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以宋江为首的“梁山贼寇”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朝廷出动大批军队也难以拿下。但是,历史上的“梁山贼寇”真的能与朝廷分庭抗礼吗?
事实并非如此。一直以来,人们在正史中看到的有关宋江起义军实力的记载“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实经不起推敲,首先,宋江以三十六人为首的农民军对抗数万官军有点牵强。其次,“横行齐魏”不合逻辑,齐国指今山东北部,而魏国则指山西南部,如果宋江真有小说中的十数万人,带着这么多军队,根本不可能从山东打到山西,更不可能横行。
所以,宋江等人属于“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的跨省流窜作案,其规模估计也就数千,不会超过一万,而他们的战斗力也没有小说中描述的那样神乎其神,这一点在《宋史·张叔夜传》中得到了证实。原文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这段文字描述得清清楚楚,张叔夜仅仅靠着数千官兵就将“梁山好汉”打得溃不成军,甚至迫使宋江投降朝廷。而张叔夜是何许人呢?史书上记载他曾经担任过右司员外郎、龙图阁直学士和礼部侍郎。张叔夜一生做过的最高官职是正三品礼部侍郎,而大败宋江的时候他很可能还没有到达这个巅峰。所以,宋江等人在当时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充其量只是小规模的农民“杂牌军”,根本无法与朝廷正规军相抗。
而《水浒传》中所说的梁山好汉连挫朝廷数十万大军,生擒太尉高俅、击败宰相童贯所带领的朝廷精锐军的故事也是虚构的。另外,宋江的农民起义军和方腊也不是一个级别,因为朝廷当时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平定方腊,这是被区区数千人打得狼狈不堪的宋江所不能比的。
据正史记载,宋江带领的农民起义军从刚成立的时候打过几次胜仗引起朝廷的重视之后,就几乎没有胜仗的记录。从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到宣和三年(1121年),边关将领折可存曾经把宋江打得一蹶不振,沭阳县尉王师心将宋江军队赶出了县城,而梁圆等宋朝将领也曾击败过宋江,这些都证明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战斗力低下,而小说中宋江麾下勇冠三军的良将以及神机妙算的军师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当然,《宋史·张叔夜传》中所说的“官军莫敢婴其锋”,以及侯蒙呈给宋徽宗的奏章中所说的“官兵数万无敢抗者”,也许确有其事,据史学家分析,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宋江等人编织了完整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体系。由于宋江利用“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说包装自己,使其所带领的起义军有了一种鬼神莫测的感觉,这使官兵在气势上输了三分。而且,宋徽宗时期官僚机构已经非常腐败,官员以及军队早就失去了民心,人们急于寻找一种活下去的寄托,当听说宋江是星宿下凡来拯救苍生的救世主之后,便不假思索地盲从,或者对于起义军的进攻消极抵抗甚至倒戈相向。
其次,宋江等人凶狠残暴,令军民畏惧。宋朝诗人李若水的诗歌《捕盗偶成》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宋江的记载。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招降况亦非上策,正诱潜凶嗣为虐。不如下诏省科徭,彼自归来守条约。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略。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民起义军起事之后,烧杀抢掠,杀人如麻,每攻破一个城池,都会进行残酷屠杀,当他们招安的时候,站在城墙上的女子们见到以宋江为首的三十六人都感到恐怖异常,所以,即便是正规军队,面对如此残酷的“恐怖分子”时也会在气势上输掉三分。
第三,宋军的战斗力也不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吸取陈桥兵变的教训,采用守内虚外的策略,大大削弱了中央以外的军队战斗力。而且,宋朝采用兵将分离制度,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现象,这使兵将不能一心,很容易使宋军在遇到艰难战役时出现一哄而散的局面。
另外,在宣和三年以前,宋朝实际上根本没有重视宋江,也并没有派出过正式的军队进行讨伐,因为当时朝廷的心腹大患是方腊,而宋江对于朝廷来说只能算是地方小贼,不足为患。
至于侯蒙在奏章中提到的“官兵数万无敢抗者”也很好理解,因为中国古代官员为了凸显所奏事情的紧迫性,经常会用一种夸张的说法。而侯蒙也极可能运用这种方法,目的就是快速引起朝廷的重视,以便能尽早发兵,维护当地治安,而他本人就能凭此功加官进爵。
纵观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农民起义的数量就达百次之多,而宋江起义只是这数百次起义中规模较小的一次,而且影响不深远,《水浒传》则是把这些农民起义的故事经过细致的加工,使之更加生动感人,这样才会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