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Preface

“国学”一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记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而《礼记·学记》则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总体来说,国学就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和学术。

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到“一阴一阳之谓道”;从“天道有常”“天尊地卑”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到“格物致知”……国学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举止甚至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人类面临共同挑战增多、文明冲突加剧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国学,找回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瑰宝。

如今,很多人在欲望的驱使下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却忽视了生命最根本的价值与最真实的幸福。《道德经》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在剧烈变化的社会中生存发展,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习一下国学知识显得尤为必要。在强调个性解放以及创新发展的当下,我们格外注重家庭、国家的和谐,只有这样,地球村的理想才能快速实现。

另外,国学还具有公益性,它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让沉浸于功名利禄的人从梦中清醒过来。《易经·系辞》里讲的公益是:“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论语》说的公益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子》里面也谈公益:“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而《岳阳楼记》更推崇公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市场经济如此繁荣的今天,在权钱欲望涌动的今天,高扬国学的旗帜,绝对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那么,从哪里开始学习国学呢?有人说是《论语》,有人认为是《道德经》或《四书五经》……平心而论,这些读本的确对了解国学颇有价值,但不能达到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效果,很容易导致读者心生厌倦,甚至半途而废,从而对国学产生抵触情绪。其实,这不是国学本身的问题,而是他们选择的切入点出现了问题。而较易打开国学第一扇窗的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这是我国乃至世界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一位伟人曾经说过:“生子当如仲谋,交友如鲁达,信心如唐僧,读书就读四大名著。”这深刻反映了他对于四大名著的强烈推崇。

四大名著中所蕴含的国学知识数不胜数。通过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了解天下为公的思想理论,明白无论何时都不要以一己私利而抛弃天下公义;通过读《水浒传》,我们知道了让老百姓“宽心”,遏制腐败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通过读《西游记》,我们可以不再被迷茫所困,因为脚踏实地的探索往往比一步取得“真经”更加受用;通过读《红楼梦》,我们不再相信命运,这部看似带着“宿命论”色彩的小说,其实是在告诫人们,命运其实就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行为,行善行德必会幸福圆满,而不劳而获、信神信鬼终将走向衰败。

“国学热”持续升温,各大书店的书架上摆满了有关四大名著的书籍。总体来说,这些书籍分为四大类,一是原著读本,二是名著衍生读本,三是名著启蒙读本,四是名著解读读本,其中,前三类虽有其价值所在,却使读者很难快速了解并吸收四大名著里面的国学知识。

名著原著读本在市场上占有率最高,各大出版社争相翻印。为了吸引眼球,出版商们“创造”了全解版、解读版、精注版、迷你版、精华版、配图版、注音版等多种版本,让人难以取舍。实际上,其中有些书大同小异,高价买来一读才发现,里面全是年少时读过数遍的内容。而启蒙读本和衍生读本更不用说,前者相当于文章注释,后者则是一种原著的精简版或人物传记,难以作为学习国学的参考蓝本。至此,重担就落在了名著解读读本上面。笔者正是基于此历史使命才创作了本书。

本书将四大名著中所隐藏的有价值的国学知识提取后进行分类与加工,力图在保持原著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对国学进行解析,并对原著中隐晦或没有明确指出的国学内容,进行大胆的提炼和明示,希望读者可以把这本书当作通向“国学名家”的桥梁,真正体悟中华民族伟大的国学文化。 mTSxw51RqN1n+nQmjrf4LHVPRJeHYRFh7f1O8aF+l9wiNp1Tff8IMuLLQ9L0VY6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