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
动脉硬化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下面这张图画的就是从动脉硬化的形成开始,逐步发展到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闭塞,最终引发脑梗死的过程。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都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我们可以把血管想象成水管,高血压就相当于水管中输送的水压力很高,长时间的高压力,就会导致血管内壁损伤从而变得脆弱。
糖尿病、高脂血症就可以想象成水管的水中有杂质,会损伤水管壁或者是堆积在水管壁上。时间长了,更多的杂质堆积在上面,就像水管内壁起锈一样。
就这样,斑块在血管内壁形成了。而斑块形成之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斑块不稳定,脱落后堵到脑血管中,导致脑梗死;另一种是斑块破裂,导致血小板聚集,使得斑块长得更大,彻底堵塞脑血管,形成脑梗死。
除此之外,心脏中脱落的栓子堵塞脑血管也会出现脑梗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源性脑梗死。
脑梗死发病十分突然,堵塞某一条血管就会出现相应部位脑组织缺血坏死,这与大脑的解剖结构有关。
脑梗死的诊断依据如下: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3.头颅计算机断层成像(CT)除外脑出血。
具体内容我们会在第3章中详细讲。
脑梗死属于脑卒中范畴,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硬化及心源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