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华文化有所变有所不变

中华民族是天底下唯一的一个一方面一直在变,一方面永远没有变的民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遥远的古代,传承至现在,仍然充满了活力,而且是一以贯之的。

有所变有所不变,就叫“持经达变”。我想对于这句话,大家都是深有感触的。经就是原则,原则是不能变的,其他都可以变。所以,我们的文化叫作以不变应万变。

中国人到底是一直在变,还是从来都没有变?这是我们非常好奇的一个问题。有的外国人说中国人很保守,不会变。可是,又有人说中国人一直在变,变到现在好像没有规矩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我们的语言是没有文法的?英文有文法,还有时态的变化,甚至男的用“he”,女的称“she”,都分得很清楚。中国人不会这样,我们说男的,指女的,都用“ta”,我们讲话往往没有头没有尾,很含糊。比如你说:“去倒杯茶来。”中国人没有人会问什么问题,因为中国人很灵活,很圆通,一听就懂。可是,外国人就不一样了,他就会问:谁去倒?倒给谁?什么时候倒?倒什么茶?温度要多少?

从这个我们又可以联想到另外一件事情,也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你听老板的话,老板骂你;你不听老板的话,老板还骂你。你照规定去做,老板很生气;你不照规定去做,老板更生气……

我们模拟两个中国人的对话,就知道这些问题的原因了。张三碰到李四,就骂李四:“你这个家伙不讲信用,变来变去。”李四一定讲:“我哪里不讲信用,变来变去了?我从来没有变过。”张三就更气愤:“你还敢说你没有变?那你怎么前后不一致?”李四很轻松地答道:“我确实没有变来变去啊,我只不过是调整了一下而已。”中国人最会调整,调整来调整去,就调到什么都变了,因为非调整不可。

西方人是依法办理。依法办理的法是死的,所以西方人认为一是一,二是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中国人很有意思,中国人嘴巴上都讲依法办理,实际上心里都知道,有些事依法办理是办不通的。因为要立一个法令,需要漫长的时间,整理,修改,还要会议表决通过,而等到会议通过以后,整个社会环境都变了,这个法令也不合时宜了。而且中国人会说:“这个法如果合理,我绝对遵从,我是很守法的人。可是,如果这个法根本不合理,那就要修改,否则我不会遵从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这样想的,对合理的法,中国人百分之百遵守,因为中国人很守法,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实实在在。可是,对不合理的法,我们大多是不会遵守的。可见,法不能规定得太死,要合乎道理。所以,真正了解中国社会的人,真正了解中华文化的人,就知道,依法办理在中国,就变成另外四个字——依理办法。

我们是依理办法的民族,而西方人是依法办理的民族。我们要好好去比较这二者的不同。依理办法包括了依法办理可以办理的事,还涵盖了依法办理办不通的例外的部分。西方人依法办理,只能办例行的,对例外的无能为力。中国人都知道,有例行就有例外,这也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应用。

所以,刮东风的时候,偶尔会刮西风;刮西风的时候,偶尔会刮东风。孔明就是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在赤壁之战中,巧借东风火烧曹操的连环船。当时的季节,主要风向是西风,而曹操在吴军的东面,非东风不能火攻,所以曹操很笃定,吴军不会用火攻,否则吴军就是自己烧自己。但孔明坚持要用火攻,周瑜不理解,认为现在用火攻,风势不利吴军。可孔明明白,刮西风的时候,偶尔会刮东风,而且火攻还可以攻曹操于不备。最终,吴军在孔明的巧借东风下,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中华民族是天底下唯一的一个一方面一直在变,一方面永远没有变的民族。其他的文化要么一直变,变到最后没有根,要么是永远不变,一段时间以后,就断掉了,就消失了,因为时代在变,怎么可能不变?不变就活不下去。但是一直变来变去,就变成不连续的了。为什么西方人说这是个不连续的时代?就是因为变来变去,原有的文化都中断了,不连续了,用英文来讲,叫作discontinuity。中华民族不是这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遥远的古代,传承至现在,仍然充满了活力,而且是一以贯之的。

我们读书一定要弄清楚它在讲什么,不要武断地下评判。大部分人看《三国演义》,都认为讲的是魏蜀吴三国,我都告诉他们,《三国演义》里面讲的是四个国家,不是三个国家,魏蜀吴三国,到最后都灭亡了,剩下的是司马氏,三国都归晋了。在中国的历史上,改朝换代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它对中华文化没有影响,换了一个新朝代,了不起几百年,之后就又被换掉了。中华文化是靠圣贤的道理来一以贯之的,跟改朝换代没有关系。再怎么改朝换代,中华文化还是按照《易经》的道理在走,不会因为一次改朝换代,就改变整个思路。

外国人问我:“怎么可能一方面在变,一方面不变呢?”西方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观念是要么变,要么不变,两者必选其一。中国人就是变到好像没有变一样——你说我在变,其实我没有变;你说我没有变,其实我都在变。一方面变,一方面不变,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

《易经》告诉我们,变与不变要合在一起;听与不听要合在一起;照规矩与不照规矩要合在一起。如果不会这样的合的思维,在中国社会是无法生存的。你一变,老板就骂你:“你又变,你不会照规定吗?”于是,你就赶快照规定去办。可是你一照规定,他又骂你:“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你怎么不动脑筋呢?”你只会进退两难。记住,老板讲的永远有道理,因为道理是变动的,不是固定的。

天底下有正就一定有反,社会上有好人就一定有坏人,一件事情有可行性,就一定有风险性。这就是《易经》告诉我们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因此,应该变的地方,我们要变,不应该变的地方,就不能变。有的职员被老板骂了之后,就很气,跟老板理论:“您这样不公平!我变,您骂,我不变,您也骂,那您到底要我怎么办?”老板的答案只有一个——这还用问?应该变的时候,就要变;不应该变的时候,当然不能变。 odjk+/Q7Y5OdGDMm7lRR8ID7N0noonWMXBHS9KSjALX3abj0zKotGACfGzlqjhy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