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红楼梦》为什么又叫《石头记》

《红楼梦》为什么又叫《石头记》?这个问题作者解释过,史学工作者也考证过,甚至部分鞭辟入里的文学流派也做出过解释。不过要想更加全面地解答这个问题,将以上途径“综合考量”或许可以得到不错的答案。

就作者设定而言,我们研读《红楼梦》开篇文字就可探知一二。文章开始,作者便浓墨重彩地记述了一块石头的前世今生:“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天长日久,这块石头有了灵性,辗转反复之后,它又有了一段游戏人间的经历。其后,空空道人来到无稽崖,灵石把自己的经历合成《石头记》请道人抄送人间,这就是作者为《红楼梦》设定的最初蓝本——书中写:“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就是说从作者自述来讲,《红楼梦》原本就是“一块石头的自传”,因此原名《石头记》也无可厚非。

当然,从史学的角度来解释“石头记”这三个字也是有迹可循的。南京古称“石头城”,春秋战国时期楚威王熊商在这里修筑“金陵邑”,人们逐渐用更为悦耳的“金陵”来称呼南京。就这一层面而言,《石头记》或许就是用地名作书名的典范。

相似的例子我们在其他文学作品中也可以找到,如《巴黎圣母院》《瓦尔登湖》等都是用地名作书名;《西厢记》《水浒传》则是用地理概念作书名。实际上用地名、人名、事件名来命名书籍的现象在各国文学史上层出不穷:《柳毅传》《虬髯客传》《唐·吉诃德》《羊脂球》等都是如此。

从文学层面解释“石头记”这三个字,更是精妙。首先小说中主人公的名字就和“石”紧密关联。古人起名非常讲究,音、形、意三者合一方为绝佳。除此之外,“名”和“字”之间也会存在相对或者类同的现象。比如岳飞的“名”和“字”就喻指相似意象——高山耸立,坚定执着;大鹏飞升,志向高远。班固字“孟坚”,其中的“孟”表长幼,“固”和“坚”则相辅相成。类似现象在国学造诣深厚的金庸身上也有体现,他笔下的“杨过”(字改之)、“谢逊”(字退思)都是此中佼佼者。

可以说,古代显宦人家给孩子起名都经过了多方考虑,小说家们为了让角色更具张力和感染性也惜字如金。不过,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似乎制造了某些不和谐的声音:遍览历代文学作品,我们几乎无法找出第二个主角姓名中字“撞车”的现象。但若以此为据深挖下去,更为深层次的因素就会浮出水面。

《说文解字》记:“玉,石之美者。”贾宝玉和林黛玉名字中的“玉”显然就是作者有意为之。隐约之中,作者似乎在营造一种上天注定的神话色彩……然而,在古人的世界观里,玉是一种易碎、通灵的物品,它可以买卖但不能送人,会挡住灾祸但也记录着仇恨,所以说两块不同的玉石相见之后互生龃龉也是理所当然。

《胭脂斋重评石头记》中说,贾宝玉是神瑛侍者转世,他在赤霞宫当值时浇灌了一株绛珠仙草,随后神瑛下凡时仙草也跟着坠入人间,以图报恩。红学研究者认为,贾宝玉出生时口中所含美玉就是无稽崖下的补天石,它在贾、林二人的爱情悲剧中扮演了见证者的角色。

然而,这块被女娲娘娘遗弃的灵石本来就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它的身上早就沾染了不祥的气息,由它来见证贾、林二人的爱情只能说是孽缘早定。

除此之外,贾府上下对奇花异石的偏爱也存在着神秘的隐喻。小说中有多处关于贾府园林的描写:“下面白石台阶,凿成西番莲花样。”“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奇花异石虽然美不胜收,但它们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若干年后,贾府败落,曾经欢歌一片的假山石林也随之一片萧条。可以说,贾府后花园的石山石海和贾宝玉的人生经历形成另一种对照,二者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当然,以大众的观点而言,“石头记”三字过于平淡——即便它有着深刻的寓意,发现者也找到了更富话题性、更具思想外延的“红楼梦”三个字来代替它。有人说《红楼梦》得名于悼红轩,也有人说这是通览全文之后的概括性命名,不过以上种种都与“石头记”三字无关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石头记”并非即兴而起的简单名称,它背后实际上隐藏着诸多深刻原因。 p7JGr71HuiMqca5ZsCpoTZjwcm55WV3eN0WQrrmf+3+dYTjEWXPt3ccnc45tgax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