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百善孝为先

我们常常讲一句话:百善孝为先。不管你行什么善,如果不能做到孝,其他全都是伪装的,全都是假的,全都是骗人的,那是非常可怕的。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是用来干什么的?“孝”是用来修身的,“孝”是用来齐家的,“孝”是用来治国的,“孝”是用来平天下的,所以它是一种根本。也可以说,“孝”是治理公司的本。大家听起来就觉得很奇怪,怎么会这样说呢?

很简单,比如你要用一个人,其实这个人跟你说的一套、在你面前表现的一套,都不是很可靠的。那怎么办呢?你派个人到他家里去看看,打听打听他在家对父母孝敬不孝敬,这个才是根本。如果一个人能力出众、反应敏捷,讲话也头头是道,然而派人一打听,竟然对父母不孝敬,那你还敢用他吗?你用他就死在他手上了。

一个很厉害的人,如果不能孝敬父母,那他迟早会害死你的。这是非常容易推理的事情。如果你要给一个人升职,就要先去看看左邻右舍对他的评价,他在家表现怎么样,这才是最主要的依据。

一个人在家对父母不孝敬,你千万要提防他。因为这个人的心很可怕,为什么?就是用那个“道”的方式推测出来的。

话说回来,我们一看到父母,第一个念头就要想:如果没有父母,就没有我。就是这么简单一句话而已。因为没有其他人,你可能照样存在;没有父母,你就不见了。现在有很多人自以为了不起,总是批评所谓的礼教吃人,儒家学说已经没落了。这种人,总是误解中国传统文化,而不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只有《孝经》,没有“慈经”,只要求儿子孝敬,没有要求父母要慈爱。如果你认为这不是互相对待,只是片面的要求,你就真的不了解中国文化。

老实讲,儿子孝不孝敬父母,是父母孝不孝敬他们的父母所产生的结果。为什么呢?因为小孩都向父母学习。比如说一家三口要回家看看老爸老妈。丈夫说:我们家里那个好东西带回去给咱爸妈尝尝。可妻子却说:如果多的话,拿一点儿给咱爸妈也可以;可现在就这么点儿,还是留着自己吃吧。小孩一听这话,他马上知道:好的东西要留下来自己吃,吃不完的才拿去给父母吃。他清楚得很。你以为你可以骗他,其实你要知道,小孩子越小越接近天,越大离天越远。所以,为什么我们总说,这个小孩好“天真”?就是因为小孩子跟天很近,他是“真”人。大人往往是“假”人,假仁、假义、假道德、假孝顺。这是大人应该反省的。

这种事情我看得太多了。有一次我到医院里面去,看到一对母女。那个妈妈大概六七十岁,年纪比较大了。那个女儿二三十岁,看那样子应该是已经在社会上工作了。她陪她妈妈去看病,她是怎么说的呢?“妈,你好好坐这里,别乱动,我去办点事,马上回来。”那个妈妈也不答应,女儿刚走,妈妈就站起来动一动,女儿又马上跑回来,喊道:“叫你不要乱动,不要乱动,快坐好!”然后她就走了。我觉得很好奇,就问那个妈妈:“你女儿怎么这样对你讲话?”她说:“没有办法,怨不得她。”我说:“你肚量真好。”她说:“不是肚量好,是我以前就是这样对她说话嘛,她现在只不过是回馈我,我还能怪谁呢?”我说你了不起。她跟我讲:“这个女儿对我很好。否则她就借口上班,不陪我就好了。她跟我说话的口气跟我以前对她说话的口气一模一样。我越听越熟,我能讲什么呢?”我说你这想法是对的。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个榜样,会影响其性格、习性等。

我们老觉得因果报应是迷信,是很渺茫的东西。其实,因果循环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并且离我们很近。你现在怎么对待你的小孩子,他长大以后就用什么方法来对待你。你现在怎么对你的父母,你的小孩长大以后就用你对你父母的方法一模一样地对你。这不叫因果叫什么?小孩也许并没有恶意,但是他已经习惯了,想改都很难。

我们要了解,今天我们整个的孝道为什么会衰落?就是因为我们的家庭结构变化了,从宗法大家族变成三口小家庭的结果。大家族没有这种问题,大家族怎么会有这种问题呢?大家都在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交流,甚至早饭之前、晚饭之后要请安。孝道在这种环境中是很容易培育和维持的。小家庭就开始不一样了。你每月领多少工资,不要让你妈妈知道,妈妈知道后就会算计你。现在很多人都在想这些东西。甚至夫妻的财产都要分,叫作婚前财产清晰。一开始就要分得清清楚楚,那还算什么夫妻?以后,我们就慢慢体会到,所有的事情,好像都跟孝有关。只要你先把孝道力行好,其他的事情慢慢会调整过来。

我举个例子就好了。今天去上班,你要不要好好工作?也许你已经下定决心今天要得过且过。因为你想的都是老板对我不好,这工作是我不喜欢的,我是有才能的人,我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待遇?怀着这样的心态,你怎么可能好好工作?可是当你上班的时候,你就要想:如果没有父母就没有我,所以我在公司的种种表现,都关系到我父母的脸面。我不能让我父母受人家非议,受人家耻笑,受人家责骂,所以我要好好做。为什么中国人老告诉你,要为家族争光?很多人都看不起什么家族。但中国人永远离不开家,就是因为它有孝在里面。你看这个“孝”字怎么写的?上边那半部是“老”,下边这半部是“子”。就是老少两代的关系叫作孝。什么叫作教?教就是你拿孝做根本,来学文,所有的文化都跟孝有关,就叫教化。

我们离不开孝道,怎么离得开呢?也许大家会觉得,西方人不讲孝道不是照样活?而且人家也很发达。前面已经说过,因为西方人把“信我者,得永生”这句话解释错了,所以他们整个就不重视孝了。他们解释错了,那没办法,那是他们的事。你信上帝就能永生?这是很奇怪的。西方人那么相信科学,反而认为相信上帝就可以永生?对于这句话,既不能实证,也不能验证。但他们也不对此批评。可见宗教信仰跟科学无关。

我再一次提醒大家,科学不能涵盖所有的东西。科学管不了宗教这一块,再伟大的科学家,他也可能有宗教信仰,就是因为他们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中国的《易经》告诉你:你是你自己的主宰,没有人能够主宰你。这不是自信,而是自性,是性格的性。我有我的本性,我的本性来自于天,所以天人始终是合一的。我的本性就要凭良心,良心就是天理。我们有我们的说法,我们有我们的做法,西方人也有西方人的行事风格,我们非常尊重他们。但是中国人也要坚持中国的传统,不要忘本,这才叫中国人。

孝是两代之间的关系,如果父子之间都处不好,你还能跟邻居处得好吗?你还能跟同事处得好吗?你还有同胞的意识吗?你还能够平天下吗?全不能。所以一切一切,以孝为先。什么叫作善?善就是美德。现在很多人都说破旧图新,认为老祖宗的一切都不可靠。但我很怕讲创新。因为新旧同体,求新就是破旧。很多人认为新的就是好的。为什么新的就是好的?这句话已经在害我们了。我去吃饭,大家推荐我们去一家所谓的创意餐厅,我大概不会进去。因为菜做得不好,才需要有创意。但人们乱搞,借创新之名行挂羊头卖狗肉之事。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创新、创意都可以,但是不能强求,一强求就糟糕。 V3WZ0AzWAvgT3zyzB4pyZ/Gwt2t1i1L1k648npg3ZtQrXOfXaBwf1WC3btKpXzr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