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就是花样

如果有人问你,中华文化到底是什么?你会不会觉得对这种问题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整天都在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中华文化就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陌生是因为无论你怎么讲,都很难将其说清楚、讲透彻。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的确是有很高的难度,因为无论怎么讲,都讲不清。这又是什么道理?我们要从“文化”来开始了解。

什么叫文化?文——纹理——花样。美国有美国的花样,日本有日本的花样,意大利有意大利的花样,我们中国有我们中国自己的花样,这就叫文化。可能有人会说,那每一个人的花样也是不一样的。的确,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花样,但是个人的花样不叫文化,而叫特技。个人的特技,是旁人学不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别人学不来的、自己所特有的花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是我们一群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人,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然孕育而成的一套花样。

自然孕育——这四个字非常重要。比如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这筷子要怎么拿?筷子不可以指向别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这才有资格叫文化。中国人吃饭用筷子,美国人吃饭用刀叉,这是文化差异的一个表现。

老实讲,现在很多中国人也在用刀叉,但在我看来没一个人会用,因为刀叉的使用有很多技巧,那个刀不只是用来切东西而已的。很多中国人吃西餐,拿刀子切完以后,就将刀放在一边,拿叉子叉起来吃,这不是美国文化。要学人家,不了解其中真正的内涵,就只能学到些表象皮毛,而学不到精神内髓。美国人用的刀叉,都只是用来做平台的,而且它随时在变化。你只要去问那些吃西餐的中国人一个问题,就能考倒很多人:吃牛排时,是先切开,然后一片一片吃,还是切一片吃一片?像这样简单的问题,我们都很难回答,何况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我们要讲清楚这长期的演变,实在是很困难。

这样我们才了解,中国人的答案永远只有三个字——很难讲。你把问题提出来,中国人为什么一开口就讲“很难讲”?因为中华文化本身就是很难讲,怎么讲都讲不清楚。很难讲,难道就不要讲了吗?要,所以下面一句话就是:看你怎么讲。看你怎么讲,意思就是说,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切入,都没有办法把中华文化说清楚,讲透彻——你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你说中华文化包罗万象,也对;你说中华文化……千万记住,你只能讲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没有办法全部都说得很清楚。这样我们也才能够理解,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唱反调——你讲东我就讲西,你讲西我就讲东,我就是不跟你一致,你被气死那是活该。这是中华文化一个很重要的内涵,要是认为这是我们民族的劣根性,那是不恰当的。所以我们这次要把它慢慢地理清楚,否则的话,我们始终是人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

第一句话是“很难讲”,第二句话是“看你怎么讲”,第三句话就更可笑了——“随便你讲”。你会发现,中国人常常讲这三句话。这三句话是怎么来的?就是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你怎么讲都对,怎么讲都不对——所产生的一种表达方式。

中国人永远是各说各话,所以看起来,我们的学术派别特别多,我是儒家,你是道家,他是阴阳家,还有墨家、法家等等。其实林林总总的这些诸子百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源头,我们就分裂了,就变成很多种文化了。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易经》,中华民族的总源头是黄河,我们是《易经》的民族,我们是黄河的子孙。外国人常常问我:“为什么黄河是你们的母亲河?为什么中华民族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叫黄帝?黄帝会生小孩?一生生那么多,而且不同姓?”中华民族没有人会否认自己是黄帝的子孙。这些是西方人永远没有办法理解的东西,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思路跟我们不一样。我们现在已经抓到要点了:文化的不同是因为花样不同。

同一个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花样?因为每个民族的思路不同,思路不同就决定了文化的不同。这样就比较清楚了,我们跟日本人号称同文同种,其实相差很远。日本人是世界上唯一以死为美的民族,这四个字讲起来是有点可笑的,他们把死看作很美的事情。日本人要送自己的小孩去入伍当兵,他会拿一面旗子,上面写着“祝你战死沙场”,披在要去入伍当兵的小孩身上。中国人看了都觉得这太残忍了。中国人都说,早日打胜仗,早日回家,平安最好。我想象不出一个中国人跟自己的儿子讲“你这次去当兵,最好战死在沙场上”,我想这是不可能的。日本人当兵当得最好的军曹,叫作鬼军曹,就是这个人严厉到没人性。所以我们有时候要了解日本人,用汉字去了解,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对于相同的汉字,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解释多数是完全不一样,甚至相反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万不要用我们的标准去看别人的事情。

我们现在非常遗憾:为什么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这么不了解?其实只有一个原因而已,就是近两百年来,中国人失去了民族自信心,我们全部用西方的标准、西方的眼光来看中华文化,所以看出来是乱七八糟。我们这次一定要正本清源,一定要把标准正确化,把心态恭敬化。对中华文化没有敬意的人,我们不要跟他谈中华文化。

对于文化,我们有了初步的了解,就是每个民族有不同的花样,而这个花样是全民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的,而不是只有一两个人在耍的特技,这样就叫文化。 JDrmjzKwFHZbR8uHWmvrF6FrGRi7p/R5yvP1UpCGxbVcKRfBbv0P0+4dUA3KGda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