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要感谢孔子

我们为什么一直到现在都还很感谢孔子?就是因为他有三点是我们没有办法动摇的:第一点,他没有自己的想法,他的“述”只是把人性描述出来,仅此而已。因为自古以来,什么都会改变,只有人性从来没有变。比如,自私会变吗?现代人自私,古代人难道就不自私吗?将来的人类也不可能不自私的。再看,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会变吗?答案不言而喻。这就是人性,人性是不会改变的。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想要改变中国人的性格,结果改变的只是习惯。很显然,我们把性格跟习惯混为一谈了。以前中国人喜欢随地吐痰,现在没有了,而欧洲人一直都没有改变。因为吐痰是习惯,而不是人性。我们不能将性格跟习惯混在一起,要分开。一个抽烟的人,他可以戒掉;一个不抽烟的人,他可以随时开始抽。这都跟人性无关,只是习惯,而习惯随时可以改变,但是人性永远不会变。

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喜欢自作主张的人,会变吗?不会变的。我们谁都不服谁,每个人都是自己说了算,别人说了不算,有什么办法?历史给我们很多这样的案例:皇帝很小的时候,很听母后的话,长大以后,他就不听了。他心里想:我样样听你的,我像什么皇帝?

有人说,中国人喜欢被人家伺候,我不以为然。如果一个人真的把皇帝服侍得很好,皇帝也会讨厌他的。比如高力士服侍唐明皇,那叫一个无微不至,但唐明皇告诉他:“我想喝茶,你马上知道;我想换衣服,你马上知道;我想干什么,你都知道,那是你在摆布我,还是我在命令你?”可见,中国人不喜欢别人太了解自己,也不喜欢别人替自己作主张。

中国人是天底下最喜欢自作主张的人,因为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尊严。人的尊严就是自己可以决定自己,这叫作自主性。否则,如果一个人样样听人家的,那他就是人家的奴才了。

孔子不创作,也不要我们把他当作圣人供奉起来,就是因为他尊重人性。老实讲,董仲舒把孔子捧得那么高,孔子是很不以为然的——你这样是害死我的,是纯粹找我麻烦的。如果孔子没有被捧得那么高,就没有那么多人想打倒他,因为他的本意就是述而不作,只是帮人们把心里头最真实的东西说出来。这种本意本来是不会被人攻击的。

孔子实际上并没有董仲舒所言的那么伟大,我讲这话没有不尊敬孔子的意思。因为社会越来越复杂,现象越来越繁多,我们后代子孙所面对的也越来越多之后,我们的经验绝对比孔子复杂,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进步了,而只是代表时代不同了。因此,我们这些后代子孙会把自己的意念加在孔子的身上,使孔子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将孔子的人格推得越来越崇高,就是因为我们很喜欢自己作主张。

孔子曾讲:祭神如神在。这是最自由的——你要祭神,就当神存在:你不祭神,就当神不存在,要不要拜祭,自己决定。天底下还有比这个更自由、更尊重人的吗?

中国人不崇拜任何人。第一,中国人不拜偶像;第二,中国人不崇拜英雄。历史上有很多了不起的皇帝,大家想想看自己记得几个?大概也就记得唐太宗、汉武帝、康熙等几个耳熟能详的,其他的都忘光了。可见,皇帝那么大,我们都不拜,还会服谁呢?中国人好不容易有了孔子,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所以我们格外地敬服。

中国人本来没有追星族的,现在开始有追星族了。追星族为了见崇拜的歌星、影星,可以晚上不睡觉,就去机场等候欢迎。这不是中国人应当有的行为。中国人的态度是我可以喜欢你,欣赏你,也愿意替你服务,但是我不会迷你,因为我们懂得适可而止,合理就好。现在不是,完全乱了,什么都“哈”,一会儿哈韩,一会儿哈日,一会儿哈这个,一会儿哈那个,哈到最后完全没有自我了,那不像中国人。

我们是不迷信的民族,所以我们会觉得很诧异:怎么一个足球明星马拉多纳可以搞得全国都疯狂?中国人绝不会为一个足球明星疯狂,中国人心想:马拉多纳是谁呀?又不是我儿子,如果是我儿子,那真是了不起!是别人的儿子,怎么名字这么难听!这就是中国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们的民族性是绝对不认输,绝对不服输。别的国家的足球队一赢,不得了,跟疯了似的;一输,就剃光头。中国人输了,永远只讲一句话:下一次你就知道了——过去已经过去,这次运气不好,下次试试看——没有人认输的。而很妙的是,秦始皇竟然给自己儿子取名叫作扶苏,扶苏与“服输”谐音,那当然一定是输的了。果不其然,后来他明明要立扶苏来当接班人,可扶苏却被赵高和李斯害死了,这两人拥立胡亥为秦二世,没多久就发生农民起义,秦就被推翻了。很多事情,我们真的要彻底搞清楚。五千年来,再辛苦,我们也站得起来;再贫穷,我们还是有正气,因为我们不服输!

我们敬拜的都是平凡中见伟大的人。老子写完《道德经》五千言后,就隐退了,人们无法探知他的行踪。而正因为他越不想留名,大家越怀念他;反而越想留名的人,却很快就被人们忘记了。我们好好去体会中华民族整个的历史,会发现历史的演变大都如此。

第二点,我们至今不能够动摇的,是关于什么叫做人。孔子对于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答案,他从来没有固定的答案,而是看这个人需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这才是尊重每一个人。这就形成我们做人的圆通方式——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现在很多人听了这句话就骂:“你这个人!怎么可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呢?”我请问,如果碰到鬼,不说鬼话,它听得懂吗?碰到人,说鬼话,人也听不懂啊。可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比较妥当的做人方式。

中国人的衣服为什么有很多口袋?就是因为要装的名单很多。当一个老总要提拔两个经理时,他会准备好几张名单,凡是大家猜到的,就不能揭开,统统猜到的,后面还有一张不一样的,最后决定就是这张了。外国人看到这种情况都很疑惑,就问我:“怎么会这样子?我们美国是给喜欢当的人当,你们中国是专门给那个不喜欢当的人当,很奇怪。”我们好好想一想,这个在中国社会就叫作见光死,到今天都没有改变。

长期以来,我们都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偏见,很不好的成见,就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完全不了解。一个人不了解自己是最可怜的。孔子冷静下来,考虑了做一个人应该怎么样,而整个中华文化就是要人像人样。但人怎么样才能像一个人呢?对此孟子解释得最好。孟子说,人要跟禽兽拉开距离。这就是我们的文化。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很讲究穿衣服,不会东露一块,西露一块。有一天,孟子回家,看到他的妻子衣冠不整,他就非常不高兴,质问他的妻子:你怎么可以衣冠不整?孟子的母亲就说:“儿子,你不要这么挑剔嘛,在家里有什么关系?”孟子说:“在家里也不行,因为这是人跟禽兽的区别所在。”

但现代人是将人与禽兽的距离越拉越近。比如,现在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男的女的,不是紧搂在一起,就是吻在一起。谁不会抱在一起,谁不会亲吻?但中国人知道,我是人,这样做的时候,我会躲远一点,不要被人家看到。因为只有禽兽,才会这样没有羞耻心,人不会。可现在的年轻人都说:“外国人可以,我也可以。”这样就是跟禽兽学习,就是在走后退路,而不是走进步的路。

人有食色的需求,这是人性。动物也有食色的需求,那是动物性。但是人会做得体面一点,动物不会,差别就在这里。所谓体面,就是孔子所讲的礼貌的礼,也就是道理的理,这两个字是相通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把礼解释成虚伪、形式、投机取巧,这是读书人的不对,不是孔子的不对。

所以我们真正了解了中华文化以后,我们是很难过、很遗憾的,因为从伏羲氏一画开天到文王写成《易经》之后,真正懂得《易经》的人,只有三个:老子,孔子,孟子。他们的著作都是在宣扬《易经》的道理。

可是,后代的子孙对这些道理的理解是有误的,而中华文化本身没有错误,是我们理解错了,将这些道理扭曲了,责任在我们自己。

第三点,我们中华民族不能改变的,就是孔子讲的,礼要从内心发出。现在要礼仪训练,这算什么?做作!中国人的礼,就是我跟每个人感情不一样,所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样。

美国人每次见面都说,How do you do?他问你How do you do,是打招呼,不是真的关心你好不好。很多到美国去留学的人都说:“美国女孩子对我有好感,每个人看到我都笑。”其实她们笑只是因为你是个人,并没有一点点喜欢你的意思。美国人对任何人都不关心,对任何人都止于礼貌。中国人不可以这样,如果一个人一上来就跟我们说:“你好吗?”那会搞得我们非常紧张。

中国人要的是从心里头散发出来的关怀,只有内心深处的那种意念,才能够温暖人家的心,而不光是嘴巴很甜。凡是嘴巴甜的人,我们都很害怕。孔子讲得很清楚:“巧言令色,鲜矣仁。”对于那种礼貌太周到的人,我们要特别提高警觉,因为礼多必诈。

现在很多人不是学美国的形式,就是学日本的制式。日本是制式化的,日本的电梯小姐,电梯一打开,她马上讲,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欢迎光临)。就算有时候电梯打开,里面一个人都没有,她还是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欢迎光临),岂不是见鬼了?但是她们所接受的训练就是这样的。

中国人不可以这样,中国人亲疏有别,不会一视同仁。我们现在都标榜要学习西方的一视同仁。一视同仁就是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一句话讲完了,当一个人爱所有的人,就表示他不爱任何人。换言之,当一个人喜欢所有的东西时,他就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东西了。

《易经》告诉我们,每个人之间都有不同的关系,而这关系会决定我们对待每个人的态度不可能都一样。凡是对每个人都一样,那就是形式上的礼貌,不是真诚的关怀,那就不是我们中华民族所讲的礼。

中华民族受到老子和孔子这两位圣贤的影响很大。其实中国人读了《易经》就知道,我说两位其实是三位,是好几位,因为中国的数字是变动的。这两位是老子和孔子,他们都确立了一家之言,他们可以代表道家和儒家,可以代表诸子百家,可以代表中华文化。

中国人只说成一家之言,不说个人的创作,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都是集体创作。比如《易经》,绝对不是伏羲氏一个人创作出来的,是那个时代的人们观察体会,慢慢交谈,一画开天形成了无字天书,然后找了个代表,就叫伏羲。《论语》也是孔子跟他的门生不断地讨论,后来他的这些门生将他的话语整理成文,才成为《论语》。我们发现,孔子的著作基本都是学生记载的,孔子自己著写的很少。因为他必须要代表更多的人,才能够为大家所接受。

现代人都在学西方,动辄“我个人的意见”。这种人在中国社会是最吃亏的,因为中国人一听到“个人意见”,心里就想:你算什么?我就是不听你的!中国人讲话一定讲“大家的看法”,虽然只有你一个人,也要把大家拉下来,这样人家才会听。

我请教大家,可以将中文的“大家”翻译成英文吗?我相信即使是英文再好的人,也不能把“大家”翻译成英文,因为没办法翻,西方人根本就没有“大家”的概念。虽然我们现在即席翻译的人才很多,外国人讲英语,他马上可以翻译出来,可是要找一个人把我们古老的文化典籍翻译成英文,绝对找不到的,足见我们的文化有多高深。

我们五四时期最大的问题,就是翻译产生了很多的错误,其中最可怕的就是把science翻译成科学,这是要命的错误。science怎么是科学呢?我们到西方去看看,会发现science是学问,学问包括宗教、艺术等等。但是宗教是科学吗?艺术是科学吗?还有其他的很多东西,也并不能算在科学里面。所以,要用一个涵盖一切的词来与science相对应,那就是学问,学问是涵盖一切的。艺术是学问,宗教是学问,音乐是学问,什么都是学问,但不一定是科学。将学问与科学混为一谈,这是很大的问题,使得我们一直到现在都还深受其害。

我们现在之所以会不相信有民主,也是翻译错误造成的。民本民贵,我们都接受,但是放眼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是老百姓在做主的,因为老百姓连组织都没有,谈何做主?

西方人开口就要自由,中国人从来不讲“自由”这两个字。外国人来中国,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你们不争自由?”我说:“我们争自由干什么?我们自古以来就很自由,用不着现在去争什么自由,只有那些没有自由的,才会拼命去争自由。”但是现在的中国人连这个信心都没有了。

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天高皇帝远,帝力于我何有哉?懂历史的人就会知道,西方的王是很严格的,要求非常多,所以西方的老百姓没有自由。而中国历代的皇帝,都只要求三件事:一、不要造反,让我们家永远当皇帝;二、纳粮,把你家的粮食分一点给我,要不然我活不了;三、不要令我太难堪。只要百姓不造反,按时纳粮,不给皇帝难堪,皇帝就不会严格管制百姓。试想皇帝在皇宫里面,很少出去,又养了三宫六院,忙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去管制百姓?这样的皇帝也不会专制到哪里去,而且朝廷上的事情,很少是皇帝自己决定的,都是那些文人大臣合议决定的。

中国人常说集体领导,集体创作,可见中华文化就是大家好好商量,商量出的结果就代表了大家的意见,而这样的意见就很容易贯彻。如果说“我个人意见”,那别人就心想:你个人的意见是你自家的事情,你有本事去做,我不理你。这就是自找麻烦。

我们一直误解了,以为一切都是由上往下的,其实一切都是由下往上的,连《易经》都讲气是由下往上的:易气自下生。可见气也是往上走的。为什么中国人老要做气沉丹田的动作?就是因为气往上走,冲到脑袋会发热,要赶快气沉丹田,让脑袋冷静冷静。这样就可以了解到,中国人是知行合一的,知道了就会马上用,所有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没有一样会离开中华文化。

那么,中华文化从哪里来的?之前我们已经说过了,从一本书来,就是无字天书,就是从那简简单单的一画开天来,那一画开天是我们的宗。宗后来变成了经,经就是经常要遵守的规则,就是不能变的部分。除了不能变的经以外,其他都可以变。

《易经》既然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源头,那么到底它有什么用?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把我们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找出来,让大家在这个基础上,把我们的文化复兴起来。复兴不是回到从前,中国人从来不倡导回到从前,我们重视的是未来的发展。 Bbjafl99EY27SfELa1t66ErHiuvq1eFVG9c2kpSNcKePQCHHvadmwAcEdxjkIhX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