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 大健康产业纵览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财富第五波》一书中提到,蒸汽机引发了第一波的“机械化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第二波的“电气化时代”,在“计算机时代”和最近的第四波“信息网络时代”之后,已经到来的是“健康保健时代”,而大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

被誉为“财富第五波”的大健康产业主要是指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的相关产品与服务产业,如医疗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产品、健康管理产品、健康咨询业务等,而近几年我国健康产业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图 3.1为 2009—2016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的产业结构。

从广义上来讲,我们可以将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康复、养老等纳入大健康产业的范围,具体来说,大健康产业包含了五个产业集群:

图3.1 2009—2016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的产业结构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中心

■ 以药品、医疗器械(包括各类可穿戴式设备等)、医用耗材、诊断试剂等的生产、销售为主体的医药产业

■ 以医疗服务为主体的医疗产业,包括等级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诊所等

■ 以营养保健食品、健康用品的生产、销售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

■ 健康养老(包括健康家居、旅游医疗)产业

■ 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体育健身、休闲养生以及与之相关的咨询顾问、中介服务为主体的健康服务管理产业

这里我们没有把医疗保险纳入其中,是因为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与美国商业保险体系主导模式不同,我国更多的是政府来负责协调,以保障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尽管我国商业健康险也有所发展,但体量与影响力还很小,在接下来介绍各产业时我们会顺便介绍。下面我们首先介绍医药产业,说是医药,其实是包含了药品、医疗器械(包含体外诊断)等不同类型的医疗相关产品。我国医药产业的年产值数以万亿计,是许多健康物联网技术与模式的开发者与推动者。

3.1.1 大健康产业核心:医药产业

医药产业主要由药品、器械以及诊断试剂等的生产、流通以及与之相关的医疗保险等产业构成。这其中,药品主要用于疾病的治疗;医疗器械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也用于疾病的治疗;诊断试剂则用在疾病的诊断上。不管哪一种类型的医疗产品都需要经过商业公司来进行商品流通,并通过医院、药店及至电商等终端渠道销售给用户。下面我们先从药品市场的发展与布局开始介绍。

1.药品市场

中国传统药品市场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部落时代就有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传说远古时代百姓以采食野生瓜果,生吃动物蚌蛤为生,腥臊恶臭伤腹胃,经常有人中毒害病死亡,寿命很短。炎帝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之地,尝遍百草,发现了具有攻毒祛病、养生保健等作用的中药。神农氏的中药学知识代代相传,于东汉时被整理成《神农本草经》一书,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与中药相比,现代化学制药工业开始发展要晚很多,直到 19世纪初,化学家们才陆续开始从药用植物里提取纯的化学成分如吗啡、番木鳖碱、奎宁等。这些有效成分的提取为化学药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植物中的有毒杂质得到了分离,化学成分可以以准确的剂量用于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人工合成和结构改造可以得到新的化学药品,家喻户晓的经典药物阿司匹林,便是从杨树皮上分离出来的活性成分水杨糖苷经过改造得到的。

合成化学技术与药理学的发展推动了医药工业的发展。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许多迄今闻名于世的药厂开始涌现,比如德国先灵制药公司、瑞士的霍夫曼·拉·罗氏制药公司、美国的雅培制药公司、史克制药公司、礼来制药公司等都在这个时代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些公司不少都是从药房开始发展并逐步转型为药品的生产商的,这个阶段重要的发明之一是有机砷制剂的发明。有机砷制剂的代表药物是 1910年发明的凡纳明,是一种治疗梅毒的有效药物,它的发明者是德国著名血液学、免疫学专家保罗·埃尔利希,保罗曾获得 19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有机砷制剂凡纳明发明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药物本身,还在于其研发的过程使人们认识到药物治疗可以针对病因来治本而不仅仅治标,药物可以做到专属地对付某一特定的病原体,化学结构的微小变化对于药物的疗效有重大影响。

20世纪 30年代到 50年代是医药产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磺胺药和青霉素先后被发明,这两种抗菌药的发明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抗细菌的武器库,青霉素的发明者弗莱明、钱恩和弗洛里也而获得了 194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青霉素立下了汗马功劳,青霉素的广泛普及和及时使用,大大降低了伤员的感染率,加快了伤口的愈合,减少了因伤口感染而不得不进行的截肢。根据梁贵柏在《新药研发的故事》一书里提到的数据,青霉素的使用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的非战斗减员降低了10%~15%。除了磺胺药和青霉素,其他的大量药物也被发明出来,合成维生素、抗生素、激素(甲状腺素,催产素可的松类药物等)、抗精神病药物、抗组胺药物,新的疫苗等许多全新的药物被发明出来。20世纪 30年代到 50年代,婴儿的死亡率下降了 50%以上,儿童因为感染而死亡的病例数量下降了 90%,很多过去无法治疗的疾病,如肺结核、白喉、肺炎都可以得到治愈,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这段时间,药物安全性也开始得到重视。1937年发生的磺胺药事故导致 100多人死亡,其中多数是儿童,该事件促使美国药品管理部门开始重视药品安全相关法规的制定,各项法规陆续出台,当今成熟的新药研发方法如毒理性试验、一二三四期临床试验以及对照组、双盲法等试验方法都在这个时期逐步流行起来。这个时期另外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随着福利国家理念的普及,在欧洲以及美国等国家,医疗逐渐成为一项福利,医疗保险制度开始实施,药品与医药服务逐渐变得触手可及,给民众带来了有效的保障。但医保福利制度带来的弊端是医生和患者都开始变得对药品价格漠不关心,这导致了多年后医疗开支、医疗费用剧增,一些福利国家的医疗费用开支甚至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 15%左右。

20世纪 60—90年代是医药工业、产业发展全面爆发的时期,这段时间一系列全新原创药物和创新药先后上市。合成药物中,首个 β-肾上腺素阻滞剂——普萘洛尔独占市场长达 10年之久;组胺 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是市场上开创式新药的首例;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不同作用机理的降压药相继问世;他汀类 β-羟基-β-甲戊二酰辅酶 A 还原酶抑制剂开辟了降脂药的新时代,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产品。这期间出现的重磅产品如立普妥(阿托伐他汀)至今销售总额已超过 1500亿美元,为辉瑞公司带来了巨额利润。

此外,生物制药技术也在这个时代崛起。随着人们在基因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生物制药技术在 20世纪 80年代迅猛发展,1986年第一个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上市;1989年,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合并贫血等疾病的生物技术药物 EPO上市;1997年第一个肿瘤治疗的抗体上市。这段时间,许多研发新药的新方法得到了发展,如为加速苗子化合物的合成和提高生物活性筛选的速度,出现了组合化学和高通量筛选两大关键技术,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个阶段,人们对药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20世纪 60年代初的“反应停”致婴儿畸形是其中的标志性事件。沙利度胺可用于缓解晨吐、恶心等妊娠反应并因此而被称为“反应停”,1957 年正式投放欧洲市场后逐步风靡全球,但在后续几年里有不少婴儿出生后患有一种以前很罕见的畸形病——海豹肢症,他们四肢发育不全,短得就像海豹的鳍足,调查发现这些婴儿的母亲都曾服用过“反应停”。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反应停”虽然在临床试验时对比过药物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但后来的研究发现大鼠和人不同,大鼠体内缺少一种把“反应停”转化成毒性产物的酶,因此不会引起畸胎。同时“反应停”的副作用发生于怀孕初期,即婴儿四肢形成的时期,但制药公司所试验的孕妇都是怀孕后期的。“反应停”事件导致了全球数以万计的婴儿畸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因为阻止了“反应停”在美国的上市而声望大振,也最终促使了美国国会在 1962年通过法案强化药物管理,授予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更多权力,法案要求新药在获准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提供药物副作用和药物中长期毒性的数据。

进入 21世纪以后,新药研发的速度大大减慢,有人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历年批准的新分子实体做过分析,虽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批准新药总数增增减减,但作用机理全新的小分子药物每年只有 5~7种。与此同时,许多具有开创性的产品专利到期,新药研发企业面临申请专利较难通过的挑战,药价对医保费用的压力促使克林顿政府开始推进医疗改革,制药公司屡屡曝出裁员新闻,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整个产业模式开始转变,其中一个趋势是大规模兼并重组成为常态,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辉瑞公司。2000年,辉瑞制药公司以 900亿美元收购华纳兰伯特制药公司,2003年又以 600亿美元收购法玛西亚制药公司,2009年以 680亿美元收购惠氏公司,2014年又试图用 1000亿美元收购阿斯利康但未遂,俨然成为制药界的收购之王。

21世纪制药产业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仿制药企业开始崛起。以色列知名仿制药公司梯瓦公司通过多次收购,成为世界仿制药之王。由仿制药公司山德士和汽巴嘉基公司合并而来的诺华公司也频频出手,近期更曝出欲以 80亿美元收购美国仿制药公司 Amneal。此外,来自爱尔兰的艾尔建公司、来自美国的迈兰制药、来自印度的太阳制药,来自南非的阿斯彭等仿制药公司在仿制药行业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近 20年来,生物制药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今天生物制药已经逐渐占据新药的主流。2017年,全球药品销售额 Top 30的品种里,超过 50%的药品都是生物制药,Top10的品种里更是 70%都是生物制药。全球药品销售之王修美乐(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也是生物制药,修美乐 2018 年的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 18499.36 亿美元,打破了立普妥的年销售纪录。近年来生物免疫疗法取得了突破性发展,CAR-T、PD-1/PD-L1单克隆康体等领域都诞生了不少重磅产品,使得人们逐渐看到可以治愈肿瘤的希望。

与国外市场相比,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且逐步迈入老年社会的中国,其医药行业充满了发展潜力。根据人口统计数据,到 2020年,我国 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2.48亿,到 2040年,我国 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预计将达到 28%,而老龄人口正是提供医疗需求的主力。人口老龄化再加上我国医药产业基础原本比较薄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药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长时间维持在每年两位数的增幅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已经迈入制药先进国家的行列,我们生产的药品主要以仿制药为主。截至 2006年底,我国只有青蒿素、百赛诺双环醇片、神经生长因子制剂三种国际公认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品种。近年来,在复星医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大企业的推动下,陆续开始有些创新药产品上市。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23.3%。进入“十二五”之后,中国医药工业结构发生改变,产值增速明显放缓,2011—2015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16.3%,2016年医药工业总产值为 31676亿元,增长率约为 10.7%。下图 3.2展示了 2011—2016年我国医药工业市场的规模及增幅变化。

图3.2 2011—2016年医药工业市场的规模及增幅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 2016年底,我国共有 5500家医药工业生产企业,销售规模在 5亿元以下的企业占企业总数为 81.58%,这部分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制药工业总销售收入的 25.33%,利润占比为 21.66%;销售规模超过 50亿元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 1.15%,但收入占比为 26.91%,利润占比为 24.85%。与美国和其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的医药工业企业集中度低,在仿制药可以一次性评价等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医药工业市场的集中度逐步提高,更大的规模化、国际化的龙头企业将逐渐产生。表 3.1为 2016年中国制药企业的数量分层、数量占比、收入占比和利润占比情况统计。

表3.1 2016年中国制药企业的数量分层、数量占比、收入占比和利润占比情况统计

对于健康物联网产业来说,大多数的应用场景都会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康复有关,而这些应用场景与产业链里实力最雄厚的医药企业的利益核心悉悉相关,因此许多健康物联网应用落地的背后都有医药公司的参与,应该说医药企业的参与推动了整个健康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大多数时候创造了患者、医疗机构与医药企业多赢的局面。例如医药公司会推动医疗诊断技术的普及,让更多患者享受到疾病早筛查、早诊断的好处,同时也扩大了医药公司产品的销售范围;智能用药记录仪能帮助医药公司了解到患者的用药习惯,并能帮助慢性病患者持续用药;医药公司庞大的医药代表团队还可以帮助健康物联网应用进行点对点的推广。在美国等商业健康险发达的市场,许多新医疗技术的出资方都是健康险公司,保险企业通过新技术更精准地为保险定价,并借助新技术改善保险用户的健康水平,来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率。

2.器械市场

与制药行业相比,医疗器械市场的规模要小不少,不过在技术上与健康物联网离得更近,医疗器械厂商直接生产各类健康物联网设备,如各种可穿戴式血压计、血糖仪、心电图仪。医药器械是指单独或组合地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支撑软件。常见的器械有听诊器、B超机、心电仪、CT机等,医疗器械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机械、电子、化工等基础工业以及生物材料、传感器、计算机等新兴工业的发展,医疗器械的产品特性与药品有很大不同,医疗器械涉及的学科跨度大、品种门类繁多、技术复杂程度高。世界最知名的三家医疗器械公司被合称为“GPS”,其中“G”代表 GE 医疗,“P”代表飞利浦医疗,“S”代表西门子医疗,“GPS”来自三家公司英文名的首字母。其实除了这三家公司外,在不同的医疗器械领域都有着各自的王者,表 3.2 对世界知名医疗器械公司做了罗列。

表3.2 世界知名医疗器械公司

医疗器械按其结构特征分类可以分为有源医疗器械和无源医疗器械,各类超声、激光、高频/射频、微波、冷冻、冲击波等设备都属于有源医疗器械;听诊器、注射器、各类刀、剪、钳手术医疗器械是典型的无源医疗器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危险程度把医疗器械分为 1、2、3类: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化管理就可以保证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比如外科用的手术器械、刮痧板、医用 X光胶板等;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安全有效的医用器械,如医用缝合针、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脑电图机等;第三类是使用时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植入式心脏起搏器、角膜接触镜、人工晶体、超声肿瘤聚焦刀、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等。

世界第一个医疗器械是发明于 1816年的听诊器。法国人雷奈克在卢浮宫广场看到小孩子们在木头的两端玩传音的游戏,受到启发,想起他正在照顾的一位受心脏病困扰,需要附耳于胸口做诊断而囿于风俗不能诊断的年轻女患者,灵机一动发明了用纸卷成圆筒来听音的方法,后来逐步演化成了今天听诊器的样子。此后,1895年伦琴发现 X射线,X射线很快地被应用于拍摄医学影像的 X光机,从此医学诊断进入了新的检测时代。通过 X射线照射人体,当 X射线穿过人体不同部位时,对射线有不同程度的吸收,通过人体后剩余的X 射线量就不一样,在荧光屏上或摄影胶片上发挥的荧光作用或感光的强度就不相同,从而形成人体某种程度的透视图,结合临床表现、化验结果和病理图片,就可以判断身体某一部分是否正常。X光机的发明也成就了今天 GE医疗公司的前身:Victor Electric公司。

再后来,1901年第一台心电图仪问世,为心脏问题的检测与早期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1943年,第一台用于放射性治疗的直线加速器诞生,通过使用放射线照射肿瘤来达到消除或减小肿瘤的效果,从此癌症的治疗多了一种叫做放射治疗,简称放疗的治疗方法。1945年,第一台血液透析仪问世,为由慢性肾病等疾病导致的血液毒素累积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延长生命的手段。1950年,第一台 B超机诞生,如今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产妇检查以及肝、胆、肾、膀胱、子宫、卵巢等多种脏器疾病的诊断中。1953年,人工心肺机首次被应用在人体手术中,使得心脏、大血管等手术中的血液体外循环成为可能。1958年发明的心脏起搏器使心脏病患者能够享有正常人的生活,发明并成功推广了心脏起搏器的公司美敦力,也借此跃升为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公司。

1972 年,第一台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机诞生,解决了 X 射线无法识别前后重叠组织病变的问题,弥补了 X射线技术的不足。1982年,第一台核磁共振仪问世,核磁共振仪通过向人体照射适量的电磁波,根据人体不同部位释放出的电磁波来反向推算并绘制图像,核磁共振仪在骨头、关节与软组织等病变的诊断方面明显强于 CT机和 X光机,成功研发出核磁共振仪的科学家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今天这三种技术合在一起被称为“影像技术的三驾马车”,三者的有机结合能够解决影像诊断方面的大部分问题。

受社会老龄化、医疗消费需求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近几年保持快速增长,高于同期药品市场的增速。根据睿信咨询研究院的数据,2015 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 3840亿美元,占全球医药市场的 33%。其中美国、欧洲和日本是目前全球主要的医疗器械市场,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发展前景广阔,以骨科、心脏的植入性器材、医学影像设备等医院专用医疗设备为代表的高端医疗器械占据主要地位。全球器械市场的集中程度比较高,以强生、西门子、美敦力和通用电气为首的前20家国际医疗器械巨头,凭借强大的医疗研发能力和庞大的销售网络,占据全球近 53%的市场份额,前 10大企业的市场集中度约 36%。国际巨头还不断并购和增加研发投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扩充产品线,积极推动产品本土化,加快开拓新兴市场的步伐。医疗器械作为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较高,行业平均利润水平在 20%左右,其中骨科器械最高,利润高达 30%以上。医疗器械行业未来的竞争重点将集中在技术创新、资本并购、渠道建设等核心能力上。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起步比较晚,但后续增长迅猛。2001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179亿元增长到超过 2500亿元,增长了 14倍,年复合增长率接近 21%,超过药品市场 16%的年复合增长率。但对比全球市场,我国器械市场与药物市场的市场份额之比仅为 0.2∶1,远低于全球 0.5∶1的水平,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研发投入不足,中低端产品占比高,高端产品被外资垄断,低端产品过度竞争。

同时,国内医疗器械公司小而散,14000多家公司平均收入规模只有 1800万元人民币左右,且大多数集中于低附加值的低值耗材、低端诊疗设备市场。超声波治疗仪、心电图设备、高档生理记录仪、磁共振设备等领域进口品牌占的市场份额都在 90%左右。2012年以来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并购案例大幅增加,2014 年与器械相关的并购案例超过 40 例,并购金额超过 1100亿元,到 018年,案例达到了 81例。从同类产品并购、产业链并购到平台化收购,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整合大潮已经到来,新的龙头企业将不断诞生。

医疗器械厂商在健康物联网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可穿戴式设备的生产方就是传统的医疗器械厂商,许多创新性的可穿戴式设备厂商也逐步开发出更全的产品线,越来越像医疗器械公司。许多影像类器械公司也开始拓展自己的服务边界,为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医疗解决方案,还使用物联网技术为医疗机构提供远程诊断等服务,通过人工智能来辅助提升诊断准确率和效率。

3.IVD市场

IVD的全称是 In Vitro Diagnostic Products,翻译过来就是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的血液、体液、组织等样本进行检测而获得临床诊断信息的过程,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体外诊断产品由相应的仪器与试剂组成,包括诊断仪器、诊断试剂及相关的校准质控等周边耗材。临床诊断数据 80%左右来自体外诊断技术,此技术目前已经成为人们进行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所必不可少的医学手段。体外诊断产品不直接作用于人体,按照检测原理或检测方法分类,主要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尿液诊断、凝血诊断等,其中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是目前体外诊断产品主要使用到的三种技术。

生化诊断是指有酶反应参与、或者抗原抗体反应参与的诊断过程,用于测定酶类、糖类、脂类、蛋白和非蛋白氮类、无机元素类等生物化学指标、机体功能指标或蛋白指标的诊断方法。临床上常见的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胰腺、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都属于生化诊断。生化诊断通过临床生产诊断试剂与相关待测物进行特异性反应,产生出特定的光学信号,再用生化分析仪记录,与校准品进行比较,最后给出相关待测物的水平。

免疫诊断则是利用免疫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诊断各种疾病和测定免疫状态。免疫诊断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从而检测一些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以及由免疫机制有缺陷引发的疾病如输血反应、移植排斥反应等,各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等都可以通过免疫学方法来检验。免疫诊断主要通过对人体外周血中的 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的定量分析、T 细胞抗原受体多样性变化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来判断人们的细胞免疫应答能力。免疫诊断经历了放射免疫、胶体金、酶联免疫、TRFIA和化学发光几个不同的技术阶段,目前市场上以化学发光技术为主。

分子诊断也称基因诊断,是整个诊断市场最火热的领域。2015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提出的“精准医疗计划”使分子诊断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分子诊断技术经历了 DNA 分子杂交、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生物芯片阶段之后,在 20世纪末迎来了基因测序的时代。目前分子诊断的核心技术包括 DNA 测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DNA 印迹技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连接酶链反应(LCR)和基因芯片技术(Gene Chip)。全球范围内,分子诊断市场的销售额在 2014年达到 62亿美元,并有望在 2020年达到 90亿美元,市场格局相对集中,由雅培、豪洛捷、Qiagen、西门子四大天王,以及 AsuraGen、Ahram BioSystem、Analytik Jena、BD、Bio-Rad等行业巨头主导。

中国分子诊断市场起步较晚,2015年市场规模达到 50亿元人民币,并有望在 2020年达到 125亿元人民币。中国分子诊断市场目前主要聚焦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但肿瘤分子诊断(肿瘤筛查、肿瘤辅助诊断、肿瘤个体化治疗)市场潜力巨大。分子诊断产业链上的上游仪器多被外企垄断,国内企业在逐渐实现进口产品的国产替代:中游分子诊断试剂耗材,部分领域基本实现国产替代;下游诊断服务中心的实验室、独立医学实验室、医院、科研机构等发展迅速。PCR作为核心技术在中国感染性疾病诊断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典型疾病如乙肝、丙肝的诊断上 PCR的灵敏度更高。在基因测序应用中,产前筛查的相关应用(如唐氏综合征、地中海贫血、血友病、遗传性聋)是国内最成熟的应用,此外,基因测序在肿瘤靶向药物的基因诊断指导、基因用药上的应用也愈发成熟。

总体来说,生化诊断的市场已近饱和,且不断受到其他诊断技术的挤压。在我国,免疫诊断技术已逐步替代临床生化诊断,占据了 35%的主流市场份额,分子诊断受成本升高的影响,短期内很难快速普及,免疫诊断的主流地位仍将保持较长一段时间,增速预计也将快于行业平均水平。

IVD是疾病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诊断结果的自动化收集与互联网传输是健康物联网应用落地的重要前提。今天,在诸如血糖监测等 IVD关联领域其数据的实时收集、上传以及分析已经基本实现了物联网化,更多的 IVD诊断技术一旦实现物联网化将为患者创造更多的价值。

4.医药流通与零售

无论药品、器械还是诊断试剂生产出来以后,都需要通过医药商业公司将商品运输到医院、零售药店等销售终端,从而提供给真正的使用者,商业公司在医药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商务部《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指出,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 2001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 8.4%,增速较上年下降 2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销售总额有 4003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 9.0%,增速同比下降了 0.5个百分点。截至 2017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 13146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 5409家,下辖门店有 229224家,零售单体药店有 224514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有 453738家。

我国医药商业公司的集中程度和药品、器械、IVD 市场一样是不够高的,截至 2017年前三强的国药控股、华润医药商业和上海医药加起来占据的市场份额超过 30%。对标占据全球医药市场 40%以上份额的美国市场,整个市场的批发商、分销商总共不到 50家,规模最大的 3家企业麦克森、康德乐和美源伯根就占据 96%的市场份额。对标德国市场来看,德国共有 10家大型药品批发企业,规模最大的 3家企业占有 60%~70%的市场份额。对标法国市场来看,法国共有 8家药品批发企业,规模最大的 3家企业占有 95%的市场份额。

对标日本市场来看,日本共有 79家药品批发企业,规模最大的 4家企业占有 80%的市场份额。从这些市场的现状以及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医药流通市场的集中度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这也正是政府政策鼓励的方向。十二五期间,《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就明确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工作,不断做大做强;十三五规划更进一步提出了药品流通百强要占据 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近几年来帮助药品采购招标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两票制的持续推进等都将规模化、体制完善的流通医药企业持续发展。

医药流通行业的利润薄弱,从全球市场来看,欧洲药品批发商的平均毛利率在 9%左右,净利率在 1%~2%;美国最大的分销企业麦克森公司 2013—2015年年净利率分别为 1.1%、0.9%和 1.2%;日本医药批发商的平均毛利率不到 7%;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毛利率与日本大致相当,在 6.7%左右。我国几家大型流通企业的净利率水平整体来看高于美国,2015年国药控股毛利率为 8.2%、净利率为 2.51%;九州通毛利率为 7.5%,净利率 1.4%。

毛利率极低的医药流通行业恰恰是物联网技术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医药流通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成本控制,拿到同样的业绩,成本越低净利润率就更高,就越有可能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服务。物联网技术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商品流向追踪、供应链优化上。包括物联网在内的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提高了运营效率,减少了人为的差错,节省了运营所需的人工成本,是医药流通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抓手。

此外,在医药物流中非常重要的冷链运输这一环节上,物联网还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物联网能够帮助实时监测环境温湿度,实时调节温湿度以保证冷链药品始终处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保证药品的疗效。通过物联网收集的流向等重要数据还让流通企业能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各类增值服务,获得新的收入来源。一些企业更是采取了纵向一体化战略,直接切入到医院内的物联网市场,为医疗机构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及服务。

尽管零售市场和医院一样属于销售终端的一种,但其业务性质与商品流通更近,其医疗服务的属性偏弱,通常被视作流通产业的一部分。日益增长的医药零售市场目前已占据医药销售整体市场超过 20%的份额,并在过去几年医药分家、处方外流政策的不断推进下愈发凸显出重要性。根据中康资讯的数据,在 2017 年,医药零售市场以 8.5%增速超越了城市等级医院、县域等级医院等诸多终端成为增长劲头最为强势的终端。对标医药分家比较彻底的美国市场,医药零售占据超过 70%的市场份额,普遍认为医药零售未来多年将持续受益于医改政策,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图 3.3展示了中康资讯数据统计的各渠道 2009—2017年增速变化趋势。

和我国所有其他医药子产业一样,医药零售市场也属于低集中度市场,与美国沃博联、CVS、RiteAid三巨头占据 90%以上的市场情况相比,我国的药品零售市场集中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商务部《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十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药店的连锁化率正在逐步提升,截至 2016年末,连锁化率已经从 2007年的 35.1%提升到了 50.52%,连锁化率首次超过 50%。零售终端总门店数也在不断增多,从 2008年的36万家到 2017年的 45万多家,增多了几乎 10万家,按照 13亿人口来计算,平均每 3000人就拥有一家药店,这与美国市场平均 5000~6000人才有一家药店的覆盖率相比已经相当高,医药零售市场竞争惨烈,毛利率低,大部分是因为有过高的供给。表 3.3 为中国2008—2017年药店的分类及占比。

图3.3 中康资讯数据统计的各渠道2009—2017年增速变化趋势

表3.3 中国2008—2017年药店分类及占比 单位(家)

连锁化率不断提升的同时,大商家连锁的实力也在进一步集聚与提升,Top 100连锁的门店数到 2017年已占到全国连锁门店总数的 12.9%,创造的总销售额占比达到了 30.8%,这也意味着百强连锁的单店的平均产出是非百强连锁的近 3倍,规模效应优势明显。但同时与美国相比,集聚度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根据 SK&A公司 2015年的数据,美国排名前 5名的医药零售公司(沃博联、CVS、沃尔玛、Rite Aid、Kroger)占据了超过 60%的医药零售市场份额,排名前 15的零售公司占据了超过 80%的市场。

读者们看到沃尔玛这个名字别奇怪,这家超市巨头的不少店里都开有自己的药店,截至 2015年,沃尔玛已经拥有 7736家药店。与沃尔玛相比,以国大药房、同仁堂、一心堂、老百姓和大参林等为首的国内 Top 10 连锁企业占据医药零售市场销售额的比例尚不超过20%,在未来存在着巨大的集聚、整合空间。图 3.4、图 3.5分别为 Top 100连锁门店数及占比趋势,以及 Top 100连锁销售额及占比趋势。

图3.4 Top 100连锁门店数及占比趋势

图3.5 Top 100连锁销售额及占比趋势

对标美国市场,近 80%的医药购买行为均发生在零售渠道,日本市场也在多年的医药分家政策推动下形成了 60%的药品销售被分流到零售市场的局面。为了改变医药不分家导致的各类问题,中国政府也于 2009年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开启了“医药分开”的医院机构改革,随着此政策的不断推进,中国医药零售市场将拥有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

好多人看好医药零售市场的发展,近年来资本机构开始非常活跃地进入医药零售市场,以高瓴资本、基石资本、华泰资本等为代表的资本方开始了快速的并购整合。以基石资本投资的全亿健康为例,在短短两年之内就成为拥有超过 2000家门店、年销售额超过 60亿元的大型连锁集团,直接拿到进入全国 Top10连锁的门票。上市公司益丰药房也以 13.8亿元拿下河北第一连锁新兴药房 86.31%的股份,创造了国内连锁收购的最高纪录。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健康也宣布以 4.52亿元获得漱玉平民 9.34%股权;以 8.26亿元收购了贵州一树连锁药业 25%的股权,并入股安徽华人健康医药股份。拥有消费者直接入口的连锁药店的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参与方看好,而资本的进入也必将推动连锁企业快速地整合以及运营能力和效率的提升。

作为直接接触消费者的终端机构,在医药分家、处方外流等大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零售药店需要有更好的医疗服务能力来承接医院外处方市场,需要有更多的服务会员的手段与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以远程医疗、可穿戴式设备等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1.2 医疗服务市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医疗行业的细分市场中,医疗服务市场是最具主导地位的参与者,我国医疗服务市场主要包括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医疗卫生研究机构等各类医疗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级各类医院。药品是特殊的商品,药品的使用者与决策者是分开的,患者用什么药、该怎么治疗有决策权的是医生,所以对于患者来说医院很有地位。对于各家医药企业来说,医生和医院的处方选择至关重要,医院作为连接医疗服务以及药品与患者的纽带,在整个医疗市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果按照患者就医购药的不同渠道来分,根据公开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单单从用药角度,患者 78%的医药费用花费在各类等级医院,20%的开支在药房,另有 2%左右的开支在医药电商平台。在这三大场景中医疗机构占据了近 80%的医药消费市场,更不用说医疗检测、手术、输液、门诊、住院等产生的医疗服务费用。只要医生作为医疗决策者以及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地位不变,医院在整个医药产业链中的影响力与地位就不会变。图 3.6 为不同渠道的医药销售占比。

图3.6 不同渠道的医药销售占比

医疗机构还可以细分为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其中医院按照所有制类型可以分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按照等级还可以分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以及未定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则包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专科疾病防治院、卫生监督所等。根据原国家卫计委统计的数据,截至 2018年 3月底,我国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99.3万家,与 2017年 3月相比,医院增加了 195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了 9541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了 4654家。其中医院共 3.1万家,包含 12235家公立医院,19139家民营医院,与 2017年同期相比公立医院数量减少了 373家,民营医院数量增加了 233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 93.9万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5万家,乡镇卫生院 3.7万家,村卫生室 63.6万家,诊所 21.6万家,与 2017年 3月底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诊所数量有所增加。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数量变化,整体来看,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作为改革主体之一的公立医院数量有所减少,从 2014年 3月的 13388家减少到了 2018年的 12235家,而民营医院则从 2014年 3月的 11514家增长到 2018年的 19139家,并在 2016年 3月首次超过公立医院,之后一直保持数量领先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态势。在政策的推动下不少医院完成了体制改革,如原国有企业晋煤总医院旗下 7家医院一次性打包改制,康美药业一次性收购湖北通城县 18家公立医院等。国内的华润医疗、复星医药、北大医疗、中信医疗四大医疗巨头不断地狼奔突进,朝着 1万个床位的目标前行。

华润医疗旗下的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华润武钢总医院,中信医疗旗下的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中信惠州医院、杭州整形医院,北大医疗旗下的鲁中医院、湖南株洲恺德医院,复星医药旗下的佛山禅城医院、深圳恒生医院、和睦家医院等都已在业界树立了口碑。图 3.7为中国公私营医疗机构数变化趋势图。

图3.7 中国公私营医疗机构数变化趋势

还值得关注的是,所有医院中不同等级的医院的数量变化情况,随着我国医疗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各级医院的数量都在不断地增加,其中三级医院的数量虽然最少,但却占据了所有医院诊疗人次的 50%以上,带来了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问题,这也是国家医改分级诊疗政策要主要解决的问题,让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下沉到基层,建立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线联动的分级医疗体系,让等级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成为重症、疑难杂症以的治疗中心及科学研究中心。图 3.8为中国医院分级变化趋势图。

从诊疗人次角度来看,按照每年 3月的数据,在医院接受诊疗的人次整体稳中有升,到 2018年 3月,全国医院接收的诊疗人次已经达到 7.02亿,尽管民营医院的诊疗人次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的数量也已经超过了公立医院,但从整体数据来看,公立医院诊疗人次达到了 2.6亿,远超民营医院的 0.45亿人次。如果进一步按照不同级别的医院来看,三级医院以 1.54 亿诊疗人次领先于所有其他等级医院,且其年 6%的增长率领先于二级和一级医院乃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照此趋势未来三级医院仍然是患者流向的最大去处。尽管分级诊疗是符合医疗保健趋势的政策,但在实际的落地中居民仍然更偏好实力更为雄厚的大医院,真正建立分级诊疗的医疗架构依然充满挑战。图 3.9为 2014年 3月—2018年 3月中国医院诊疗人次变化趋势。

图3.8 中国医院分级变化趋势图

图3.9 2014年3月—2018年3月中国医院诊疗人次变化趋势

对于健康物联网应用来说,医院是其最重要的落地场所,目前物联网已逐步渗透到医院诊疗流程的每个环节,智能门诊、移动护理、新生儿监护、冷链管理等。走出医院,还有医院间互动的远程医疗,居家疾病管理的可穿戴式设备都需要连接医院这个重要的医疗服务机构。

3.1.3 养老产业:中国市场的新机会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截至 2010年,全国 65岁以上人口有 1.33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9%,根据当时的数据推算,截至 2017年,全国 65岁以上人口约为 1.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约为 13%。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我国从 2001年到 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平均每年将增加 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3.28%,超过全国总人口 0.66%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到 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 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 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将达到 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 12.37%。

从 2021年到 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会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将增加 620万人,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剧。到 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 2.7亿,与 0~14岁的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 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 4亿,老龄化水平将增长到 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 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从国家经济层面来看,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维持在相对稳定并快速提升的阶段,发达国家的健康养老产业占 GDP的比重超过 10%,我国占比不足 5%,在多重因素作用下,未来整个健康养老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从需求角度来看,对于老年人而言,接受健康管理和医疗陪护是他们最基本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医疗和护理照顾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老年期是人生理和心理上的衰退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会越来越差,自我照护能力越来越差,对照护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多。很多老年人都有各种类型的疾病,需要时时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除了健康照护外,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和空巢家庭数量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情感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仅表现在物质上,还表现在精神上,愉悦的精神状态是保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体制和价值观的变化以及家庭结构的不断演变,老年人群体的心理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转变。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已从原先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发展到不仅需要富足的物质生活,还需要健康、长寿、学习知识、技能和精神慰藉等。他们希望自己融入家庭,融入社会,多方位地享受社会文明发展成果。此外,活到老学到老,老年人虽然已退休,但他们仍然希望与时俱进,不被形势淘汰,他们渴望老有所学,获得继续学习的机会,通过接受教育,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文化素质,更新观念,感到自己不断被充实和丰富。最后,自我实现是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最高层次,老年人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拥有了娴熟的技术,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和经验,退休后依然希望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余热。

与老年人愈发丰富的健康、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相比,社会的养老供给存在严重的不足。中国改革开放仅 30年时间,但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有一种说法叫“未富先老”,老年人面临贫困、疾病、失能、需要服务、需要照料、需要精神关爱等诸多困难和问题。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政策设计和战略规划相对滞后,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体制尚未形成,且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农村老龄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

根据《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指导意见,我国主要有三种养老模式:第一种是居家养老,这种模式以提供上门服务为主,服务场所主要在老人家中,服务目标是维持老人健康自理的生活状态,在老人家中更像是生活顾问的角色;第二种是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承担协助老人生活的责任,一方面提供健康护理服务,另一方面也做一些老年人不便自己完成的社区家政服务,在老年人生活中扮演着保姆的角色;第三种是机构养老,按照老人健康状态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自理型老人养老机构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机构,虽然两种形式的老人需求有差别,但是现有市场更多的会以综合二者功能为主,养老机构安排老人的日程,提供标准化的护理和生活服务,在老年人生活中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三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老人获取服务的地点以及提供服务的机构其商业模式的不同,不管是哪种模式,偏医疗性质的健康护理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为了满足老年人养老的诸多需求,健康物联网有不少发挥作用的地方。可穿戴式设备能够智能监控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实时进行健康预警甚至提前预测老年人的疾病风险;药物使用的智能化依从性管理,提醒老人各类药品的服用时间以及提供精准的药事服务;远程医疗使老年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甚至家里就能享受到中心医院专家的服务。 b7w7YWLjJQyQDIlwXaM4elwJE6KVhpWNh4DH8Mhe0sC+dzWVWYNbJEps31kk4GP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