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肢体语言表达,喂饱孩子饥饿的皮肤

在1958~1961年为期三年的时间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灵长类研究所所长哈洛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首先,哈洛找来了两个代理猴妈妈:一个代理妈妈是一只金属猴,它胸前安有一个奶瓶;另一个是用软布做成的猴子模样的布偶,和真的猴子极为相似,但不安奶瓶。接着,哈洛准备了两个笼子,一个笼子里两个代理妈妈都在,而另一个笼子里,只有金属妈妈在。然后,哈洛把刚刚出生不久的小猴子分别放到两个笼子里,让代理妈妈养育它们。

俗话说“有奶便是娘”,照常理来说,小猴子应该和安有奶瓶的金属妈妈比较亲近才对,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小猴子对金属妈妈很冷淡,除了肚子饿的时候,几乎从来不接近它;对布妈妈却显示出强烈的喜爱之情,平时有事没事都喜欢紧紧地抱着它,尤其是在受惊或不安的时候更是立刻奔到布妈妈的身边,死死地搂着它。

当小猴子下地玩耍的时候,如果突然放入一个自动玩具,小猴子吓得马上跑到布妈妈身边,然后开始观察,不一会儿,就会下地试探接触,最后玩弄起这个玩具来。

但是,在只有一个金属妈妈的笼子里生长起来的小猴子,会长时间地处于极端恐惧之中,一直躲在角落里,不敢去碰那个自动玩具。

这个实验说明,小猴子对妈妈的依恋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奶吃,而在于有没有柔软、温暖的接触。

在此基础上,哈洛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他发现,由代理妈妈养育的小猴子,即使得到很好的照顾,生病和死亡率还是要高于由母猴哺养的小猴子;而由代理妈妈养大的小猴子们长大后的行为都称不上正常,尤其是由金属妈妈单独养育的小猴子情况更加糟糕,它们大都缺乏协调性,极端胆小和畏缩,而且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对性的反应很冷淡。

其实,被金属妈妈养大的小猴子的行为特点就是“皮肤饥饿”的一种表现。小时候很少得到父母的拥抱、亲昵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有一种潜在而又深刻的对他人的爱、关心和抚慰的渴望感,如果这种感觉过于强烈,就会导致一种病态心理,而这种心理对一个人的情绪平衡能力、自信心以及关爱别人的能力等都会有很深远的消极影响。

因此,父母应该注意喂饱孩子们饥饿的皮肤。比如可以通过皮肤的直接接触,注视孩子时的眼神、表情,对着孩子说温柔的话语,轻轻地摇晃产生的韵律感等,来喂饱孩子饥饿的皮肤,让孩子感到父母的温暖和爱。

著名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93%是通过非语言沟通进行的,只有7%是通过语言沟通进行的。对于父母而言,利用非语言的形式与孩子沟通就包括:在孩子做了好事,或者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时,为了表示对孩子的喜欢和赞许,不仅可以轻轻地抚摩一下孩子的头、轻轻地拍一拍孩子的肩膀,还可以对孩子微微笑一下;如果孩子做了错事,或者是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为了表示不满,可以用自己的眼睛沉默地向他(她)直视一眼……这些都是与孩子的非语言沟通。

一位知名的育儿专家这样说过:“如果你会用爱的语言教育孩子,不如给孩子一个关爱的眼神;如果你会用关爱的眼神教育孩子,不如给孩子一个爱的微笑;如果你会用爱的微笑教育孩子,不如给孩子一个爱的拥抱。”

为了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父母应该学会使用动作、表情和姿态等非语言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这时,你可以轻拍孩子的肩膀以示安慰或鼓励,亦可注视着孩子的眼睛,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她)的支持。

大量实践证明:在沟通过程中,非语言信息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非语言沟通对于不善言辞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之下,非语言信息往往能够表达出特定的含义。

1.常常拍拍孩子的肩膀

拍拍孩子的肩膀,既可以表示对孩子的鼓励和肯定,同时,也可以表示父母愿意放下架子,与孩子做朋友。不要小看拍肩膀这么一个细微的动作,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

有位父亲就是这样做的:

聪聪进入高一之后,接二连三地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父亲不禁连写了几篇关于儿子的文章发表在了自己的博客上,比如:《儿子,我的骄傲》、《我的棒儿子》等,文中充满了对儿子的理解与赞许。

“我看到您写我的文章了。”聪聪对父亲说。

“你是怎么看到的?”父亲有点意外。

“不都在您的博客里吗?”儿子说。

“哦,对了,你操作电脑可比我内行。那你觉得爸爸写得如何?”父亲笑着拍了拍儿子的背。

这时候,父亲便听见了儿子的心声:“爸爸,您是我的好‘哥儿们’!”

受父亲举动的感染,儿子也很“哥儿们”似的拍了拍父亲的肩膀。于是,父子俩又多了一层关系——哥儿们。

拍肩膀不仅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还可以让孩子的情感得到安抚。

当孩子做了让父母感到高兴的事情的时候,或者孩子正在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得意的时候,我们不妨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这时候,孩子会在顷刻间领会到我们的意思,并且还会感激我们对他(她)的鼓励和赞赏。如果在孩子伤心的时候,父母能够轻轻地走过去,拍拍他(她)的肩膀,把他(她)搂在怀里鼓励一下,还能够给他(她)来很大的精神鼓励。

2.每天都要拥抱孩子

潭坛是一个年仅3岁的“跟屁虫”,他很喜欢跟在爸爸屁股后面。

有一次,爸爸要到院子里去找一些东西。当时天正在下雨,所以,爸爸告诉光着脚的潭坛在屋门口等着。潭坛虽然知道爸爸的意思,但还是执意要跟在后面。

爸爸抓住他,把他拉了回来,严厉地重复道:“不许跟着。”但是,爸爸才一转身,潭坛就又跟了出去。这次爸爸生气了,他拿了一根小棍子轻轻地敲了几下潭坛的腿。

爸爸的动作虽然很轻,但潭坛还是害怕得哭了起来。爸爸没有立刻哄他,而是等他不哭了以后,才走到他身边,伸出胳膊抱住儿子,说:“潭坛是个好孩子。”

在这个充满爱的时刻,爸爸用自己的拥抱轻柔地告诉了潭坛服从的重要性。

生活中,如果孩子“自找”惩罚,那么,孩子在伤心过后,住往会表现出对父母的爱,想要投入父母的怀抱。这个时候,正是父母和孩子交流的绝好机会。你可以给孩子一个温暖、充满爱的拥抱,让他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你也可以趁此机告诉孩子:“我是多么爱你,你对我来说是多么重要。”

国内外许多人类行为学家的研究都证明,一个经常被亲人朋友拥抱的孩子,性格和智力会得到很好的发展。相反,那些缺少与亲人身体接触的孩子,不仅性格孤僻,其心理和智力的发展也不如那些经常被拥抱的孩子。所以,适时地去拥抱你的孩子吧,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3.用微笑和点头肯定孩子

许多时候,当父母微笑着点头表示对孩子认可的时候,他(她)会觉得比听到“你真乖”更高兴。因为微笑和点头不仅仅可以给孩子一种认可和鼓励,还会让孩子体验到父母对自己的浓浓爱意。

爸爸从厨房端了一盘儿子最喜欢吃的鸡蛋羹出来。滔滔抬起头,看着爸爸把鸡蛋羹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中央。他很想自己夹菜。

滔滔拿起小勺,用征求的眼光望着爸爸。爸爸明白了儿子的意思,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滔滔高兴地舀了一勺鸡蛋羹,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在这个案例中,父亲和儿子没有用一句语言,但是,他们之间的沟通却非常顺畅。这种温馨的亲子关系相信会令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感到羡慕。这也正是微笑和点头的魔力。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做了正确的事情后,父母应该多用微笑和点头以示鼓励和称赞,这样孩子就会更有信心,从而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04HO1s4BbtWmaqpWq2TF7E4o/nnUWFYU1uQ+wRJlSEHnSJAYoHNKRuRE5Tj1jNd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