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回望西域

新疆,古称西域。古往今来,这片辽阔的土地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一山横亘界南北,万古奇雄塞大荒”,这个被天山一分为二的奇特地域,数千年来一直演绎着狼烟四起的征战搏杀,流传着数不清的传奇故事。

西汉初年,西域地区有许多处于相互分割状态的城邦和行国,史称“西域三十六国”。精绝国尼雅就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汉书·西域传》是这样描写尼雅的:“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驿长各一人。”唐朝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归来也曾途经尼雅,称“王治尼壤城”。

1901年初春的一天,一个名叫奥利尔·斯坦因的英籍匈牙利人进入新疆,这个读过《大唐西域记》的冒险家一直幻想着能到这片神秘的土地寻找地下埋藏的珍宝。在塔克拉玛干南部腹地原精绝国遗址民丰县的一处巴扎(集市)上,他意外地发现了两块写有奇异古文字的木简。凭直觉,斯坦因意识到,这是一种相当古老且目前已无人使用的“死亡”了的古文字。这古老文字的背后会不会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斯坦因随即让发现木简的当地居民带路,寻找木简的出处。经过艰难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位于民丰县城大约100公里外的一处废墟。这个几乎被风沙淹没的废墟是一处罕见的古代居民区遗址,分南北两大部分,散布于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遗址中心立有一座佛塔,虽破败不堪,但仍能看出明显的佛韵古风。

斯坦因在不经意间发现的这处茫茫沙漠中的废墟,后被证实竟然是震动中外的尼雅古城。

后经语言学专家辨认,斯坦因在巴扎发现的古文字确是失传已久的一种西域古文字——佉卢文。这种据说由古印度的驴唇仙人创制的文字,公元前后曾在印度北部使用过,后又在西域流行一时,但七八百年后突然神秘失传,此后任何国家和地区再也未曾有人使用过。斯坦因欣喜若狂,一下子就将尼雅遗址中出土的700余件佉卢文、汉文简牍和具有希腊风格的精美木雕艺术品带回欧洲。随后又两次潜回新疆,再次掳走大量佉卢文木简、木牍,回国后整理出版了一本三英寸厚的巨著《西域考古记》。随着《西域考古记》的面世,尼雅引起了众多中外人士的强烈关注。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冒险家纷纷效法斯坦因,争相蜂拥至新疆,巧取强夺,拿走了更多从这个古城遗址里挖掘出来的文物。

1995年秋天,中日组成联合考察队进入尼雅古城。考察队发现了一部分半露出沙漠的棺木,打开一看,里面躺着一对男女,已成干尸。让人惊奇的是他们身上合盖着的那床色彩斑斓的锦被上居然绣着“王侯合婚,千秋万岁,宜子孙”的小篆汉字和纹样。男子身穿锦袍、锦裤,身旁放置着强弓锦囊。他腰带上佩挂的刀鞘、束发锦袋和箭囊中的箭杆、箭镞都完好如初。右边的女子身着锦袍绣鞋,耳垂串珠、金叶,身旁随葬着梳篦、化妆品、陶罐、首饰和一面龙纹铜镜,铜镜仍光可鉴人。在8号棺木上层,一只色彩艳丽的锦袋上面有篆书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在《汉书·天文志》和《晋书·天文志》中也都有相似的文字记载,有力地证明了汉、晋时期尼雅就与中原王朝政治和经济关系非常密切。

早在距今一万多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疆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新疆很早就成为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和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融会之地。新疆居民主要有塞、月氏、乌孙、羌、匈奴、汉等族群。最早出现在伊犁河谷的古民族为塞种人。西汉初年,大月氏人西迁打败了塞种人,后来在河西走廊一带的乌孙人在秦末将月氏人驱逐出伊犁河流域,建立了乌孙国。崛起于战国时期的匈奴与乌孙结盟后,相继控制阿尔泰山、塔城之后突进西域,自此在西域占据达五六百年之久。

汉族也是较早进入新疆地区的民族之一。西汉初年,汉王朝在天山南部的轮台、渠犁等地驻兵屯田,由“使者校尉”统领,后又在西域设置都护府,管理西域全境。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为消除匈奴对北方边境的威胁,想联合大月氏攻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9年,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只是他万没想到,自己的一生从此与西域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一次出使西域还在半道上他就被匈奴截留,被迫在匈奴娶妻生子。在匈奴十年的日子里,他虽然在行动上失去了自由,但心中一直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特殊使命。公元前129年,张骞瞅准了一个机会带领随从逃出了匈奴。茫茫戈壁、大漠,一片荒凉,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艰难跋涉数千里到达大宛。在想与汉朝互通使节的大宛王帮助下,他们终于到达了大月氏的领地。但让张骞始料不及的是,十年时间发生的变化太大,大月氏因在伊犁河畔受到乌孙的攻击向西迁徙到了阿姆河流域,征服大夏后国力渐强,此时已经不想再东还与匈奴为敌。张骞无奈归国,途中又被匈奴拘禁。

公元前126年,张骞趁匈奴内乱脱身,和堂邑父两个人回到长安。这次出使,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第一次为当时的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西域这个神秘世界的窗口,受到汉武帝的嘉奖。

七年之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队伍规模比第一次翻了三倍,随员达300多人,每人备马两匹,携带万余头牛羊和大量的币、帛。张骞一行到达乌孙,乌孙王答应派专使到汉朝答谢。在乌孙期间,张骞还曾派副使分道赴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和天山以南的于阗、扜罙等地,进行外交活动,在汉朝与天山南北及中亚地区之间建立起了友好关系。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18年,足迹遍布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乌孙,让汉朝政府对于西域的状况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为汉朝反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最重要的是,张骞所带的人马和物资直接让西域人民受益,促进了内地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往来,这也是内地和新疆的第一次深入的接触和交流,在促进汉族和西域各民族最初的融合上功不可没。

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之后,西汉又出现了一个肩负使命从中原内地奔赴西域的人,她就是细君公主。细君公主是西汉遣外番的第一位宗室女子,是金枝玉叶。当时,西汉与匈奴连年作战,屡战屡败,迫不得已才想到以联姻的形式,构建政治军事同盟以联合抗击匈奴的办法。具有较强军事实力的乌孙国就成了汉王朝的首选对象。细君嫁到乌孙只有短短的六七年时间就因思乡成疾而病逝了,但她以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大任,让汉王朝多了一个抗击匈奴的可靠盟友,避免了更多的流血和牺牲,为扩大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细君公主之后,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公主再一次远嫁乌孙,她从20岁到乌孙,先后嫁给三个乌孙王,生有四子二女,长子元贵靡为乌孙大昆弥,次子万年做了莎车王,三子为乌孙左大将,长女弟史嫁给龟兹王,小女素光嫁给乌孙翕侯,已经完全在乌孙扎根并开花结果。

解忧公主嫁的是乌孙王岑陬,被封为右夫人。那个左夫人匈奴公主地位比她高。怎么变劣势为优势,在盘根错节的乌孙王国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聪慧的解忧公主从踏入乌孙国的第一天起就在心里立下了一个目标,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赢得岑陬的宠爱,让自己在乌孙和汉王朝的关系发展上有足够的发言权。她放下大汉王朝公主的架子,待人和气可亲,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生活,对乌孙的事是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特别是对宫廷内外、朝政大纲、经济发展、周边关系都事无巨细地去关心过问,完全没把自己当外人,久而久之,乌孙国有不少人把她当知心人,佩服和尊敬她的人也越来越多。相比之下,匈奴公主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在乌孙国很不受欢迎。解忧公主凭借自己的苦心经营,终于在乌孙国站稳了脚跟,赢得了乌孙人的信任。后来,国王岑陬病危因儿子泥靡太小立下遗嘱让自己的堂弟翁归靡继承王位,按照乌孙国风俗,解忧公主改嫁新王翁归靡。再后来翁归靡去世,解忧公主再一次嫁给新王,在乌孙国的地位日益稳固,在乌孙与中原王朝长期的友好关系中,解忧公主及其后代对乌孙的影响深远。

魏晋南北朝,柔然、高车、 哒、吐谷浑等古民族陆续进疆。三国曹魏政权在西域先设戊己校尉,后又置西域长史。公元6世纪末,隋炀帝派遣吏部侍郎裴矩赴张掖、武威主管与西域的互市。640年,唐军击败高昌鞠氏王朝,相继设置西州、庭州,又在高昌设安西都护府。唐玄宗年间,唐朝又在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之上设碛西节度使。到五代宋辽金时期,西域出现了高昌、喀喇汗和于阗等几个地方政权,均同中原诸王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古老的维吾尔族一直居住在天山脚下,史称袁纥、韦纥、回纥、回鹘、畏兀儿等。唐朝时,回纥人消灭了突厥汗国,建立了回纥汗国,将唐太宗拥戴为天可汗。回纥王族和回鹘王族曾先后迎娶过大唐天子的三个亲生女儿为妻,在西域诸邦国中地位可见一斑。公元840年,回鹘汗国瓦解,其中一支迁往吐鲁番地区,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另一支迁往中亚草原,建立了喀喇汗王朝。

公元938年,后晋高祖遣张匡邺、高居诲出使于阗,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北宋初,于阗使臣、僧人向宋朝进贡不断。1124年,辽朝皇族耶律大石率众西迁,征服新疆地区,建立西辽政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率军进入新疆完成对天山南北的统一。15世纪,在塔里木盆地南部边缘地区,西迁的回鹘人与部分契丹人、蒙古人以及当地的土著居民进一步同化、融合,至16世纪初形成了现代的维吾尔族。17世纪初,来自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瓦剌分化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部,后来准噶尔占据伊犁河流域,成为四部之主,并统治南疆。18世纪60年代以后,清朝政府从东北陆续抽调满、锡伯、索伦(达斡尔)等族裔官兵驻防新疆。此后,又有俄罗斯、塔塔尔等民族移居新疆。至19世纪末,新疆已有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满、锡伯、塔吉克、达斡尔、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共13个民族,形成了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分布新格局。

18世纪50年代,清王朝平定长期割据西北的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叛乱。两年后,再次平定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大、小和卓叛乱,于1762年10月设立“伊犁将军”。1871年7月,沙俄侵略军全面侵占了“伊犁九城”。1867年,匪首阿古柏在新疆自封为王。俄国乘机强占了伊犁,英国则在南疆的喀什噶尔地区取得了通商、驻使、设领事等特权。1875年,陕甘总督左宗棠被晚清朝廷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第二年,左宗棠部下的湘军统领刘锦棠率西征军夜袭黄田获得全胜。次年3月,西征军继续挥师南下,先后克复达坂、吐鲁番、托克逊三城,收复了阿古柏侵占的天山南北诸地。至1878年,西征军肃清和田之敌。1880年,左宗棠兵分三路进攻伊犁大获全胜,中俄双方签署了《中俄伊犁条约》。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改西域为“新疆”,取“故土新归”之意。新疆军政中心由伊犁移至迪化(今乌鲁木齐),下辖四道,道以下共隶有六府、十厅、三州、二十一县或分县,新疆的行政建置与内地实现了完全统一。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革命党人在伊犁策动起义成立新伊大都督府。中华民国新疆省政府正式确定“维吾尔”为汉译民族的规定名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yNjEn9APfwc8QjLWoCTjeGqrhTdTn+jwMf6EunImSlCA2Sx+VLWqG0q7WBYBCsF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