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非语言沟通三要素

非语言沟通的方式有三个要素:肢体展示(空间、服饰、动作),辅助物件,语气表达(职场、家庭、社会)。

我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发现,使用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往往来得更直接,更容易让对方感到沟通者的真情实感,也最容易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这也促使我更加重视非语言沟通的运用。后来通过学习更加印证了这一点,明白了这是受人类思考认知模式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思考问题有先易后难、先感性后理性的思维惯性,也就是先右脑模式后左脑模式,而右脑负责处理的是人类情感方面的问题。由此看来,在与人交往沟通的过程中,“第一印象”显得尤为重要了,它往往决定了沟通的效果。而且,第一印象一旦形成,日后再想改变就变得比较困难,从而影响了日后双方的交流和沟通。

如此看来,如何营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就非常重要了。为此,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现实中我们通常有这样的感觉,当身处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时,整个人都会跟着愉悦。当置身一个幽暗晦涩的空间里时,整个人都会变得压抑不安。所以,工作中的日常管理沟通首先要考虑环境因素——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氛围,也将引导什么样的情绪。比如与属下的伙伴恳谈,就要尽可能避开在上级的办公室里进行,因为本身作为自己的属下,他在心理位置上就处于“下风”,如果再把恳谈的地点选在自己上级的办公室里,再次把他置身于环境位置上的“下风”,他就只忙着应付自己那些紧张不安的情绪,哪里还顾得上客观流畅地汇报、反馈工作中的问题。此外,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的也是环境对一个人成长心态的影响。

第二,相同的衣着打扮让沟通双方有“我们是一伙人”的感觉。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服务型企业、社会属性很强的组织比如军队要求在工作时间穿统一服装的原因。从用户的角度看,易于服务识别;从团队的角度来看,这既是一种仪式感,也能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我要求上级去巡店、去一线与小伙伴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定要穿工装,让一线的小伙伴们从远远的视觉上看起来就有一种“我们是一伙人”的感觉。我曾经辅导过的一个企业CEO,在我反复的交流督导下,终于答应开始着工装巡店,我也应邀陪同前往。到了约定的分店一看,没想到他倒是穿了工装,可是腰间的皮带扣闪着金光。这样的装扮,即使穿了相同的衣服,也难以让小伙伴产生与自己“我们是一伙人”、上下齐心一起向前的那种感觉。

第三,动作往往比语言来得更加直接、更有力量、更有温度。

握握手、拍拍肩、来个拥抱等等,这些人与人之间的肢体接触,通常表达出来的是一种非常友好的信息,而彼此之间示好信息的程度与双方肢体动作的强度有着直接的正向关系,也就是说,动作力度越大、幅度越大、接触的距离越近,表示的亲密关系也就越深厚。2017年夏天,我回青岛度假,联系上了大学同宿舍的同学,约好了在黄岛聚会。我们已经10年没有见面了,当他从车上一下来,我俩就紧紧拥抱在了一起,他只激动说了三个字:“你小子!”此时此景,任何语言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我从事IT工作时,曾担任过项目经理,所在的计算机公司经常接到政府的紧急项目,开发部的加班就成为常态。通常在炎热的夏季,我常会买上两个西瓜,切好,再拎到办公室,轻轻地放到桌子上,然后一言不发地悄悄离开。后来,从事餐饮管理工作时,我常常去分店一线,每当看到忙碌中的小伙伴们从我身旁经过时,我一般也不会说“好样的”“辛苦了”一类的客套话,而是轻轻地拍拍他的肩,树一下大拇指,微笑着朝他们点点头。所有这些无法用口头言语表达的信息,会让对方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第四,沟通中使用辅助物件时,要选择得当。

在沟通过程中,借助一些辅助物件,可以大大加强我们的情绪表达。但是如果选择的物件不得当,非但不利于表达自己的情绪,还有可能给沟通带来不小的阻碍,影响最终的沟通效果。在这个手机横行的时代,随着各种App的面市,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不仅如此,手机也成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只要运用得当便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它也成为我们日常沟通的一个重要工具。但是,面对一些正式的沟通场合,我还是建议尽量不用或者少用手机。

无论与谁沟通,我都习惯拿支笔进行记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避免遗漏的最佳手段。那么,谈话中如果拿笔记录,往往表示当事人对于这次谈话的重视。在课堂上每次讲到这里,总有学员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用笔记录非常麻烦,毕竟是信息时代,用手机会更方便些,尤其是一些辅助记录App,记录起来是既快又便捷。

一般情况下,我会当场把这些学员叫上台当场进行演示。在他们演示的过程中,我会站在他的侧前方其视线最容易碰触到的地方,掏出手机低头开始记录。当他们讲完结束时,我一般不会让他们急着下去。而是问在他们给同学们做分享时,看到我低头拿着手机记录时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他们的回复基本一致,说心里特别不舒服,觉得我并没有听他讲话,会以为我在刷微信。

即使对方给你解释是在做记录,但你仍然无法释怀。有一次,我与属下交流时,我看到他时不时地就看看手机并戳点两下,我非常恼火地对他说:“你能不能过一会儿再回微信?你现在就这么不愿意听我说吗?”见我生气了,他赶紧解释:“老大,谁说我不愿意听啊,我是在记录呢。”可是,当看到他时不时地看手机时,我心里还是疙疙瘩瘩地不舒服。最后,我直接告诉他,你还是拿着笔记在本子上。奇怪的是,那个小疙瘩、不舒服一丁点儿也没有了,那种被尊重的感觉瞬间被找回来了。

第五,把握说话的分寸,用语气、语调控制情绪。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但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说话不注意场合,没有分寸,自己的话伤了人还大大咧咧地为自己开脱:“我这人就是嘴不好,其实我心是好的,出发点是好的。”这就是那些我们常常说到的“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可我就不这么看,不认为他的心就是好的。为什么?这不明摆着嘛,明明知道自己的嘴不好,还要去伤人,又哪里来的好心?这明显就是给自己去伤害他人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白了,其实这就是只顾着自己说得痛快,不管别人听着痛苦,内心极度自私的表现。

说话本来就要分场合,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语言表达。但同时,同样的话语在职场、在家里、在公众场所也应使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以达到不同的沟通效果。特别是我们的汉语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即便是同样的文字,抑扬顿挫的语气和语调完全可以表达出截然不同的意思。我在前文中曾经说过,在沟通中我们解读对方传达的信息时,大脑首先启动的是最省力的右脑思维模式,而右脑思维的典型特点是非常直接的,它会从对方表现出来的直观的语气、语调、肢体动作这些可见的内容开始进行判断,稍后才是对语言内容的分析和理解。那么,如果我们的语气、语调中流露出的信息,已经让对方“误读”,产生了戒备、愤怒、对抗等情绪,其后你所表达出来的语言内容已经无法被正常地输入到对方的思考模式中去了。

那么,如何把握这个分寸呢?答案是:分清场合,不同场合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也应不同。比如:在家里讲包容,因为家是讲“爱”的地方,说话语气要温柔;在职场,说话的语气要专业,有理有据,才能经得起质疑和推敲;在社会的公共场合应以人为本,弘扬正气,要善良,绝不诋毁国家、民族、文化。 3evQGqYrgkK1hdvTVGd7BcgbewLH/DRUrstjUss6YofKW/ejAdD4z2CkkrSEpdN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