造性。事实证明,很多中规中矩的孩子都很平庸。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年幼的孩子总会因缺乏自控能力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这时作为一个成年人一定要稳定情绪。父母要用最有效的方法让孩子心服口服,切不可意气用事,冲孩子大发脾气。如果孩子不能及时认错,那父母就要反思是不是处理方法有误,事实上,只要父母能够平心静气地和孩子交流,便能解决很多问题。孩子的一些坏习惯会在父母真诚的建议下逐渐改掉。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的行为有可能出现反复,这就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和自制力。

5.润物细无声的肢体语言

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前兆。当父母发现孩子将要或正在做错误的事情时,一定要及时制止,防患于未然。这时父母可以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告诉孩子那件事情是错误的。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拉近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父母可以利用眼神、表情、动作等,表达自己的赞同、反对、喜爱和厌恶。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比语言更有效。 gFJ9SpSZm/Li/qFGNq4OYE/vZN4+JJqu+itAgVBWS+WdiT8znwOntq90oSh90Cc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