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玄奘取经的目的是什么?
过程和小说描述的一样吗

一部《西游记》让唐僧家喻户晓,后来人们根据小说改编成了电视剧,更是让西天取经的故事尽人皆知。在《西游记》中,唐僧出身传奇,被母亲用木盆放到江中,被金山寺的和尚收留,成人后取法号玄奘,为他之后西天取经埋下伏笔。

但事实上,《西游记》中玄奘的出生经历皆是虚构,只是为了顺利让玄奘与佛祖结缘,如此西天取经也就顺理成章了。那么,玄奘取经的目的是什么呢?小说中的内容是:玄奘开坛讲解佛法的时候,观音菩萨前去试探他是否通晓大乘佛法。玄奘只是通晓小乘佛法,并没有入得大乘佛法的门径,为此,他虚心请教菩萨,被告知要到西天大雷音寺才能取得大乘佛法普度众生。于是,玄奘向唐太宗请缨辞行,踏上西天取经之路。但是,历史上的玄奘真的是基于这个目的取经的吗?

在中国历史上,去天竺一带的人不下十人,在玄奘之前,已经有很多人作为先行者到达了天竺。例如,东晋时期的高僧法显就曾经到过天竺,并写了一本名叫《佛国记》的书,在当时影响深远。而玄奘有幸阅读了这本书,激发了他去天竺求取佛经的决心。另外,唐太宗时期中国佛教出现了派系分化,每一个派系对于佛法内容的诠释都不尽相同,玄奘意识到这种情况很容易使整个佛教出现分裂甚至一蹶不振。所以,学习更上乘的佛法,解决佛教派系的争端是玄奘西行的主要目的。

在小说中,唐太宗亲自送行,亲手将通关文牒交到玄奘手里,并亲切称呼他为“御弟”,这说明唐太宗对玄奘西行之事非常赞同。但实际上呢?史学家认为,玄奘当时出行的主要障碍就是朝廷不支持。所以,历史上的玄奘是在没有经过朝廷允许的情况下偷偷出关的,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偷渡”或者私越边境。

唐朝刚建立的时候,边境战乱频仍,唐太宗便颁下谕旨,不允许国人走出国境。为此,玄奘几次申请朝廷的通关文牒,都没有被允许,无奈之下,玄奘就趁着贞观三年(629年)长安发生自然灾害,混入灾民群到达了凉州,又从凉州想办法偷偷出了国境,虽然其间数次被抓,也受过重罚,但他依然凭借过人的勇气和求取真经的一腔热血克服了种种困难。从这里可以看出,历史上的唐僧是一个刚毅果敢的卫道者,而不像小说中描述的是个看上去文文弱弱的胆小书生。

在《西游记》中,玄奘西行的阵容强大,所携带的行头华丽,他不仅收服了四个本领高强的徒弟,还带着唐太宗与观音菩萨送给他的宝物,如九环锡杖、华丽的袈裟和金钵。但是,这些都属于神话传说的范畴,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是否带了如此多的佛门宝物,又是否收服了几个本领高强的徒弟呢?

据史料记载,玄奘在西行途中确实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但都只是路过某个地方寻找的临时帮手,算不上徒弟。唯一的徒弟叫石磐陀,是玄奘在西行到瓜州时遇到的。石磐陀受到唐僧的感化而决定跟随他,在石磐陀的帮助下,玄奘成功渡过葫芦河,走过玉门关、白虎关、红柳园和星星峡等地,进入了新疆,据说吴承恩笔下孙悟空的原型就是石磐陀。可惜的是,石磐陀并没有跟随玄奘走到最后,而是中途反悔,因为当他得知西天路途遥远,路上的艰险又数不胜数时,便跪求玄奘让他回去。玄奘就给了他一些盘缠,让他离开了,从此,玄奘又是孤身一人上路。

至于玄奘在取经路上带的行头,肯定没有小说中说得那么夸张,不过,化缘的钵肯定有,但并不是金钵,而是木制或者陶瓷所制。在小说和电视剧中,玄奘的袈裟无一例外都是红色或者黄白相间,但实际上,唐朝的袈裟基本以黑色和灰色为主,红色的袈裟是后来才出现的,所以,玄奘西行所穿的袈裟无外乎黑、灰这两种颜色。而取经过程的艰难险阻是有的,但也就是穿越崇山峻岭,攀登峭壁,或者遇上哪个国家战乱或者劫匪之类的,绝对不像小说所描述的那样遇到了妖魔鬼怪。

《西游记》中取经的最终目的地是天竺的大雷音寺,佛祖就在那里等着玄奘。而实际上大雷音寺并不存在,而且玄奘不会去见释迦牟尼。因为释迦牟尼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并且只活了80岁,而玄奘西行发生在唐初,也就是6世纪,前后相差了1200年,玄奘去见释迦牟尼明显不符合事实。

6世纪,代表着佛法最高权威的佛教圣地是天竺的那烂陀寺,同时,它也是天竺的最高学府,玄奘其实就是去那里求大乘佛法。据说,当玄奘到达那烂陀寺的时候,受到了寺中僧人的热情款待,寺中长老甚至安排了两百多名僧众接待。在天竺的时候,玄奘除了学习大乘佛法以外,还学习了流传于天竺的各种佛学经典。在戒日王举办的一次全国性的辩论大会上,玄奘名声大噪,自此,玄奘在印度声名远播,无人能及。641年,玄奘辞别戒日王准备回国。

《西游记》中,护送玄奘回东土大唐的是神仙,而事实上,玄奘的确是被护送回去的,只不过护送他的是各国派出的使者。大约在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 Ug4Is8mF9/bVtGapuHbWb/KD6NtY3NrPzrKlMajk9cGiECZdLnn1L1irY/6rc1R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