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经济长周期的发展规律

结合上述经济长周期研究成果,我们总结得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2.2.1 经济长周期的波动共识

康特拉季耶夫、熊彼特、佩雷斯等学者对于经济长周期研究的不断深入、延展,让我们可以完整地回顾历史上的经济长周期变迁。虽然具体到时间起止点时,各周期的时间不同,但实际差别在于测量的角度,而并非对于周期本身的分歧。康特拉季耶夫与熊彼特是以“波谷到波谷”的时间为周期,而佩雷斯则是选择的从“波峰到波峰”,且认为前一波的经济波峰同步地孕育着下一波的技术大爆炸。经济长周期的成长更类似于螺旋式上升,而并非简单重复性的波动,这体现了全球GDP在经济长波周期推动下的持续攀升。技术长周期与全球GDP总额。

2.2.2 经济长周期的驱动要素

经济增长的核心诉求是,以更高的生产效率满足不断膨胀的社会需求。熊彼特的生产要素创新与佩雷斯的“技术—经济”范式都肯定了 经济增长的初始驱动力来自技术的创新——阶段性的技术大爆炸与随后的延续性技术创新,塑造了经济长周期的基础形态 。但作为初始驱动力,技术若要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离不开技术成熟、市场稳定的新产业及其新基础设施,以及适应技术发展的新型生产形态。其中,新产业是创新技术的商业载体,新基础设施是发挥创新技术优势的能力保障,新型生产形态是释放技术潜在价值的生产关系。它们共同组成了五次经济长周期的驱动要素(如表2-3所示)。

表2-3 五次经济长周期的驱动要素

2.2.3 经济长周期的增长本质

经济增长过程是自身的优化升级,除去时间维度上的横向跳跃、变革之外,我们从五次的长周期迭代中不难发现,纵向演进一直围绕着能源、传输与信息三大领域展开。每个长周期的开始,都是以单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为突破点,逐渐影响并带动另外两个领域。能源、传输、信息的交互融合,最终推动了经济的优化升级(如表2-4所示)。

第一次长周期,水力涡轮实现了水力从自然界的剥离,替代了部分人力,但水力严重依附于自然水道。

第二次长周期,蒸汽机通过煤炭的燃烧,人为复制了水力(蒸汽动力)模式,正式摆脱了能源对自然条件的原始性依赖;蒸汽机带动铁路兴起,交通促进区域繁荣;铁路沿线的电报开始出现,信息通信首次启用。

第三次长周期,电力发明的最大价值在于,创新了能源的流转方式,大大降低了自然能源的传输与转化成本,社会对资源的需求与供给可以在更大范围内灵活匹配。电报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其价值,固定电话出现,通信的形式及重要性变化。

第四次长周期,石油、石化产品的普及,让能源的贮储与运输更加方便;内燃机的出现,让动力输出更加多样化;公路、港口、航运等交通形态不断丰富;固定电话跨越大洲。

第五次长周期,互联网彻底消除地域属性,虚拟经济崛起,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表2-4 五次长周期中能源、传输、信息的特征

可以说, 经济长周期的演进其实是人类社会将能源、信息从自然界中不断解耦,并通过传输手段,更好匹配供需两侧,达到更高效率利用能源的过程 。美国作家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对数字化时代表达了类似的理念,互联网、物联网、信息网三大网络的相互结合,升级了我们的基础设施,能使人类社会步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jQ4n3F+AG4y8kSGvPM7xhU+RyedaXr4/7zNG3iJmgepw7uaiYFcT//M8i9+Rluu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