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某报序言

熊十力

报章者,国民喉舌之司,所以监督政府,指导社会,责任重矣。故其议论时事,则有春秋之志焉。太史公曰:“春秋以道名分,名者所以正物。”世之衰也,庶物凌乱,各逾其轨,而成攘夺戕杀之局。名正,则分定,物得其所,而莫不发舒,斯文明矣。仲尼救卫之乱,先以正名,春秋志也。正名之要,莫大乎明是非。春秋寓褒贬,别善恶,而乱贼惧,致世太平,有以也。世之乱,先乱其是非。前清之世,朝廷无是非,而草野有之;小人无是非,而君子有之。故乱矣,而未至于极也。民国以来,上无道揆,下无法守,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上下交征利,不夺不餍,是故上下之间,无是非可言。然而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矣。嗜欲之薰蒸,害气之充周,视眩而听荧,曹好而党恶,图私利,忘大祸,修小怨,结繁冤,一夫唱之,万夫和之,不崇朝,而喧阗流沔,溢于四海,恶业既滋,不可瘳矣。载胥及溺,何是非足云。常谓谈吾国今日事,当如佛祖说法,随说随扫,不立一说。民国五年之间,各种制度,各种人物,无一不经试验,而无一可加然否。自三五以降,吾国之不道,而至于无是非,未有如今日。故乱极而不知反也。夫吾国变乱所成,原因复杂,勿论其他,而士大夫业报纸者,淆乱是非,实为戎首。以朋党之实,冒政党之名;入主出奴,则爱憎成乎心;利用势力,则得失昏其智。师成心者,偏执不反;智昏者,怙恶不悛。偏执长忿,怙恶流毒。黑白不分,搏击快意,习为挑拨,工于饰伪,流言孔章,而无在不与国民真意相反。虽托于舆论,群情固莫之许,真士目以横议;而阴鸷之流,卑鄙之夫,反有以受报纸之责言为快意者矣。至此,而后举国上下,敢于为非。即有一二自爱不甘为非者,而以在漩涡之中,四周压力所迫,欲不为非而不得矣。至此,而后举国无是非可言也。抑至此,而或有一二独秉真心者,欲有所言,则言未发而祸已至矣。呜呼恫哉!吾辈试静坐凝目而思,自世变以来,业新闻者之造孽于国,当不在枭桀与悍帅之下矣。或曰,今之世,众狙朝三暮四,群非而无一是,即欲断以《春秋》之法,将何所施。曰恶,是何言。夫群力交推,众流汇集,屈伸相报,胜负迭乘,而随时皆有可精之义、可执之中,故曰颐而不可乱也。其在乘权处势者,有见于此,而择善固执,足以立臻荡平。否则士大夫主持清议,甄别淑慝,亦可以作社会之气,而夺奸盗之魄。故曰:“不知《春秋》,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言是非不可不辨也。本报将持斯志,以与国人扬摧之。

导 读

熊十力,湖北黄冈人,原名继智,先世系书香门第,后逐渐衰落,父亲是位乡村塾师,家境贫寒。他1885年出生,自幼在家随长兄亦耕亦读,显露出独特的才思。17岁时,入湖北新军第三十一标当兵;26岁时,参加武昌起义,并任湖北督军府参谋;之后随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失败后,决然脱离政界,专心于“求己之学”。33岁,熊十力将其近两年的25则读书笔记汇集起来,编成《熊子贞心书》,其中便收有他31岁时所写的《某报序言》,这是一篇针对社会败坏而发的忧时之论。35岁,入南京支那内学院研习佛学,后受聘为北京大学特约讲师,接替梁漱溟讲授佛教唯识学。47岁,熊十力积十年之功所写的《新唯识论》出版,标志其营造多年的哲学体系正式确立。熊十力奠定了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哲学基础,被称为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最具原创力和影响力的哲学家。 xzM5qH6bgyECcIq3gzcXtbT7NJE8uAD6GbQujBu/+yLwUcrBRSjQm+QhaCFSz0q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