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和青年的故事有两个版本。理想的版本是青年遇到禅师,受了点拨,顿悟了,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现实版本则是青年受了点拨,觉得自己顿悟了,可回去没多久,发现“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青年或失望或愤怒,再也不相信鸡汤了。如果这时候青年再遇禅师,他会说些什么呢?而禅师又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作为《被讨厌的勇气》的续集,这本书就是从自觉受骗的青年再遇到研习阿德勒的哲人开始的。和几年前相比,这个青年可不再单纯了。他从图书管理员变成了一位教师,有了很多自己的实践经验(大部分是失败经验),对人生又多了些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他对阿德勒哲学的态度,也经历了从盲目崇拜到满腹狐疑的转变。现在,他来到了哲人的书房。以思想为利剑,代表常识的青年和代表阿德勒哲学的哲人,开始了最后的决斗。
他说了些什么,是否在理,作为读者的您自然会在书中找到答案。青年“质疑”的行为本身,却颇有几分道理。任何一种学说,都要走出书斋,去接受现实的考验和质疑。当初阿德勒的哲学在两个领域应用深广:心理咨询和教育。现在,哲人需要在实践中证明阿德勒哲学的生命力。
与上本书一样,在辩论的刀光剑影下,读者还会有很多观念被刷新的快感。阿德勒思想违背常理,但细思又很有几分道理。那为什么大家都没想到,或者即使想到了,也不愿去践行阿德勒的思想呢?因为这些思想并不让人舒服,相反,它让人有些恐惧。所以哲人才会把阿德勒的思想形容为人生的“一剂猛药”。
比如,你是否能接受:
无论你经历了怎么样的过去,遭受了怎么样的迫害和不幸,你都不该以“受害者”自居。在“可怜的自己”和“可恶的他人”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想“怎么办”……
如果你和老板意见不合了,你要遵循“课题分离”的原则。你以你的方式工作,那是你的事,而老板要骂你开除你,那是老板的事……
对孩子,既不应该批评,更不应该表扬,而应该把他当作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去尊重。不应该鼓励孩子的竞争,也不应该树立家长和老师的权威……
如果你决定信赖一个人,就要无条件地信赖,不计后果,不怕伤害。否则你就不是真的信赖他……
在爱情中不存在所谓对的人或错的人,如果你决定爱他,那就是对的人。所谓的命中注定,不过是你的决定和行动……
我爱他,跟他无关……
是不是怎么看都不觉得这哲人像是结了婚的人?这样的人就该注定孤独一生才对嘛!
阿德勒说自己的理论,也是以教育为目的,归根到底是教人“自立”。如果你能看清阿德勒式“自立”的含义,你就会明白“自立”这简单两字所包含的艰难和沉重。一个人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放弃对他人和环境的控制期待,以换取自己的自主权和控制感!他要有多坚韧的赤子之心,才能在跟人交往时,不计过去,不畏将来,不求认可和回报!
更何况,即使他有了这样的勇气,也未必能过上他想要的生活——这跟车子房子没半点关系,每天该挤公交还挤公交,该挤地铁还挤地铁。他也不会因为信奉了这种哲学就高朋满座受人尊重——相反,他倒是很有可能会成为大家眼里的怪人。而且哲人还说,“自立”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消除自我,承认我们只是普通人,不从社会序列和他人的认同中去寻求自我价值,而只从自己的所作所为中去寻找自我价值。
如果说这就是阿德勒式的“幸福”,这样的“幸福”,你还想要吗?
怪不得书里的年轻人觉得,这位宣扬阿德勒思想的哲人就是古希腊用“歪理邪说”蛊惑年轻人的苏格拉底,活该被处死啊。
可是通过这种自立,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呢?因为我们能够选择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也在这种选择中获得了一种全然的自由。
一个信奉阿德勒哲学的人,是人群中的隐者。“自立”的背后,是无边的孤独。想想一个自立的人,是一个在心理上真正断乳的人。当他遇到麻烦时,不再对亲人、朋友、同事怀有“理所当然”的期待。当然他可以求助,这是他自己的课题。但是亲人朋友是否伸出援手,这是他们自己的课题,与他无关。或者他也可以期待,但这种期待是否被满足,也是他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从自立那天起,他就失去了抱怨的资格。当然他也不再需要对他人的情绪负有什么“理所当然”的责任,因为这也是他们自己的课题。去掉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以控制和期待来相互联系的方式,在一个个彼此独立的课题面前,他怎么能不孤独呢?
看着阿德勒的哲学,我经常想,一个自立的人,应该是很孤独的。他不处在表面热闹的人际关系中。哪怕在爱里,他仍然孤独。但这种孤独,也许正是人生的某种真相吧。
可是另一方面,正是去掉了这些不纯粹的联系,才能剩下了阿德勒一直在强调的“爱”:作为独立个体,彼此发自内心的尊重、关心和兴趣,作为社会共同体的相互支撑,全情投入的信赖、不求回报的奉献。而这种爱,才是阿德勒式“幸福”的含义。
动机在杭州
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
心理咨询师,
幸福课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