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炽热的学习之心

海旭说

学习就是生命力的源泉,未来的一流企业,一定是学习型企业。

在讲课的时候,我经常对学员们说一句话:学习改变命运。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与生俱来的“好命”,也没有强大的背景、资源。就像我本人也是如此,我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所以我们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经历很多磨难。我们想改变命运,必须依靠自己后天的努力,依靠不断地学习。但在中国千千万万像我一样的人为什么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呢?根本原因在于后天的学习力减退。

第一,改变,从学习开始。

实际上,我小时候是一个不太好学的人,上学时非常淘气,不好好学习;初中毕业后,我甚至还冲动地选择了辍学。但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三个月后,我又重新回到了学校,继续我的学业。因为这短短的三个月让我发现,学习太重要了。一个人如果不学习,他的人生将会非常凄凉!

从那之后,我发愤图强,把以前落下的功课全都补了回来。即使在离开学校之后,我依然保持着学习的习惯,到现在,我每天都坚持学习,一刻都不敢懈怠。虽然我现在很忙,但我会尽可能地挤出时间来学习,参加全中国各种高手的培训,为了学习,花再多的钱和时间,我也觉得是值得的。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点,可能他十句话中有八句都是废话,但就那么一两句,对我产生了启发,对我的人生有所帮助,学习就是有意义的。所以,如果让我给学习下一个定义,学习就是让我们每个人在自身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吸取别人丰富的人生经验,然后对其进行总结,然后在生活中实践,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模式,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在知识的熏陶下受益。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18世纪,知识更新的周期为八九十年。19世纪,这个周期缩短为三四十年。到了20世纪,知识更新的速度如同坐上了火箭,开始不断加速。20世纪70年代以前,知识需要经过15到20年的时间进行更新,之后每5年到10年人类的知识就会翻一番。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几乎三五年就要更新一下自己的“知识库”,不然就会被抛到时代潮流之后。

而现在,到了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媒介传播速度的提升,知识更新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如果不及时学习,很快就会过时。十几年前,我们买东西都要去商店,但现在80%的中国人都是通过网络来买东西的。以前,我们想吃现成的必须去饭店,但现在,即使一个月不出门,我们也可以在家里吃到各家饭店的菜,美团、饿了么……这些外卖网站随时都能给我们送餐。不学习,怎么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习。作为一名团队领导,更需要不断地学习。一个团队领导要能够带领他的团队不断提升,才能够让企业得到稳定的发展和壮大,为此,他们需要具备各种各样的能力,比如经营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识人用人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等。但归根结底,最为关键的其实是他们的学习能力。

领导者在企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其所负的责任不仅需要先天的禀赋,更需要后天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学习并掌握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企业长远的经营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名震天下的华人首富李嘉诚曾这样形容过自己“人家求学,我是在抢学问。”他认为,善于“抢学问”,就是在抢财富,抢未来。这反映了他几十年来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创造财富的过程。

李嘉诚因生活所迫,14岁就辍学当学徒打工,每天都很辛苦。回到家后,他还要就着油灯苦读到深夜。由于学习太用心,他经常会忘记时间,以至于想到要睡觉的时候,已到了上班的时间。

李嘉诚在香港生活,要融入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必须要解决粤语和英语这两个语言关的问题。李嘉诚把学粤语当作一件大事来对待。他拜表妹表弟为师,勤学不辍,苦练不止,很快就能说粤语。他学英语,也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他边走边背单词。夜深人静,他怕影响家人的休息,独自跑到屋外的路灯下读英语。天刚亮,他又一骨碌爬起来,口中念念有词,不是在朗读就是在背诵英文。功夫不负苦心人,李嘉诚凭着刻苦学习的毅力,几年后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就是到晚年,年逾古稀的李嘉诚在接受采访时还说:“我每天晚上都要看英文电视,温习英语。”

如今成为“塑胶花大王”“地产大亨”“股市大腕”“商界超人”的李嘉诚,几乎时时占得先机,创造了巨额的财富。他的成功得益于不断地学习,他的成长也促成了他事业的发展,他是用个人成长促进企业成长的典型。

一个企业的成功,需要经过一段艰苦奋斗的过程,一个领导者的成功,更是没有捷径可走。而学习,则是必由之路。通过学习,集群英之智,联百业之慧。通过学习,回首往昔,以史为鉴,俯瞰当下醒脑明目,展望未来,精心准备。当人生所学投入实战当中,百炼成钢,必将跻身“育厚德而载万物”的登峰造极之境界。那境界,不仅是企业的境界,也是人生的境界。我相信,改变,从学习开始。

第二,每天进步一点点,累积起来就是一大步。

如今,我们置身于互联网时代,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今天,学习不一定非得身临其境,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比如,有些企业家在听我讲课后,感觉大有裨益,于是,课程结束后,他们买了我的很多书和培训光盘,回去之后继续学习,有的人还会送给员工,让员工也来学习。我开通快手直播后,很多人不但自己主动关注我的快手,还把我的账号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让大家都来学习。这些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都是互联网的发展带给我们的便利。

所以,现在学习已经变成一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事情。我们每天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哪怕只抽出20分钟来进行学习,都能得到精进。一年后,你会发现,你已经远远超越了那些不学习的人。

每天进步一点点,累积起来就是一大步。

当你比别人领先一步的时候,他就会在所有的朋友中记住你,因为你比他优秀。

当你比别人领先两步的时候,他就会开始羡慕你、钦佩你。

当你比别人领先三步的时候,你仍然坚持学习,他就有可能追随你。

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使我们渐渐超越了那些一开始与我们同行的人。而那些不懂得学习的人,被我们越拉越远,最终选择自动跟随。

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如此。

海尔集团的领导者张瑞敏有一个外号——“书呆子”,他喜欢读《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最大的爱好是哲学。他是既懂外国的经营管理,又懂中国的《孙子兵法》的企业家。作为海尔的领头人,张瑞敏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喜欢应酬,唯一的爱好是读书和与专家恳谈。有人曾经问张瑞敏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张瑞敏回答:“是学习和读书。”

张瑞敏对读书的爱好和钻研不但带动了海尔中高层干部的读书活动,连普通的员工也都以读书为乐。也有人曾怀疑张瑞敏是否在“作秀”,作为一个拥有几万员工的企业的掌门人,他用什么时间学习?但事实上,张瑞敏再忙,也要坚持天天读书,他要保持一个活泼的大脑,使得智慧的大脑永远灵动、鲜活。在知识和智慧的指引下,张瑞敏经过多年创新与实践的经验积累,使海尔集团由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一跃成为全球家电第一品牌。

被称为“商界少帅”、先后创办永怡传播和分众传媒的江南春,也是个不断学习的企业家。江南春始终坚持学习,尤其学习与自己从业相关的知识。在永怡传播时,他每周六都把上海的几大报纸买来,看到好的广告文案就剪下来贴在本子上,仔细揣摩,融会贯通,从中提炼出自己的创意。每天晚上回到家,不管有多晚,他都坚持看一个小时的专业图书和杂志来补充“养分”。

江南春还有随身携带笔记本的习惯,在参加长江商学院CEO班期间,他把马云、郭广昌、牛根生的发言认真记录下来,自我消化理解,将这些理论演变成“江氏理论”,并与团队其他人分享。这种随时随地的“吸星大法”,保证了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使他对“市场香味”有着敏锐的嗅觉。

江南春通过不断地学习成长起来了,分众传媒也因此有了迅速的发展,短短几年便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上市公司。

人与人之间大脑的差别不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不断地学习中积累、创新,才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点。人生就像是一只储蓄罐,你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打包还给你。到时候你会发现,学习是通向世界的路,更是遨游天际的翅膀。

第三,向有结果的人学习。

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地学习,于是,接下来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该向谁学习?

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向有结果的人学习。有些人非常能讲,讲的很有道理,但是却没有结果,这样的人我们也可以学习,但是学习之后却不一定能用得上。比如,很多人听完大师讲课,佩服得五体投地,听完之后却没有任何帮助,因为他们是没有结果的人。当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时,最快的捷径就是向有结果的人学习。

很多人在学习方面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习惯去研究“失败”,因为他们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确,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成功却不一定源于失败。我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总是研究走不到罗马的路,就算是研究了100条,也还是走不到罗马。所以,从失败中学习的人可以知道哪100条路是走不到罗马去的,却不知道哪条路是能走到罗马的,这样的学习,又有什么意义?

聪明的人是研究怎样才能走到罗马的,别人走的是哪一条路?花时间向那些有结果的人学习,看他们是怎样做到的,然后把他的经验复制过来,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聪明高效的领导者的做法。

成功学励志专家拿破仑·希尔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

他最初在杂志社工作,老板安排他采访各界成功人士,撰写他们的成功故事。25岁那年,他采访“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卡内基侃侃而谈。突然,卡内基问他,是否愿意接受一份没有报酬的工作:用20年的时间来研究世界上的成功人士,但是没有报酬。他微微愣了一下,很快他响亮有力地选择了挑战,“我愿意!”卡内基满意地抬手露出握在手中的表:“如果你的回答在60秒之外,将得不到这次机会,我已经考察过近200个年轻人,但没有一个能这么快做出回答,你得到了这份工作!”

第二天,卡内基带他采访了爱迪生。之后,希尔又认识了福特、洛克菲勒等著名人物,结识了各界500位卓越人物。这些成功人士的见解成了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资本。他研究和思考他们的成功,向成功者学习,结果他自己就成了成功的化身。

拿破仑·希尔把他的成功学思想、他的激情、他的声音注入每个美国人的心灵深处,唤醒美国人民沉睡已久的信心与活力。他激励人们通过纠正意识、性格和生活习惯上的缺点,获得人生的成功。

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才能够看得更远。向有结果的人学习成功的技能,比从外行的父母那里去学要好得多。你想把自己的生意做大,应该去向华为、阿里巴巴、微软这样的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去的企业学习;你想创业,应该看看马克·扎克伯格、马云这样的创业成功的人都做了什么;你想年薪百万,应该去研究那些年薪百万的人有哪些秘诀。

成功从来都是有路可循的,只要用心去观察、去体悟,就能从那些有结果的人身上,学到他们的方法和理论。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成功,除了他本身具有出众的投资天赋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他很早就结识了两位在投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沃伦·巴菲特最早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在得知两位著名的证券分析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任教于哥伦比亚商学院之后,他就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转学到哥伦比亚商学院,拜这两位证券分析师为师,后来,经过他的努力,他成了他们的得意门生。大学毕业后,沃伦·巴菲特为了继续跟随格雷厄姆学习投资,他甚至愿意不拿报酬,直到将老师的投资精髓学到手,他才出道开办自己的公司。

向有结果的人学习,我们才能获得最大的帮助。

首先,向有结果的人学习,可以肯定,他们的结果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行得通的、可操作的;其次,向有结果的人学习,就必然要直接或间接与有结果的人为伍,受他们的世界观、思维方法的影响而使自己变得更加积极上进。美国的一个机构调查后认为,一个人失败的原因,90%是因为这个人的周边亲友、同事、熟人都是一些失败和消极的人,正所谓“跟好人学好人,跟巫婆跳假神”。没有好的思想来引导激励,没有好的方法来指导成功,走下坡路是必然的。

任何一位有结果的人,之所以在某一方面高人一筹、出类拔萃,必定有其与众不同的方法。因此,向有结果的人学习成功的方法,直接进入他们的经验、原则之中,做有结果的人所做的事情,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并运用到自己身上,不仅能使我们成功,而且能早日成功。

第四,带出好学生是最快的增长模式。

一个人要想富有成效地提升自己,有两个非常关键的要素,一是我们在上一节中讲述的跟谁学;二是怎么学。

怎么学才能让我们的学习发挥更大的价值?最重要的是要抱着一颗帮助别人的心去学。只有这样,你才会认真地去学。

很多人学习不是为了帮助别人,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出于私利去学习的人,在向他人传授知识的时候,往往会习惯于“留一手”。所谓的“留一手”,就是他们不愿意把所有的知识全部教给别人,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怕自己没饭吃。这样的人,他的进步是有限的,也不可能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我们在学习当中应该抱着一颗普度众生之心。当你怀着帮助团队的愿望去学习的时候,你学习的动力是最足的,学到的知识是最多的,成长速度也是最快的。

我教过的学员无数,在培训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员总是学得非常慢。这是为什么?不是因为他们的天赋不如别人,也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刻苦努力,而是因为他们学习之后,从来没有把我教他的课程和学习方法应用到实际当中。知识不用,就会作废。在我讲课的过程中,我经常鼓励我的学员们把从我这里学到的经验、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长得更快,知识也才能得到传承。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研究项目,人们被要求学习一篇文章。然后告诉其中一半人,他们会在学习之后考一个试;告诉另一半人,他们学会后要教给其他的人。那一半被要求教别人的参与者对文章理解得更加透彻。因为当你知道要去教别人时,你的大脑在整理信息时会更有逻辑。学习需要经过五个步骤:选择领域、获得知识、提炼总结、落地实践、分享他人。其中落地实践能让你掌握70%的知识,分享他人则会达到90%的效果。所以不要吝啬于与其他人分享的机会,因为这种情况下,进步最快的是你自己。

第五,培训是最大的福利。

作为领导者,我们不仅要自我学习,还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福利,给予我们的员工,给予更多的人。

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资本更多的表现形式是“知本”。在一个团队里,一个员工的“知本”积累从何而来呢?靠自我不间断的学习,更靠企业的持续培训。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学习才是最好的投资,培训则是最大的福利。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曾说过:“没有培训的员工是负债,培训过的员工是资产。”

日本丰田公司是世界知名的优秀企业,这个企业有一个令无数企业家十分羡慕的特点,那就是拥有大批卓越的销售人员。正是这些销售人员在市场上的出色表现,才使得丰田公司的产品能够热销,在同质化的产品竞争中始终保持强劲的销售势头。这些销售人员是公司的“摇钱树”,他们不断创造着可观的利润,使企业能够保持着高速的发展,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独占鳌头。

你一定在想,丰田公司是通过什么手段吸引如此众多的优秀销售人才加入自己企业的?其实,大多数销售员在进入丰田公司之前,都没有表现出如此超群的才能。是丰田公司将他们训练成为出色的销售能手。那么,丰田公司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首先,丰田公司始终坚持一个理念:销售人员是能够被训练出来的。销售人员在进入公司之后,并不能马上上岗。他们必须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训。丰田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销售人员的训练。为此,他们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独特的训练机构,为了配合训练的展开,还组织人员编写、开发适用于各个阶段的训练教材。员工从进入公司大门的第一天开始,销售人员就要开始无条件地接受这种训练。经过一年的销售技能培训之后,他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销售人员。

丰田公司的训练过程是这样的:在最初的四个月里,由机械部门来对这些销售人员进行汽车基础知识方面的训练,让这些销售人员对汽车的基本构造进行深入而又彻底地了解,对丰田汽车的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在经过这个过程之后,他们才开始进入销售训练。销售训练为期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他们将会接受专家的特殊训练,迅速掌握销售的各种技能。接下来的六个月,这些销售人员就开始了实战演习,他们会被分配到丰田公司的各个分公司,由分公司里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带领,进行真刀实枪的销售实践。

经过一年的训练之后,除了那些非常无能以及缺乏毅力的人以外,所有参与训练的销售人员都能变身成为出色的销售人才。

如果你把对员工的培训当成是一种投资,你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你最好的投资——它会使你的人力资源增值,使你的组织效率提高,使你的利润翻番增长,最重要的是,你不必冒任何风险。

惠普公司对于培训的重视在业界一直享有盛誉,公司甚至还被同行们称之为“IT界的黄埔军校”。在过去的20多年的时间里,惠普公司中国分部培养出了数不清的销售人才、技术人才以及领导者。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现在已经不在惠普公司,但他们依然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才能。

惠普公司之所以如此注重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是因为他们对培训的独特认知。对惠普公司来说,对员工的培训虽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但却并不是一种成本,而是一项收益很大的投资。

对于惠普公司来说,对员工的培训是企业必须承担的义务,是对员工表现出的负责态度,同时,也是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与信任的一种有效手段。对员工的培训越全面、越重视,员工就越愿意留在这个企业。毕竟,培训可以拓展员工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各项技能,是向员工“授之以渔”,这样的企业,谁不向往?当一个员工感到在这个企业能学到赚钱的本领的时候,他就会心甘情愿地留在企业,为企业服务,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技能,而这反过来又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正所谓一举多得。

其实,不只是惠普公司,很多世界知名的大企业都十分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他们把培训当成是一个“孵化器”,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员工的技能,使他们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从而创造出更大的利润,使得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海尔对员工的培训十分重视,他们为员工提供的个性化培训是最值得称道的。

在海尔,有三种职业发展路径:一种是针对管理层的,一种是以专业人才对对象的,还有一种是为普通工人设计的。无论员工属于哪个层面,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为了帮助员工更好地提高自己,海尔还为不同的员工提供不同的培训,也就是个性化培训。

个性化培训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海豚式升迁”,这也是海尔培训最显著的一个特色。在浩渺的海洋里,海豚是智商很高的一种动物,它往海底潜得越深,跳出水面就会越高。海尔把员工都当成海豚,要求他们深入基层,在基层获得最实用的培训。当员工从基层一步步攀升上来的时候,他的能力、素质都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第二种方式是岗位轮换。无论是多么出色的员工,如果长久地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就会使思维逐渐固化,知识结构也难以得到更新。因此,海尔要求员工经常轮换岗位,在岗位上得到培训,这样,员工的视野就会变得宽广,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为了更好地使员工得到培训,海尔还专门成立了海尔大学,让员工在这里得到深造,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时候能表现得更出色、更优异。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之下,世界变得越来越扁平,要想使你的团队在你死我活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首先就要使你的员工拥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能力,让他们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正因为如此,培训已经成为管理的一个“撒手锏”,谁能够拥有这个利器,谁就能拥抱成功。

从员工自身来说,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已经引起了大多数人的重视。因为,员工要的是成长,只有培训才能提供给他们迅速成长的能力,使他们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把握住更多的机会。

当然,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相比,培训还具有很大的优势。

首先,从保值时间来说,钱、实物等福利形式都属于易消耗的物品,使用之后就失去了价值,更不可能反复多次使用。而培训这种福利却是终身保值的,通过培训所获得的知识是完全属于员工的,能够长时间储存于员工的知识库中,而且还可以举一反三,不断扩展。

其次,从增值能力来说,虽然对钱、实物加以有效利用之后也会得到相应的收益,比如,用钱来投资会得到一定的收益,物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创造出新的价值,但是,作为福利而言,它们的数量肯定是极其有限的,而且谁也不会去指望中秋节发放的一盒月饼能够有多大的增值能力。然而培训却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员工所获得的能力能够为他们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使他们终生获益。

最重要的是,员工通过培训所获得的能力和经验是属于自己的无形资产,始终伴随着自己的职业生涯,成为自己可以随时掌控、终身拥有的“金饭碗”。培训是我们能够给员工的最好礼物。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工作就是一种修行。有一种单纯而极其强烈的愿望支配着我,那就是拥有一个爱心的种子,为事业发展付出,为员工成长努力。”只要我们能够怀着这样一颗“种子”,就能够把员工都培训成人才,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企业的成长、发展而努力。

第六,成功的团队必是学习型团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一个团队来说,学习就是生命力的源泉,未来的一流企业,一定是学习型企业。所以,领导者应该把打造学习型团队作为一项战略性目标,为此,领导者应该大力解放思想,实现观念创新,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团队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性作用,积极提升经营理念,切实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加大继续教育的智力和财力投资。要建立一种持续学习的理念和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员工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习知识、追求发展和自我完善成为员工内在的自觉要求,在团队内部形成浓厚的团队学习氛围,并激励员工把学习能力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实现员工与团队双赢的目标。

所谓学习型团队,就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主要特点,以人为本,以企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增强企业的整体学习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所建构的学习求知的目标管理体系和所建立起的能够不断实现知识转化的团队。大量国内外学习型企业的实证明,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企业。

创立于1987年的华为,历经30年的成长,从一家诞生于破旧厂房里无人知晓的小公司发展成世界级的大型公司,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截至2018年年底,华为公司掌握的技术专利数量已在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这显然是组织学习与创新学习的结果。

在华为,“人力资本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作为基本法则明确地写进了华为基本法。这也是华为培训人才的宗旨和目标。在华为的领导者任正非看来,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但人力资本的增值靠的不是炒作,而是有组织的学习。为了把华为打造成一个学习型团队,任正非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以华为大学为主体的华为培训体系,集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设备和优美培训环境于一体,拥有千余名专、兼职教师和能同时容纳3000名学员的培训基地。

华为还是国内企业中最早实施“导师制”的企业。华为规定,绩效好,并充分认可华为文化的人才有资格担任导师。同时规定,导师最多只能带两名新员工,目的是为了确保成效。导师除了对新员工进行工作上指导、岗位知识传授外,还要给予新员工生活上的全方位指导和帮助,包括帮助解决外地员工的吃住安排,甚至化解情感方面的问题等。

除此之外,华为的培训对象非常广泛,不但包括华为的内部员工,还包括客户方的技术维护、安装等人员;不仅在国内进行,也在海外基地开展。同时还建立了网络培训学院,培养后备军。

正是学习型团队的构建,使华为公司成长为有竞争实力的世界级公司。由此可见,构建学习型团队是多么重要。

将团队打造成学习型团队,可以通过改变思想,实现观念更新。学习型团队理论中有一个“青蛙现象”: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沸水里面,它会马上挣扎着跳出来。但是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凉水里,逐渐加热,一开始,它会若无其事,甚至自得其乐,感觉良好。不过,等到温度慢慢升高时,它就会越来越虚弱,最后无法动弹而被煮熟。“青蛙现象”揭示的道理是,突发事件容易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和立即行动,然而,置人于死地的却通常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没有敏锐地感觉到环境的逐渐恶化,没有及时做出适当的反应。创建学习型团队,通过改变思想,更新观念,员工能够深刻反思自我、否定自我、挑战自我;能够居安思危、自我加压,克服自我局限和常规局限,由反应型、常规型工作向创新型、系统型工作转变,主动向极限挑战,在挑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生命的价值。

在一个学习型团队中,通过团队学习,还可以建立共同愿景,完善管理制度。团队学习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从而有利于建立共同愿景,激励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制度保障。

通过打造学习型团队,还可以在企业中构建起优秀的企业文化。传统管理理论认为,企业是否盈利会受到员工的工作方法、技术能力和工作条件的影响。现代管理理论则证明,这些因素固然重要,但企业利润的上升和下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态度,取决于员工所在企业的文化氛围。哈佛大学当代管理学大师克瑞斯·阿吉瑞斯教授研究发现,在很多企业里都有四种妥协现象发生:为了保护自己——不提没把握的问题;为了维护团队——不提分歧性问题;为了不使人难堪—不提质疑性问题;为了使大家接受—只作折中性结论。显然,这样的企业文化只能磨灭员工的锐气和勇气,挫伤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企业的运转效率和生产率,最终丧失竞争能力。企业文化是指被组织和员工共同认可和遵循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是企业的灵魂,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要提升团队的竞争力,实现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必经之路。

明白了打造学习型团队的重要性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怎样建立学习型团队?

1.要有转变观念的决心。

很多人在工作中遇到了新鲜事物,会习惯于用固有的旧思维来面对,总认为维持原状才是最好的。然而,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开始一个自我更新蜕变的历程。我们必须把旧的思想、旧的习惯抛弃,才能获得重生,再次起飞。

只有改变,才能重生。所以,我们也要改变旧的思维和习惯,学习新的技能,从而发挥我们的潜能,创造崭新的未来。

2.要在团队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学习力。

把人的发展作为团队的发展目标之一,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只有让员工与团队一同成长,以提高学习力为突破口,不断激励员工的创造热情,才能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学习型团队应该将企业精神确立为“学习、超越、领先”,既把学习作为企业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把它作为超越领先的前提。一是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强化员工培训,拓展员工学习的途径;二是构筑适应企业发展的学习体系,企业应加大对员工培训力度,不断优化员工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形成开放式的教育培训格局,持续开展多层次的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新进入IBM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要跟着一名指定的“师傅”边工作边学习,就是常说的IBM“师傅徒弟制”,以便新员工边干边学、尽快熟悉工作。对新进入IBM公司的销售、市场和服务人员,还需要先经过三个月的集中强化培训,这一整套培训非常严格和艰辛,IBM的员工将其简称为“魔鬼训练营”。

整个新员工培训过程中,“师傅”不仅手把手地教会新员工公司的流程,还亲自带着新员工到客户那里实地演练。不仅如此,“师傅”还时常与新员工促膝谈心,讲解公司的文化,并结合自身的一些体验,为新员工提供一些职业发展方面的好的意见,帮助新员工度过艰难的“魔鬼训练营”时期。在最困难的时候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持,不少“师傅”与徒弟自然而然地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以后的团队合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三个月的集中式培训是一个非常严苛的淘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员工要了解IBM内部工作方式,了解自己的部门职能,了解IBM的产品和服务;专注于销售和市场,以模拟实战的形式学习IBM怎样做生意等。这期间,十多种考试像跨栏一样需要新员工跨越,全部考试合格,学员才获得正式职称,成为IBM的一名新员工,有了自己的正式职务和责任。

3.要培育学习型团队文化,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管理中坚持“双层双元”原则。所谓双元,就是作为企业,一要考虑自身的发展,二要考虑员工的发展;所谓双层,即一个企业要注意双元的发展,而员工既要想到个人的发展,也要想到企业的发展,没有企业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发展,激发员工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企业的发展目标融为一体,实现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双赢”。

4.要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拓展学习型团队新方向。

领导者应该在团队中完善两个机制,一是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有了这个机制,把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才能为团队打造高素质的人才团队。二是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横向一体化管理,企业整体能力的整合与各个环节的联系与沟通,都会因为体制的变化得到改善。这样一来,沟通、交流、学习、研究就成为一个大平台上共同参与的事情。

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打造学习型团队,本身就是一件新事物,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它要解决的是企业运行机制的问题,解决企业今天和未来的发展问题,而不是急功近利的短期活动,不是赶时髦图好看形式化的展示。因此,必须始终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自身实际相结合,与企业的具体工作相结合,紧密融入企业管理的实践之中,唯其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团队的学习力。

第七,在团队中打造一个“学习道场”。

纵观国内外,任何一个大型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团队学习。资料显示,在全球500强企业中,50%以上都是学习型企业;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80%是学习型企业;全世界排名前10位的企业,100%是学习型企业。国内一些企业也通过创办学习型企业而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写道:在创业过程中,第一代老板靠胆子,第二代老板靠路子,第三代老板靠票子,第四代老板靠脑子。毋庸置疑,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领导者一定要带领自己的团队不断学习,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

一个团队学习的过程,就是团队成员之间思想不断交流、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的过程。如果团队中每个成员都能主动学习,集体的智慧必然会大增,就会产生1+1>2的效果,团队的学习力就会大于个人的学习力,团队智商就会大大高于每个成员的智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一个人一条鱼,你只能喂饱他一天;教会一个人钓鱼,才能使他一辈子不会挨饿。作为团队领导,不但要自己会钓鱼,还要教会员工钓鱼。授人以鱼只能使他做对了事情,授人以渔则可以使他以正确的方法做事情。不仅要做正确的事,还要正确地做事,这是活到老也要学到老的事。

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困而不学下民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生来就知道的是最聪明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从先贤的话中我们应该明白三点:一是学习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组织中都是永恒的话题。二是主动学习,让学习成为企业永远保持长青的最好的方式和方法,学习使人进步,使企业保持生机和活力,使企业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永远保持不败。三是学习能让自己和企业成为社会和行业的引领者,而如果是出现困难了才去学习,那最后的结果是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没有创新和开拓。

联想集团创建于1984年,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9家国内分公司、21家海外分支机构、近千个销售网点、职工6000余人,净资产16亿元,以联想计算机、计算机主板、系统集成、代理销售、工业投资和科技园区六大支柱产业为主的集工贸一体、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信息产业集团。

联想的成功有着各方面的因素,然而,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联想内部形成了一个宝贵的“学习道场”,具有极富特色的组织学习实践,这使得联想能顺应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因而,它能够健康成长。

早期,联想从与惠普(HP)的合作中学习到了市场运作、渠道建设与管理方法,学到了企业管理经验,这对于联想成功跨越成长中的管理障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联想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技术合作,与计算机界的众多知名公司,如英特尔(Inter)、微软、惠普、东芝等,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从与众多国际大公司的合作中受益匪浅。除了能从合作伙伴那里学到东西之外,联想还是一个非常有心的“学习者”,善于从竞争对手、从本行业、从其他行业的优秀企业以及从客户等各种途径进行学习。

柳传志曾经说过一句箴言:“要想着打,不能蒙着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善于总结,善于思考,不能光干不总结。

因此,领导者要想使团队日臻完美,必须像联想一样在团队中打造一个“学习道场”,使学习成为全员共同的习惯,使企业通过学习取得进步。善于学习的团队一定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打造“学习道场”?在我看来,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激发员工超越之心。

任何一个领导者都希望引导企业走向自我超越,但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激发员工超越之心。七种方法可供参考:一是公司、部门经常分析公司、部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二是公司、部门使用成熟、科学的管理工具来完成决策,以达成多数成员的一致意见;三是生产部门经常试验新的原材料、生产方法、工艺或技术,以提高质量、产量、降低成本;四是职能、运营部门会经常考虑并试验新的工作方法,以提升工作效率;五是公司、部门有正式的流程,评估新想法和新方法;六是公司上下各级员工都有一定的容错授权和空间;七是公司有容错的文化和相应的绩效制度。

2.注重员工成长。

要在团队中打造“学习道场”,领导者必须注重员工的成长,让员工的成长与企业的成长相匹配,甚至在有些时候,员工的成长还需要领先于企业的成长,再说通俗一点,也就是说,员工的成长有多快,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就有多快。为此,领导者一定要关注员工的成长与发展,给员工提供成长的空间,给员工提供发展的平台。

3.关注员工学习。

员工的成长来自于持续不断的学习。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不但应该把员工的学习列入自己企业的战略,同时还把员工的学习列入各个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并且每年还拨出专款为员工提供学习的保障。

4.制定学习福利。

一个关注员工学习的企业、注重员工成长的企业,除了在企业的战略里面体现出来,同时还把员工的学习与公司相关制度相匹配,对于那些学习的人,除了公司给予资金资助,同时还给一定的学习奖励,并且在用人的时候,优先用那些爱学习的人。一个学习型团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能刺激自己的员工在日常的工作运营过程中,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深造,从而让自己不断成长。一个企业一旦能把学习福利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必备工作,就说明了这个企业的“学习道场”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

5.坚持,坚持,再坚持。

学习最需要的是坚持,不能把打造“学习道场”当作一项应急活动或短期工作,刮一阵风就完事,这项工作应当持之以恒地延续下去。

在团队中营造“学习道场”是一个漫长的、艰苦的过程,必须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以期建立起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团队,真正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感悟箴言】

加强员工的培训已经成为纵生销售集团最重要的一种企业文化。在我看来,充实“脑袋”比填满“口袋”更重要。与其盲目地到处撒网搜罗人才,不如多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培训内部员工。

2009年6月9日,为了培养自己的营销管理干部,传承纵生销售集团的创业精神和企业文化,我决定:开创中国保险代理行业培训的先河,在没有保险代理行业组训培训的经验可供借鉴的前提下,依靠自己的力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举办纵生销售集团黄埔第一期组训培训班。

组训培训班要求师资力量要充足,时间周期要长,财力、物力要准备充分,是保险行业培训里规格最高、要求最为严格的培训。当我决定开班的时候,就已经下了为中国的保险代理行业培养人才和付出成本代价的决心。

课程的流程安排是极为缜密的,我从晨会、早会、全天课程、晚课,各环节都亲自参加组织、培训,使参训学员在生活、学习各方面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而作为黄埔一期组训培训班班主任,我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2011年5月7日,在辽宁省兴城市交通疗养院,我又开办了纵生销售集团黄埔二期组训培训班。结合5年来创业实践经验的积累,我再任导师,亲自担纲了90%课程的传授。这次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参训学员掌握一线营销团队需要的专业技能,从表达能力训练、业务辅导、业务推动、教育训练、专业化推动流程、专业化增员流程等方面进行知识的传承;同时,通过坐、立、行、走等生活式教育使学员养成良好的习惯。

培训期间,我和学员们一样,早上5点30分起床开始晨练,口风训练、热身操、跑步、热身带动我都亲自指点,要求动作规范。我告诉学员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不给任何人增加任何麻烦,用餐结束后经过学员自己清理的餐桌得到餐厅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高度赞誉。每天早上8点开始至晚上10点,早会经营、全天课程讲授、夕会经营、问题答疑、晚课辅导,我不断采用各种授课方法,使学员们迅速提升技能。培训班结束后,学员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vzzUsurUQyAw4qmmE3BCaZsEP+qUJNlN7DlzK+sNunFqt1BkiJAChzUsvCxF5wj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