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走后不久,分别将近半年的梅尧臣又因公事来到洛阳,欧阳修兴奋不已。正值阳春三月,惠风和畅,两位好友痛饮狂欢,畅谈终宵,并于政事之暇遍游洛阳名胜:午桥庄、上林院、铜驼巷、金谷园……处处留下他们的足迹,处处留下他们咏唱的诗篇。
“寻尽水与竹,忽去嵩峰巅。”(《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他们约同杨愈趁着风轻日暖,一起去嵩山览胜。
嵩山位于洛阳东南百余里之处,为五岳之中,由太室、少室二山组成。太室有二十四峰,少室有三十六峰,两山相对,峰势峭拔。行走其间,但见云环雾绕,树密林深,仿佛步入了瑶池仙境,似乎随时都有可能遇上采食灵芝的上界仙人,令人油然兴起超尘出世之想:
二室岧 对,群峰耸崷直。云随高下起,路转参差碧。春晚桂丛深,日下山烟白。芝英已可茹,悠然想泉石。(《嵩山十二首·二室道》)
三位年轻人同样豪爽,同样浪漫:
各具一壶酒,各蜡一双屐。登危相扶牵,遇平相笑噱。(梅尧臣《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人在因作五言以叙之》)
一路之上,但有胜境,绝不放过:
青苍缘万仞,杳霭望三川。花草窥涧窦,崎岖寻石泉。(《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倚天而立的万丈高山,一望无际的三川大地(东周以伊水、洛水、黄河为三川),使他们胸襟开阔,壮思飞动;溪涧的奇花异卉,崎岖的怪石,逗引起幽思逸怀;而更让人感到神奇的是那些缭绕在山山水水之间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公路涧,曾是曹操、袁绍必争之地,演出过多少斗智斗勇的场面,如今,在永恒不变的自然万物中,只有以袁绍的字命名的断涧和几座残破的古堡依稀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驱马渡寒流,断涧横荒堡。槎危欲欹岸,花落多依草。击汰(同“汏”[dài],水波)玩游鯈(tiáo,白鲦鱼),倒影看飞鸟。留连爱芳杜,渐下西峰照。(《嵩山十二首·公路涧》)
拜马涧,周灵王太子王子晋曾在这里随道士浮丘公乘鹤升仙,这位“好吹笙作凤凰鸣”( 汉·刘向《列仙传》 )的太子,驾着白鹤挥手而去之时,“弃所乘之马于涧下”( 同上 ),供红尘俗世的凡人顶礼膜拜:
昔闻王子晋,把袂浮丘仙。金骏于此堕,吹笙不复还。玉蹄无迹久,涧草但荒烟。(《嵩山十二首·拜马涧》)
曲折盘旋的山路,星罗棋布的景点,一路游来,真有目不暇接之感:
幽洁的玉女洞令他们徘徊良久,这个天然的洞穴,“上通日月,朗然如窗”(《 嵩高志 》)。洞中石笋垂挂,宛如帘幕重重,那传说中的仙女早已驾凤骖鸾而去,不再回返,空留洞前她曾经轻捣仙衣的山石,让多情的诗人骋怀追想:
玉女捣仙衣,夜下青松岭。山深风露寒,月杵遥相应。灵踪杳可寻,片石秋光莹。(《嵩山十二首·玉女捣衣石》)
苍苔古壁、豁然开朗的天门山让他们嗟叹不已。伫立其间,但见双峰中断,青天乍现,多姿多变的云霞在天际飘舞,仿佛伸手可触:
石径方盘纡,双峰忽中断。呀豁青冥间,畜汇烟云乱。杉萝试举手,自可阶天汉。(《嵩山十二首·天门》)
太室山顶著名的天池使他们心醉神迷。池水清浅,倒映着天上朵朵白云,而当山风乍起,倏忽之间寒波汹涌,静夜细听,直叫人疑心是藏于池底的神龙骤然兴起了一场风雨:
高步登天池,灵源湛然吐。俯窥不可见,渊默神龙护。静夜天籁寒,宿客疑风雨。(《嵩山十二首·天池》)
天池附近的三醉石,则让他们充分领略了飘飘若仙的超凡境界。这块天然大石,“南临巨崖,峰岫迤逦,苍烟白云郁郁在下”(《 嵩山十二首·三醉石》题下注 )。三人箕踞石上,开怀畅饮,“坐石欹醉、似非人间”( 同上 ):
拂石登古坛,旷怀聊共醉。云霞伴酣乐,忽在千峰外。坐久还自醒,日落松声起。(《嵩山十二首·三醉石》)
而最让他们难忘的恐怕还是登上太室中峰的那一刻,那时,夕阳的余辉正映照着峰端,千岩万壑,阴晴各殊,极为壮丽辉煌!一路艰辛之后,终于可以“一览众山小”( 杜甫诗句 )了,三人兴奋不已:
望望不可到,行行何屈盘。一径林杪出,千岩云下看。烟岚半明灭,落照在峰端。(《嵩山十二首·中峰》)
带着醺醺醉意,他们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对着远山高歌醉吟:
君吟倚树立,我醉欹云眠。子聪疑日近,谓若手可攀。(《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这是一次真正的文学之旅。晚上歇宿嵩顶的峻极寺,清风明月之中,回顾一天的游程,他们共同拟定了十二个题目,相互唱和:
夜宿岳顶寺,明月入户白。分吟露气冷,猛酌面易赤。(梅尧臣《永叔内翰见索……因作五言以叙之》)
白天游山,夜晚吟咏,如此氛围,自是最佳的创作环境。诗篇写就之后,三人互相欣赏,互相品评,大家都以诚相见,直言不讳:
誓将新咏章,灯前互诋摘。杨生护己短,一字不肯易。(同上)
坦率的批评,热烈的争辩,活跃了彼此的思想,有助于诗艺的提高,也增添了这次旅行的文学性质。就这样一路行吟,他们漫游了太室、少室、缑氏岭、石唐山、紫云洞……
踏上归途,已是春末夏初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