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主要人物一览

马礼逊 英国来华新教传教士,《圣经》中文首译者,还曾编写第一部英汉字典。其将耶和华译为“爷火华”的译法,对太平天国信仰与禁忌造成诸多影响。

梁发 马礼逊弟子,第一位中国本土的基督教宣教士,所著《劝世良言》直接启梦于洪秀全。

洪秀全 太平天国缔造者、天王。自云上帝耶和华之子,基督耶稣之弟。

李敬芳 洪秀全所施洗首徒。他偶从洪氏行囊中检出《劝世良言》,而唤醒后者业已遗忘之梦境。

冯云山 洪秀全少年时代朋友,拜上帝教最早信徒之一,后封南王。太平天国实干家,拜上帝会的建立者,太平天国制度主要制订人。

洪仁玕 洪秀全堂弟,拜上帝教最早信徒之一,后至天京,封干王。所著《资政新篇》睁眼看世界。

罗孝全 美国传教士,在广州设礼拜堂,洪秀全曾来修习,欲从之受洗。后被揽至天京,任命为“外务裁判官”。

杨秀清 拜上帝会“天父”代言人,封东王,称九千岁,太平天国军队的实际指挥者。

萧朝贵 拜上帝会“天兄”代言人,封西王。

韦昌辉 太平天国北王,丙辰之变天王假彼之手,血洗东王势力。

石达开 太平天国翼王,为人公谨。丙辰之变后一度为第二号人物,旋遭忌,引部出走。

赛尚阿 满洲亲贵,继林则徐(未到任,中途病故)及短暂任事的李星沅、周天爵之后出任钦差大臣,而成为太平军在广西阶段的主要对垒者。

向 荣 新任广西提督,永安、桂林、长沙、武昌诸战役清方主要将领。武昌失陷后接任钦差大臣,建江南大营,为曾国藩之前的清军统帅。

乌兰泰 满洲名将,正红旗人,广西时期太平军之劲敌,殁于桂林。

江忠源 湖南举人,对曾国藩执弟子礼。率乡勇赴广西剿堵,系湘军与太平军作战第一人。后任安徽巡抚,庐州殉职。

洪大泉 湖南天地会首领,自云乃“天德王”,与洪秀全互认兄弟、同称“万岁”。永安被俘后解京就戮。

程矞采 湖广总督,接替赛尚阿任钦差大臣,自衡州潜逃回省,臭名昭著。

徐广缙 原两广总督,程矞采革职后任湖广总督、钦差大臣,畏葸迁延,致洪杨逸出洞庭、进入长江,武昌失守。

张继庚 江宁诸生,城陷后潜伏,为向荣大营输送情报,组织营救难民,策反太平军将士,数度试图发动内应未果。

肯 能 爱尔兰裔冒险者,曾混迹太平天国控制区,亲睹1856年丙辰之变,为世人述于《镇江与南京》。

李秀成 太平天国后期军事领袖,封忠王。其在苏福省的统治,开辟了新气象。生平极富英雄悲剧色彩。

周邦福 安徽庐州府平民,米商,癸丑年末亲历庐州从被围至告破,滞城内,入太平军男馆四十八日得脱。

鲁叔容 浙江绍兴府平民,辛酉年九月郡城骤陷,未及出,匿身屋顶两阅月,后为亲戚救接出城。

顾 深 江苏松江府金山县钱家圩人,学者顾观光长子,辛酉年十月被太平军掳至浙江平湖,历约四月,伺机逃回。

曾国藩 咸丰十年授两江总督,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次年清廷以之“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并浙江全省军务,所有四省巡抚提镇以下各官悉归节制”,赋予对太平天国正面战场的领导权。

叶名琛 接徐广缙任两广总督,他在广州的作为,招祸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由此侵华并驻军,转令清朝在清天战争中因此得利。

额尔金 英国贵族,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女王高级专员和全权大使。

吴 煦 上海道台,于薛焕任苏抚期间组建洋枪队。

杨 坊 上海巨商,洋枪队主要出资者,华尔之岳父。

华 尔 美国冒险家、雇佣军人,洋枪队首任首领。

白齐文 美国冒险家,华尔得力助手,后因与中国官吏反目而加入太平军。

李鸿章 丁未进士,曾国藩弟子,咸丰十一年经曾国藩举荐,署江苏巡抚,组建淮军赴沪,寻实授,苏南战局为之改观。

洪天贵福 天王长子,称幼天王,太平天国十一年,天王颁旨命其理政。

何 伯 英国海军提督,负责租界防卫,后亦于上海周边与太平军作战。

戈 登 英国现役军官,少校,后期洋枪队统领,改造洋枪队,使之脱胎换骨。

郜永宽 太平军将领,忠王左右手,封纳王,与苏州诸王联手杀慕王谭绍光降清,遭李鸿章背信杀害。

曾国荃 曾国藩胞弟,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围天京三载,终破之。

朱洪章 清军总兵,率部成功开掘地道爆破太平门城墙,并受命组敢死队首先登城。 p2lzjirhfRlXrllECZqzmYR3BPWjuVM9pSdVnLc2aboOyU8D/OZyor/j0k93txO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