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审慎才能持续地富有

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有很多人将这句话奉为真理,于是他们在理财投资时常常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他们认为敢于买、敢于卖、敢于出手就能够成为胆大者而被“撑死”。而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让自己的财富“大江东去”。其实,在胆大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细,要审慎才能富有,并且能持续地富有。

李嘉诚自1950年创业以来,他的企业从未有过一年亏损,即使在石油危机、亚洲金融风暴之时也不例外。如今,他的事业王国横跨五十五个国家,被人称为“日不落”,他也由普通的塑胶工厂老板变成了“塑料花大王”、“地产大王”,未来更可能变成“石油巨擘”。当被人问到其“风雨飘摇,我自如山”的秘诀时,李嘉诚回答了两个字——“审慎”。

谈到风险,他说“审慎”是一种经营艺术,有了这样的心态才能够拿捏好风险和投资的分寸,对于风险,他花了90%的时间在想糟糕情况下会出现的问题。你也许会觉得奇怪,90%的时间都在考虑失败?那么成功的人怎么会有这么消极的想法?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想失败?

事实上,用90%的时间来考虑失败的情况,不仅不消极,更是一种积极把握风险、超前规划的经营态度。人一定要有风险意识,一定要考虑失败的情况。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未买先想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还没有买进来,你就先想怎么卖出去,应该先想如果货物卖不出去造成积压会有什么影响。因为如果对风险的把握出现失误,即使是一个小漏洞也可能会造成全军覆没。一艘会漏水的船,即使洞只有那么一点点,也是很难完成远航的。一块机械手表,只要其中一个齿轮出现了问题,表针就会停滞。在追求财富和成功的道路上也是一样,“一子错,满盘皆输”。因此,评估风险、了解细节是非常必要的,它除了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外,还能让我们在危机中快速找到出路,从而阻止情况不断恶化。

有这样两个问题:

问题1:有两个方案供你选择:A方案是肯定能赢1 000元钱,B方案则是有50%的可能赢2 000元,50%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问题2:有两个方案供你选择:A方案是肯定损失1 000元钱,B方案是有50%的可能性损失2 000元,50%可能没有损失。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案呢?

相信大部分追求财富的人对于问题1的答案都会选择方案A,而对于问题2则相反,大部分人会选择方案B。这说明面临收益时,人们倾向于规避风险;面临损失时,人们倾向于冒险。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同,损失1元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1元钱的快乐。这就导致了人们在风险面前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心态,同一个人既可以为了保护既得利益而谨慎行事(为了保证利润而放弃成功的投资),也会不惜一切代价竭力避免损失(抱着盈利的希望,抓住已经失败的投资不放)。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风暴席卷全球的情况下,很多人容易有破罐破摔、孤注一掷的心态,最终把自己带向绝路。其实,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审慎,这样情况才不会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当然,审慎不是优柔寡断、让机会白白溜走,而是指我们的“出拳”是在具备若干条件的基础之上的,其关键就在于要做足准备工作、量力而为、平衡风险。这是能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大力发展的前提条件。这样才能在市场旺盛的时候看到潜伏的危机,提前制订好计划,当它到来的时候才能够先发制敌。

一个商场上的“常胜将军”往往能够通过审慎地评估风险,在事前就将得失计算得十分清楚。“常胜将军”往往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最后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其中,“好谋而成”是指凡事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分段治事”是洞悉事物的条理,按部就班地进行;“不疾而速”则是因为准备工夫做得足,自然能胸有成竹,不惧怕危机的突袭,当机会来临时也能及时把握,一击即中。

总之,理财要审慎,要谋定而后动,而“动”则要够快、够狠、够准。这样我们必能拥有我们想要的财富。 r2r490HdTxOOhrHhBvf92BEWNzdVdnL31HKBu3tbYmixsetWL/B7t4lRJcGNUMa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