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4为什么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路先生,在菲律宾问题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遵纪守法,否则这个世界不太平啊!”我在新加坡讲学时,有个教授突然发问我。你看,这就是营销出了问题,我们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和让外界认为我们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是两件事情。营销的使命就是沟通价值、建立认知。

去年我应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的邀请,给新加坡企业家和商界精英讲《切割营销》和《品牌两级法则》,当时到场的学员有300多名,都是举止优雅、穿着讲究的淑女和绅士。

一开始很多学员很好奇: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教授能讲出什么新鲜的知识啊?开课15分钟后,会场的氛围就变得非常好,课间休息的时候,很多企业家朋友就拉着我问问题和合影,他们的热情让我觉得和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讲课时的学生的热情一样,没什么区别。课程结束后,他们一致表示:听到了非常实用的来自中国商界的理论和方法论。

讲完课,晚上没事,新加坡一些教授和企业家邀请我开一个研讨会,我非常高兴,觉得我们中国发展了,一个普通教授都这么受重视,于是我就很开心地去了。

结果一开题,人家的问题就让我倍感压力:“路先生,关于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纠纷、仲裁的事情,你们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做到遵纪守法呀,否则这个世界不太平,我们很紧张啊。”

听到他们说出这样的话,我心里一咯噔,随后我反复和他们讲解:南海从历史上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的祖先很多年前就在这里生存过了,无论按照《国际海洋法》,还是遵循菲律宾的法律,这块地方都应该属于中国。

我不厌其烦地解释了1个小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子啊!看来是我们误解了!”大家看,沟通多么重要!

习总书记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时作出一个重要指示“: 要用海外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 ”习总书记是真的懂营销的,营销就是沟通价值,你有价值和别人认为你有价值,是两回事。沟通价值不仅仅是企业必须做的事、个人必须做的事,也是国家层面需要做的事。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和坚守“和”文化,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更是中国文化之魂。但是, 我们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和让外界知道我们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这是两件事情,所以沟通和传播很重要。

大概在七八年前,我到机场接美国来的两个教授,他们是第一次到中国。在高速路上,他们很困惑地问我“:路先生,你们中国怎么有那么多高楼和汽车呢?”

我说“:为什么我们不能有这么多高楼和汽车?”他们说:“你们应该是很贫穷啊!”

我说“:为什么我们应该很贫穷?”他说“:我在电影里看到你们好像很贫穷啊!”

我想这两位教授的困惑和反应不无道理,没出过国的人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外国呢?一定是通过电影、电视剧、动漫!比如,提到西班牙,很多人就想到场面残忍的“斗牛”,就会觉得这个国家有点野蛮,但实际上西班牙早已是一个现代文明的国家了;再比如,提到美国就会想到好莱坞大片和迪士尼动画片,美国大片展示的永远是智慧与科技、激情与勇敢、正义与责任、梦想与未来。但是,你如果真的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你会发现美国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接着我就问他们:“你们看过中国哪部电影啊?”他们说:“我看过你们中国两部现实主义电影,而且都得过国际大奖。一部叫《红高粱》,一部叫《卧虎藏龙》。”

我问:“你看《红高粱》(右上图)都记住什么?”他们说:“记住了你们都很穷,你们喜欢喝烈酒,你们脾气不好。”

我说:“那你们看《卧虎藏龙》(右下图)记住什么了?”他们说:“记住了你们中国人留着长辫子,穿着长衫,拎着一把剑,在竹子上打架,在水上行走。”

大家看看,第一部电影让外国人觉得“中国人贫穷而落后”,第二部电影让外国人觉得“中国人有点神秘”。

我们的国家一定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受人尊重,国家品牌是企业产品最有力的背书。

怎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呢?我觉得可以分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我是谁?我们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要向其他国家这样讲解,他们就不会担心我们的发展会对他们有什么威胁,这样才能让外国接受中国。

第二个层面:解释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中国和外国是朋友关系、合作关系、共赢关系,这样才能让外国喜欢中国。

第三个层面:表达中国对世界的价值。中国以前对世界做出过重大贡献,未来将继续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这样才能让世界尊重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国家层面的营销;讲好品牌故事,传播好品牌声音,是企业层面的营销;讲好个人故事,传播好个人声音,是个人层面的营销。 3XV60scPQHCXYuRVthf2P03bsSRMo2vxUj/DorY9bRH8iFwQWtlsBKiGbdKwWXD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