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3 谈谈智能产品的“情商”

2018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成了智能产品行业的一个关注热点。而与此同时,有个放置类的手游非常火热:《旅行青蛙》(原名:旅かえる)。只要“主人”帮小青蛙收拾好行囊,青蛙就会主动出门旅行、结交伙伴、邮寄照片或明信片,旅行回来后它会待在房间里写信、看书,做个“宅蛙”。在游戏中,青蛙的行为(出门、交友、拍照等)和玩家没有直接关系,玩家无法控制青蛙具体做什么,只能通过提供一些必要道具来影响青蛙的行为。

小青蛙特立独行、来去无踪而又“萌味”十足,赢得了不少玩家的喜爱。玩家只能默默地接受它的“任性”,为它准备食物、打包行李,由着它随性而去,随遇而安。

旅行的青蛙基本不受用户控制,用户无法对青蛙传达明确的命令,这使得这款游戏更接近饲养真实宠物的感觉:用户不得不耐着性子,为小青蛙打点好一切,提供各类道具,以满足宠物的各种需求(例如在行李中提供“灯”的道具,可以提高青蛙旅行后回程的速度,避免迷路)。作为“蛙奴”的用户对青蛙的影响力很小,但却带来了非常有趣味的交互感。

(1)智能产品的“情商”

不过,能让用户保持高“情商”、温柔以待的也只有小青蛙这样的虚拟“萌宠”了。在CES展览上,那么多推陈出新的智能产品可就不能那么任性了,它们各自需要多一点“情商”。

虽然“情商”一词在管理界存在很多争议,然而目前一个比较公认的观点是:情商是智商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属于智商的一个分类;并且,人的情商不能独立于智商而进行评估和探讨。对情商理论的争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撇开那些纠缠不清的理论观点,我觉得:既然服务于用户,那么智能产品还是需要多一点“情商”的。

对于智能产品的“情商”,要能够探明“情况”,适应环境

“智能”首先要体现在对环境的认知和适应上。

例如CES展出的各类自动驾驶的工具(汽车、平衡车、快递车等),采用视频采集、雷达探测、激光测距、定位等多种传感技术,通过智能深度感知周边的行车环境,“嗅探”危险并时刻做出行车调整。面对动态的应用环境,产品需要具备一定的获知变化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当调整。当然,适应性并不是无限的。这里所指的变化是指在一个限定范围(场景、区域)内可预测、可识别的环境变动,产品行为的调校也是局限于一定的应用范围内的。

产品的设计目标符合“情理”,自动化地处理事务、解决问题

作为智能终端,其存在的价值就是要解决用户的某一类具体问题:交通/运输工具解决人或物品的异地运送,信息工具实现用户上网,健康用品提升用户身体素质或监测用户身体状态,家居用品提高用户的生活质量。产品要能够抓住消费用户的痛点,通过系统化的设计迎合需求。

Segway的智能旅行箱解决了旅客提箱之苦。它能够自动跟随在用户身后,也可以在身前行进,防止丢失。同时,它的自平衡功能可以自动适应路面上的小坎坷,避免跌倒。

Laundroid 的叠衣柜子(Folding Bot)解决了洗衣后的烦恼。它能够自动折叠各类衣物(衬衫、裤子、内衣等):只要把晒干的衣物(一次30件左右)放进柜子下方的抽屉中,柜子就能自动将它们折叠好,并(按家庭成员)分类,存放在柜内的隔板上。

从技术角度来看,不少智能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并不高,相比自动驾驶的智能来说低了不少。然而,它们能通过自身的“小聪明”,解决令用户头疼的问题,虽然那可能只是个小问题,但它们操作务实,契合客观环境,并能满足带一点感性的理性需求,足以让消费者眼前一亮。

让能力融入“情景”,理解并帮助用户实现应用目标,处理可以预见的意外

很多智能产品具有很强大的计算能力,产品的开发者也做足了“功课”,经过了反复调测和使用场景模拟,使得产品比用户更了解使用的过程,设备可以完全自动运行,以无人管理、无人干预的方式运作。

但产品不论如何智能和自动化,总该由用户来决定最终如何使用。

如果“客厅”里的客人打翻了茶杯,而此时的家政机器人依然只是在“餐厅”自动打扫的话,则显得很不“聪明”。在这个时候,需要机器人能够敏锐地探知家中的一些意外情况,并进行处理;或者由主人打断其例常任务,指示其优先进行一些紧急处置。基于目前智能产品存在计算、感知能力有限的情况,“智能”起码应该体现在能够由用户中止部分工作进程,并进行新的任务编排。

要实现用户对产品应用编程(修改或定义新的使用方式或流程),一方面,需要更直接的交互方式。更自然的交互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能够使得产品和用户贴得更近,减少用户的精力投入,更快速、方便地开始执行新的任务。人与设备的交互方式的发展趋势,就是从“人适应设备”到“设备适应人”的演进方向:用键盘在DOS系统的提示符后输入指令;用鼠标在Windows系统中点击菜单;在手机或平板的触控屏上戳戳点点,实现信息输入;通过手势、语音、眼球转动等方式与智能设备交互。

在CES展出的某些智能购物应用中,依然需要用户拿着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进行选购并虚拟出使用场景。这样的商品挑选常常会让用户感到疲劳,这种体验难免会成为应用推广的巨大障碍。

另一方面,同一件事情,对于不同用户或者对于同一用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其处理的方式和过程都会有巨大的差别。和用户亲密交互,是探知并总结用户行为习惯的有效方式,使得产品可以更优雅、更主动地解决问题。智能产品要能够接受用户的适当干预,对用户的意图和偏好体现出更好的“敏感性”,在与用户的对话中不断优化自主行为的策略,按用户能够接受的(而不是产品设计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才是高“智能”产品在与环境、用户交互中高“情商”的体现。

(2)情商的技术支持

显然,产品需要多方面的信息技术支持,才能做到见人通“情”交互,遇事酌“情”处理。除了少数一些大型的智能设备外(例如汽车、摩托车、机器人等),很少有智能产品能够具备所有高情商所需要的技术功能:丰富的感知能力、智能的交互接口、强力的计算能力、稳定的软件系统等。

对于在CES展览中那些体积较小、电力有限(电池供电)、交互途径单一、计算能力不足的智能设备来说,需要在物联网边缘网络中构建“互服务”的生态环境,来支持它们的智能化运行。

1)由大量环境传感器采集并公开环境信息,感兴趣的终端可以自由提取并使用。

2)服务平台提供专业的计算能力,帮助终端完成一些复杂的分析工作(例如通过专用服务器进行视频、音频检测,判断环境状态或用户意图)。

3)一些基础性应用可以直接提供行业信息,避免一些常用应用数据的重复计算和下载。例如定位服务、气象预报、交通信号、电子地图,等等。

纵览CES大展,其中的智能产品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是独立产品,很少看到联动的产品组合或具备云端支撑的产品。所以,能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还不多见。

在笔者看来,应用场景中物联网生态的建立,才能带来真正的智能。各领域智能化的道路还很长,物联网、AI等各领域的信息技术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融合,才能让智能产品成为成熟产品。 pC+rmg8crYPhAHmmIUCIusGx6W0wyDKTCsawNLuikPMJCfs0ei5IrXKpjF4imjH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