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采尔之后很久,学界才出现构建政治地理学自身体系的独立尝试。世界大战的爆发带来了这方面的转机。历史事件的力量把狭义上政治地理学的具体问题推向前台,填满了那些以往拒绝这门学科的地理学杂志的栏目,但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并不总是建立在纯学术的基础上。此后出版的作品在书市上大获成功,这证明无论在地理学界还是在广大受众当中,要求进行一般性理论阐述的呼声日益高涨。出于显而易见的理由,我必须在此稍作介绍。一代地理学泰斗苏潘人生中最后的工作,不仅时间更早,也更重要。为了刻画理解方式上的这次转变,我们也许应该注意这位大师青年时期的作品《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Grundzüge der physischen Erdkunde ),书中写道: [1]
所谓的政治地理学,即关于当代国家建构的学说,在地理学的科学体系之内没有位置。自李特尔以来,这就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彼时的苏潘,显然还不是数十年辛勤治学,编审宫廷官职人员手册(Hofkalender)统计学部分的苏潘,也不是出版《地球上的人口》(
Bevölkerung der Erde
)并在其《欧洲殖民地的领土发展》(
Ter-
ritoriale Entwicklung der europäischen Kolonien
,1906)中创造了历史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阐述典范的那个苏潘。非常令人惊讶的是,在重新修订的第六版《自然地理学》(
Physische Geographie
,1916)出版后不久,已经病患缠身、无法下床的苏潘,赫然写成《普通政治地理学纲领》
(
Leitlinien der Allgemeinen politischen Geographie
,莱比锡,1918)。正如他在前言中所述,这些纲领是他所授各国地理学课程讲义的成果,根植于他的一个信念:为了给地理学中充斥的单调的地貌学方向提供一个对立维度,使其均衡,必须将政治地理学置于新的基础之上。
单凭此处,我们就可以看出,拉采尔的论述并不能使他完全满意。尽管《纲领》一书在内容的宏大丰富上远远不及拉采尔,但却表现出了独特的视角,在材料的安排上也呈现出一种完全独立于拉采尔的方式。其主导动机是各国的形态、大小、区位和结构,而国家本身又被划分为自然、民族和经济三类。他认为行政划分只适用于实践,而与学术无关(见《纲领》第64及以下各页),但在我看来,这种观点不无偏颇。和拉采尔(第二版)一样,《纲领》也把交通地理学纳入研究范围。我认为,政治地理学不能不考虑交通,经济地理学(Wirtschaftsgeographie)亦然。但作为研究对象,交通地理学过于重要,也过于博大,无法成为某一种地理学的一部分,而是要求在普遍人类地理学(allgemeine Geographie des Menschen)的框架下拥有独立的地位。
苏潘著作中的新动向是“海洋性”
(Maritimität)的数字表达(海界和陆界构成的商)和“压力比”(Druckquotient)等。在弥留之际,苏潘意识到自己即将去世(1920年7月),因此在病榻上仍在筹备第二版。1922年,第二版问世,经过了明显的扩充,并适应了世界大战造成的崩溃之后的状况。这些对德意志民族而言具有灾难性和压倒性后果的历史事件,也影响了我们另一位学术前辈帕尔驰的演说。他就“政治地理学的教育价值”做了一场细致而丰富的报告。
演说的标题就足以让我们认识到,面对地理学中这个前不久还评价不高的分支,当时人们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不久以后,多弗(Karl Dove)就写出了《普通政治地理学》的概述(柏林,1920,Samml.Göschen 1800),该书篇幅简短,选取了原作的启发性思想。自此往后,比较年轻的历史地理学代表人物福格尔(Walther Vogel)特别注重研究国家学。他的《新欧洲》(
Das neue Europa
,波恩,第二版,1923)第一次用德语
在历史的基础上阐述了今天欧洲的国家世界,他的《政治地理学》(莱比锡1922,Nat.u.Geist.634)是一次新的尝试,试图给一种普遍地理国家学(allgemeine geographische Staatenkunde)勾勒出一条基本方针:“建立一个由清晰明了的概念构成的体系,为具体研究提供坚实的支点,指出明确的任务。”书中材料的安排不依赖早先的范例,处处维护地理学的立场。
与之相比,迪克斯(Arthur Dix)的《政治地理学》(慕尼黑1922,第二版正在筹备)篇幅宏大,有着根本不同的特征。与主标题相比,其副标题“世界政治手册”(Weltpolitisches Handbuch)也许更加贴近主旨。作者因其大量著作而闻名,在《地理学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在《政治地理学》的第一部分,他多次效仿拉采尔,通过插入统计表格,指明了大方向,其中,经济地理学和交通地理学占据了很大的篇幅;而第二部分明显比第一部分更加广博,专门研究当代政治地理学(1914年及和平协议之后的各国状况,符合德国实际利益的运作等)。精简的《政治地理》( Politische Erdkunde ,1922)则在狭小的框架下再现了他《政治地理学》的主要思想。
关于近年来这些现象的详细特征,我推荐读者参考齐格尔(Robert Sieger)在《地理学杂志》中的专题学术评论。他的多篇论文曾被多次提起,就其中与我们的研究对象相关的内容而言,这些文章一方面特别关注奥地利问题,
[2]
另一方面探讨普通政治地理学的相关问题,包括他曾多次辨析的概念“国家、民族和国家性”(“Nation,Volk und Nationalität”)以及“自然边界和政治边界”(“Natürliche und politische Grenze”)。
他为政治地理学所作的系统性阐释一简一繁,分别为下一个时代(应用地理学)和更远的将来做了准备。
哈兴格尔(H.Hassinger)对此也将有所探讨,但大约只是在人类地理学框架下较短的一个概述。 [3] 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齐格尔为即将出版的《政治简明词典》( Politisches Handlexikon ,Kochler 1932)撰写的“政治地理学”、“国家学”、“地缘政治学”、“边界理论”(Grenzentheorie)、“自然边界”等词条。
当然,政治学本身仍在地理学家的工作领域之外。然而,正如在某些情况下,地理学家必须考虑和地理学相关的一些学科的重要文献,如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史学等,因此,政治地理学同样不能绕过国家学说,正如它无法回避社会学、统计学和国民经济学。限于这篇概述的框架,我们不能在此具体地深入探讨。但瑞典人契伦的著作,也许可以说是例外。他多次以德文出版的著作如《当代大国》( Die Groβmächte der Gegenwart ,1914)、《世界大战的政治问题》( Die politischen Probleme des Weltkrieges ,1916)、《作为生命形式的国家》( Der Staat als Lebensform ,1917)等,具有高度关注地理因素的特点,架起了一座从政治学通向政治地理学的桥梁。迪克斯、苏潘、齐格尔、福格尔等人的论著都清晰地表现出这座桥梁的影响。契伦的术语体系(如地缘政治学等)也逐渐成为地理学文献的一部分,而他本人的地理学转向,则要归功于那位赋予政治地理学生命的天才研究者:拉采尔。
(译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德语系)
[1]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Pol.I.2):“最终,由多个村镇构成的完美社会就是国家,这个共同体达到了自给自足的目标,因为生活而产生,也为了完美的生活而存在。”VII.4 f.:“关于一个国家所允许的规模的边界,最好的定义是:在可维持自给自足生活、状况一目了然的前提下最大的人口数量……论其特征,每个人都会称赞一个最能自给自足的国家,若要如此,则国家必须能够供给一切产品。”比较Supan, Pol . Geogr .2.A.S.147 A。关于位置,参见上文S.293.A。[译按]中译本见: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页7及页356;或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Pol.VII,7,见拙著 Völkerpsychologie und Völkerkunde (Wien,1922),页25。
[3] Krumbacher, Byz . Lit .,252ff.;Dieterich, Byz . Quellen z . Länder - und Völker k.I,页34,节选亦见该书II,49-76,101以及下。
[4] Excerpta de legationibus ,edd.Boissevain,de Boor etc.,Berlin,1903;Krumbacher,258ff.
[5] 译文见Dieterich II,14-20,相关内容,参见Oberhummer, Die Türken und das Osman Reich ,页26。
[6] Cic.p.Sest.§1 pro statucivitatis ;p.Sulla§63 status rei publicae .
[7] Shakespeare, Hamlet I,4, something is rotten in the state of Denmark .
[8] [译按]原文 Generalstaaten ,荷兰语为 Staten - Generaal ,该词在历史上亦作“尼德兰七省共和国”(1581—1795)的代名词,因为该机构是共和国主权的所有者,Staten一词今作“国会”解,原为“阶级”之义,故历史上也将尼德兰国会译作三级议会。
[9] H.Rehm, Allgemeine Staatslehre (1907),p.16 f.
[10] Kjellén, Der Staatals Lebensform (Leipzig,1917),p.20,A.
[11] Rich.Schmidt, Allgemeine Staatslehre I,p.58 f,p.74 f。关于更早时代的情况,参见Friedr.Wilh.Schubert, Handbuch d . allgem . Staatskunde von Europa (7卷,Königsberg 1835—1848,未完成)I 48-76.
[12] 文本见 Recueil de Voy . et de Mém .IV,Paris 1839,注释见F.M.Schmidt,载 Zeitschr . Ges . Erdk .,1885,及Rockhill(带译文),载 Hakluyt Soc .,II,4(1900)。A.Batton, Wilh . v . Rubruk ,Münster 1921。
[13] 最佳修订版见H.Yule, The Book of Ser Marco Polo ,London 1871,3.A.v.H.Cordier,1903。
[14] Opere Storichedel P . Matteo Ricci ,S.J.;Macerata 1911 ff.
[15] History of Japan ,London,1726. Histoire du Japon ,A la Haye,1729. Geschichte und Beschreibung von Japan ,Lemgo,1777.
[16] Mig.de Castanhoso记载了达伽马英勇的远征和阿比西尼亚的独特状况。这些材料于1898年被里斯本的地理学会再版,英文修订版由R.S.Whiteway发表于哈克路特学会II,10(1902)并附Bermudez的报道,德文见E.Littmann, Die Heldentaten des Dom Christoph da Gama ,Berlin,1907,见Pet.Mitt.1908,Lb.N.461/2。阿拉伯人Fakih Schahabed-din记录了当时威胁阿比西尼亚帝国的索马里王侯Moh.Granj的事迹,1898年由A.d'Abbadie、H.Paulitschke、Futuh al Habascha在巴黎出版。参见Kurt Krause, Die Portugiesen in Abessinien ,Dresden,1912。耶稣会士的报道今收在 Rerum Aetiopicar . script . occident . ined . cur . C . Beccari ,卷I-XIV,Rom 1903-1914。
[17] Wilh.Meyer, Die Geschichte des Inkareiches von Pedro Sarmiento de Gamboa . Nachr . k . Gesl . d . Wiss . Göttingen ,1893,Nr.1。R.Pietschmann, Geschichte des Inkareiches (标题相同,收录了文本和一篇详细的导言)。Abhdl.d.Ges.d.W.Göttingen,N.F.VI,4(1906)。H.Steffen, Anotaciones a la “ HistoriaIndica ” del Pedro Sarmiento de Gamboa ,Santigago de Chile,1912( Anales de la Univ .,卷129)。
[18] A.G.vanBusbeek的“ItineraConstantinopolitanum etAmasianum”首先于1581年在安特卫普出版,此后多次再版和翻译。此处相关,参见G.Hirschfeld, Ausdem Orient ,Berlin,1897。R.Oberhummer和H.Zimmerer, Durch Syrien und Kleinasien 页8及以下,A.Viertel, Busbeeks Erlebnisse in der Türkei ,Göttingen,1902。当今关于邓施瓦姆的收官之作,当属F.Babinger的 Hans Dernschwams Tagebuch usw .,München,1923。 Stud . z . Fugger - Geschichte ,herausgegeben von J.Strieder,7.Heft。
[19] 录于“GestaDei per Francos”,II,Hannover,1611.比较Kunstmann, Abh . Bayer . Ak . d . W .,II.Kl.,VII,3(1855);Peschel, Gesch . d . Erdkunde ,2.A.,S.209f.;ders., Abhandl .I,S.125ff.以前托为萨努多所制的地图,现在认为系热内瓦人维斯康提(Pietro Vesconte)所作,见Kretschmer, Marino Sanuto ,载 Zeitschr , Ges . Erdk ,1891。
[20] 58.Bde. Venedig ,1879-1903.
[21] 详见Gustav Wolf, Einführung in das Studium der neueren Geschichte ,§73-75。
[22] 比较Hantzsch, Sebastian Münster ,Leipzig,1898,S.54,67f。
[23] [译按]Hermann Adalbert Daniel(1812—1871),德国地理学作家,著有《地理手册》( Handbuch der Geographie )。
[24] Gesch . d . Erdk .,2.A.,S.447.
[25] Le “ Relazioni Universali ” di Giovanni Botero e le Origini della Statistica e dell ’ Antropogeografia ,Torino,1906.
[26] Geographia universalis ,1596和1597年分别在威尼斯和科隆出版,是对托勒密著作的扩展。马吉尼的主要贡献并非该书,而是其意大利地图。相关的大型出版物为R.Almagià的 L ’“ Italia ” di G . A . Magin i,Napoli 1922。
[27] Geografia Universalie ,1598年出版于威尼斯。相关信息参见Magnaghi S.130ff。
[28] Pierre Davity(d'Avity),蒙特马丁领主(Sieur de Montmartin),1573—1635,将其作品 Les Estats , Empires , Royaumes et Principautez du Monde 编码为D.T.V.V.,1614年首先在奥梅尔(Omer)出版,1625年和1628年分别在巴黎、鲁昂出版。达维提去世后,该书以 Le Monde 为书名,被不同出版商多次扩充,最终由Rocolles扩为六卷,于1660年和1665年分别在巴黎和日内瓦出版。拉丁文修订版“ Archontologia cosmica - op . J . L . Gothofredi ”附Merian的铜版画,于1629和1649年在法兰克福出版,附铜版画的德文版也于1646和1695年在同一地点出版。比较 Allg . Enzykl .,I,23,S.228;Schubert I,57;Peschel S.448;Magnaghi S.42,113ff。A.Gilbert, Pierre Davity , His Geography and Its Use by Milton . The Geogr . Review VII,New York,1919,S.322-37。
[29] 比较E.Schönfeld, Das geographische Bild Frankreichs in den Werken de Thous .Mitteil.Ges.f.Erdk.Leipzig 1914;S.184ff。法国北部和东部边界。
[30] 书籍目录见 Allg . Encykl .I,33,S.480f.,亦见G.Frick, Die Elzevirschen Republiken .Hallesche Abhandl.z.neuer.Geschichte 30(1892)。
[31] 关于孔灵,见 Allgem . Enzykl .I,19,S.107ff.;Bresslaui.d.Allgem.D.Biograph.IV;Magnaghi S.44 ff.,135ff.。其著作共7卷,1730年于布伦瑞克出版,其中《考察》( Examen )在第四卷,篇幅与之差不多宏大的 Opus de finibus Imperii Germanici 在第一卷。
[32] Abriβder neuesten Staatswissenschaft der europäischen Reiche ,Göttingen,1749,7.A.1798.
[33] Göttliche Veränderungen des menschlichen Geschlechtes .Belrin,1742,5.A.1790.
[34] Literarische Nachweise bei S . Günther ,Gesch.d.Erdk.S.229,亦见Meyer的《百科全书》“统计学”条目。
[35] 比较Wisotzki, Zeitströmungen in der Geographie S.201f。
[36] 关于毕兴,比较 Allgem . Enzykl .I,13,S.385-389。Löwenberg在 Allgem . D . Biogr .III中撰写的简短条目,部分内容源于此处。Schubert, Staatsk . v . Eur .I,24f.,66;Peschel S.803ff。
[37] 原版是1811年在巴黎出版的两卷四开本,同时出版的还有Friedrich Friesen参与编辑的 Atlas géogr . et phys . de la Nouv . Esp .。内容概览载于 Bruhns , Humboldt II,510ff。缩减版后印的一个德语译本(译者不详)见A.v.Humboldt,G esamm . Werke 9/10(Stuttgart,Cotta,o.J.)。原文中地文学的导言见Krümmel, Klass . d . Geogr .I,58-83。关于洪堡在墨西哥的作品,今见E.Wittich等,“Festschr.z.Enthüll.d.v.Kais.Wilh.II.gest.Humboldt-Denkmals”,Mex.1910,亦见Oberhummer Reseña ,XVII.Congr.American.Mex.1912,S.329 ff.,Ann.Géogr.XX,S.65ff.
[38] Bruhns, Humboldt III,200-209.
[39] 先作为1825年 Relation historique 的第三卷出版,后于1826年在巴黎独立出版。节选见Krümmel II,27-47。德译文见Therese Huber出版但未获成功的 Reise in dieÄquinoktialgegenden ,Stuttgart,1815-1832,Teil VI,1,亦见 Gesamm . Werke Bd.12,相反,H.Hauff于1859/60年所译的 Reise 一书,虽然流行,但未载洪堡此文。关于书目,比较Bruhns II,514-518。
[40] “洪堡,你不懂如何写书;你写起来没有完结;但这不是书,而是一幅没有边框的画。”De la Roquette, Corresp . inéd .I,35。《考据性考察》的初版是一部巨大的对开本,没有任何结构、内容概览和索引;Ideler的德文版才附上了索引。
[41] Bruno Schulze, Char . und Entwickl . d . Länderk . K Ritters ,Diss.,Halle,1902,S.59,A.1:“排除统计学,绝对是李特尔地理学的一个缺陷。”
[42] 这是这位著名教育家名字的正确写法,他是李特尔的老师,见 Allg . Enc .I,98,S.299f。他和Jul.Fröbel一起探讨了南美洲各国的状况。
[43] 我很惊讶地在Kämtz撰写的、以往非常注重数学的条目“地球”当中,找到了人类地理学(Anthropogeographie)这个名称,见 Allg . Encyl .I,36(1842),S.273。至于该词是否在拉采尔之前就已出现,我并不知道。
[44] Abrégéde Géographie ,共两卷,巴黎,1832,此后多次再版,有多种译文;德文第8版由F.Heiderich编订,共三卷,维也纳,1892—1894。Heiderich的新作 Die Erde (维也纳,1923)即基于该版。
[45] Abh . d . phil .- hist . Kl . d . Sächs . Ges . d . Wiss .XVII,4.
[46] A.Schäffle, Der Staat und sein Boden ,Zeitschr.f.d.ges.Staatswiss.1899,S.193-240;L.G.Gumplowicz, Gesch . d . Staatstheorien (Innsbruck 1905)S.530-540,566.
[47] 在少数比较深入的分析当中,尤其要突出的是H.Hertzberg Geog . Zeitschr .1898;O.Schlüter, Zeitschr . Ges .f.Erdk.1898;Vidal de la Blache,Ann. Géogr .1898。
[48]
关于行政单位的地理意义,W.Tuckermann的论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该文发表于
Geog
.
Ztsch
.1923,S.1 ff.,论述了帝国主义的法国通过犯罪和暴力,使莱茵兰地区深受其害。尽管该地区从四分五裂的不同领土中脱胎而出,构成行政单位的历史还不满百年,但我们仍可清楚地认识到:
通过行政管理组织,共同体思想是如何强烈地进入了民众当中,使地理学家不得不估计到这一点。南德意志各邦国的状况也与此类似,比如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巴登。
还需注意的是奥地利的各大皇冠领地(Kronländer),也拥有广泛的自治权和独立的国家意识(蒂罗尔)。
[49] Die Ziele der Geographie des Menschen .München 1906,S.39 f.
[50] Methodische Zeit - und Streitfragen .Geog.Ztsch,1923 S.39 f.
[1] Begriff und Inhalt d . geogr . Wissenschaft . Mitt . Geogr . Ges .Wien 1876,S.73。在当时地理学注重单一自然科学方向的观念的影响下,W.Götz曾影射我关于历史地理学任务的报告(1891年地理学家大会,维也纳),解释称“不存在历史地理学”,但他后来(1904)却自己撰写了一部历史地理学著作。
[2] Die geogr . Grundlagen d . öst .- ung . Mon .,见上文第554页,第1部分; Derösterr . Staatsgedanke und das deutsche Volk ,Zeitschr.f.Politik IX,1916; Vomheutigen Deutsch - Österreich (1917,Dürerbund 166); Die geogr.Grundl.d.polit . NeugestaltungÖsterreichs ,SchmollersJahrbuch 42(1918). Derösterr.Staatsgedanke und seine geogr . Grundlagen . Österr .Bücherei Bd.9 Wien 1918。
[3] 见肯德(Kende),《地理学百科全书》( Enzykl . d . Erd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