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古代皇帝是如何选拔官员的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八》记录了曹操说的一段话:“孤始举孝廉,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世人之所凡愚,欲好作政教以立名誉,故在济南,除残去秽,平心选举。以是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乡里。”

这番话对两汉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做出了总结和评价:朝廷选拔人才、任用官吏,倚仗的是“举孝廉”;但基层推举人才,却往往藏污纳垢,假如有人试图按照公正公开的方式举荐孝廉,那么他就容易“为强豪所忿”,严重的还可能遭到打击报复。

史书记载,我国最初的官吏任免是“世官制”,它存在于先秦时期,强调贵胄子弟可以继承父辈的爵位,世代延续。由于世官制并不能帮助统治者拔擢贤能,于是到了汉代,察举制应运而生了。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广罗天下人才,他准许民间推举贤良,然后自己再逐一“面试”。其中,广川人董仲舒对汉武帝的提问对答如流,因此汉武帝便任命他到诸侯王刘非那里去当相国。

当然,察举制的体系是庞大的。各类史料记载,察举制最早出现于汉文帝时期,随后不断发展演变,曹操所说的“孝廉”只是其中一种。除此之外,还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等。

在具体实施察举制时,各级地方官都可以在自己的辖区内举荐人才,然后再由中央出题考评,合格者即可酌情选用。到了东汉年间,察举制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朝廷根据地域的大小、人口的多少,给予不同州府不同的选官名额,这样就更加充分地发挥了察举制的优势。

不过,察举选官同样也存在一定的弊病。后世学者认为,察举制存在较多的主观评判,它并不能够客观地考量一个人的才学与品行,而且举荐者和被举荐者之间也容易形成朋党关系,朝堂之上的派系多了,国家内部的凝聚力也就削弱了。更为糟糕的是,东汉中后期各大名门望族开枝散叶,察举制已经沦为高门子弟涉足仕途的专属品,民间甚至流传起“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童谣。

在察举制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九品中正制”,它的提创者是陈群。《资治通鉴》记载:“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在这里,“九品官人之法”就是“九品中正制”。

从人才的选用模式上来讲,九品中正制可以被看作是对察举制的一种继承,因为闻名乡间的贤士都需要中正或者地方官员的举荐才可能获得入世的机会。但是,九品中正制也有它自身的优点。

首先,在人才的考评上,九品中正制确定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的品级制度,对人才的综合能力算是有了一个区别量化。

其次,九品中正制首先提出了“中正官”概念,这一点也是较察举制有所不同的。两汉时期的人才选拔都是由地方官推举的,而九品中正制则要求“贤有识鉴者”做中正,然后由中正专门考评人才。如果我们用现代的语言来描述这一区别,那就是察举制是由兼职代理的人才选拔制度,而九品中正制则是专业人士执行的选官方法。

再次,相较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更利于维护不同地方的稳定。学术界认为,察举制选用人才偏向于“人品”和“才学”,而九品中正制更看重“家世”和“才学”。这就是说,察举制推荐的大都是“君子”,九品中正制推荐的大都是“士人”。东汉中后期,国家内部豪门林立,很多有名望的家族之间又互相联姻,比较有名的如河内司马家族以及颍川士人中的陈、钟、荀、庾四大家族等。甚至我们非常熟悉的诸葛亮也来自士族家庭——他是琅琊诸葛一脉的后人,家世衰落之后迁往荆襄,并娶了名士黄承彦的女儿。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阶级的实力不断壮大,而且这部分人的受教育程度也更高,他们中间也出了很多名士。因此九品中正制设立之后,中正官们每到乡里,首先听到的都是这些名人雅士的故事,然后根据乡间风评对他们“第其高下”。

很显然,九品中正制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安抚不同门第之间的情绪,平衡各士族家庭之间的实力对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割据势力较多,王权相对较弱,因此获得士族家庭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到了隋唐时期,上述选官制度都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科举取士也就登上了历史舞台。《旧唐书·狄仁杰传》当中有记载:“后以明经举,授汴州判佐。”就是说,狄仁杰也是由科举制度选拔出仕为官。和以往的选官制度不同,科举制度在人才选拔方面范围更广,客观性更强,它先以学识为标准筛选天下才俊,然后再依照具体情况将他们分派到不同的岗位上去。《资治通鉴》记载说:“大略唐之选法,取人以身、言、书、判、计资量劳而拟官。始集而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铨,察其身、言;已铨而注,询其便利;已注而唱,集众而告之。然后类以为甲,先简仆射,乃上门下,给事中读,侍郎省,侍中审之,不当者驳下。既审,然后上闻,主者受旨奉行,各给以符,谓之告身。兵部武选亦然。”

这就是说,唐代的铨选制度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成熟度,无论是科举出身的候补官员,还是各部待考的官吏,他们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审核才能获得职务。所谓的“身”指的是仪容形态,如果形象不好肯定会影响其仕途;“言”是指谈吐辞令,考官们会通过答辩的方式来评估对方的才学;“书”一方面指文章才气,另一方面也涵盖书法水准;“判”主要是对事物的见解和看法;“计资量劳”则是特指铨选之中的现任官,他们在过去一段时间做出的功绩和贡献都会被评估、核实。

古代的选官制度影响深远,齐桓公得管仲辅佐,于是齐国九会诸侯;秦穆公网罗天下才俊,于是秦国称霸西戎;燕昭王建幽州台,于是中兴燕国……“汉初三杰”对刘邦的意义已不必多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威名也不必逐一细说。主明臣贤、海清河晏,这是古人治国的不变追求,所谓圣主可遇而不可求,但散布天下的能人异士可以用制度来筛选、招募。这正是古代选官制度的意义所在,而无数家国往事也都在证明,人才在王业兴衰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得人才者霸天下! 0GuCe+Aw+mYCUO6+WhAnlmRnjudUD+gUpIPXVYs9AtDn4gOVzEQGrXA8WINio6E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