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自己是否属于社交恐惧不仅要根据自己的主观体验,也需要依据专业的诊断标准。当然确诊还需要到相关医疗机构和心理咨询中心由专业的治疗师进行判断。
一、对社交场合或表现自己的情境具有显著且持续不断的恐惧,在这些情况下,他担心自己会做出丢脸或令人尴尬的事来,或表现出焦虑的症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患社交恐惧的人不一定真的会做出丢人或令人尴尬的事,他们仅仅是担心自己会这么做,他们有时甚至不会表现出典型的症状,只是感到有尴尬的事发生的可能,并因此感到害怕和焦虑。
二、一旦处在令自己感到恐惧的社交场合中,他几乎无一例外地会产生焦虑。患有社交恐惧的病人所害怕的东西可能在他人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在电话中交谈、促膝长谈、进入一个满是人的屋子或是在一群人面前讲话。对他来说这些事真的太困难了。
三、他能够认识到恐惧和担心是多余的、毫无道理的。社交恐惧的一个令人苦恼的后果是,你知道让你焦虑的情境也许并不可怕,但你就是无法停止焦虑,也无法让自己放松下来。
四、他会避免处在让自己感到恐惧的社交场合或表现自己的情境,如不能避免,他会非常焦虑和痛苦地忍受这一切。
为了强调正常的社交焦虑和临床诊断中的社交恐惧之间的差异,诊断手册又添加了一些基本的评判点:社交恐惧必须影响他的生活,引起较大程度的痛苦,并且至少持续六个月。
专业的诊断是一种概括性描述,它依然不能涵盖所有的类型。在临床中社交恐惧的表现也千差万别,而为了更好的细分社交恐惧的各种亚型,下面将用“症状”来划分社交恐惧的类型。
对视恐惧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他会恐惧与别人对视,担心自己目光不正常被别人发现。有时,他也会认为自己的目光影响了别人,让别人也变得不自然和紧张,而此时他会非常自责与恐惧。
“我工作后遇到了很多不顺利的事情,因为我争强好胜,但工作环境却是复杂的,所以我得罪了一些人。从此,我就开始在意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尤其是领导,担心得罪了领导影响我的发展机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自己的眼神不自然、比较凶,并且会影响别人,让别人也变得不自然,所以我就会回避目光接触,也会回避一些社交场合。因此我更加不自信,也担心症状会影响我人际关系和事业的发展。”
余光恐惧
每个人都有余光,这本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对患者来说这却成了一种无法容忍的症状。他认为余光是一种不正常或猥琐的表现,他担心别人发现,把自己当成一个不正常的人。所以他会极力控制余光,但他的努力却又是徒劳无用的,毕竟余光本就不可控。
“我的症状是余光恐惧,在与人交往中,比如,一起聊天、开会、吃饭等场合,我总会用‘余光’看人,觉得自己的余光在影响别人,从而深深自责。余光已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我不愿主动与同事、朋友去聊天、交往,搞得自己很孤僻,生活的激情都没了,身心感到很疲惫,生活感到很无趣。我觉得自己活得很累、很虚伪。”
赤面恐惧
赤面恐惧又称脸红恐惧症,是指患者在他人面前易脸红,但他又无法接受自己脸红,结果引发心理上的冲突。脸红本来是一种很常见的生理现象,却被患者解读出了很多象征意义,比如,不成熟、幼稚、被人误会等。为了解决脸红的问题,他为此绞尽了脑汁,比如,喝点酒,这样别人就会以为脸红是因为酒精的作用;有时,他很喜欢空调的冷风,这样就不会感到脸上发烫的感觉。
“初中的时候,一个女生跟我借钱,当时我正好没有钱,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的脸发胀、难受、感到自己脸红了。后来,脸红成了我致命的缺点,记得一个女性朋友和我打招呼,我突然脸红,当时周围有很多人,因此我觉得特别难堪。因此,我一直不敢谈恋爱,害怕对方发现我的脸红。其实,就算我一个人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脸红了,都特别焦虑,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总之感觉脸稍有发热,我就异常的紧张……”
表情恐惧
当一个人过于在意自己的表现及他人评价的时候,就会对自己“鸡蛋里挑骨头”——他会极其敏感自己的表现,注意力会集中到任何可能会招致别人反感的地方。当这种敏感的神经关注到表情的时候,他就会异常地担心自己表情不对,会招致他人反感。越是如此,他对自己的表情就越加不自信,恐惧招致别人的误会。
“我目前的症状是,如果别人看我,我就特别紧张,而且我也担心我的表情会被别人误会,比如,我给别人一直烟,我的脸如果动了一下,就担心别人对我有看法,认为我小气。因此,我就会细致观察别人的表情,看看他是不是对我不满意。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变得特别敏感,连保姆都不敢雇……”
手抖恐惧
一些疾病会引发手抖的现象,如,帕金森综合征、脑动脉硬化、脑缺血、药物与酒精中毒等。但对手抖恐惧的患者来说,他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只是因为害怕手抖,反倒引发了手抖。
“因为父母严格的管教,从小我就存在追求完美的性格。我紧张的时候会出现全身发抖的情况,而手抖的情况更是明显。一次,一个女同事说我写字很用力,从那时开始我就关注起这个问题来,结果越关注,反而越严重。从此我的生活就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只要需要写字的场合我都要逃避,比如,去银行办理业务。从此,我好像落入了黑洞,以前阳光的我,现在变得好像做贼一样,生怕别人发现我的问题。”
口吃恐惧
口吃是一种言语流畅性障碍。世界卫生组织把口吃定义为:一种言语节律障碍,在说话过程中,个体确切地知道他希望说什么,但是有时由于不随意的发音重复,延长或停顿,而在表达思想时产生困难。
我个人就存在口吃的情况,虽然学生时代也因此被他人嘲笑,但我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其实,口吃充其量就是一个人的缺点而已,就好像一个人长得矮或胖,也不能说是一种病,只有你对此恐惧,口吃才会影响你的生活。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一些人越关注,口吃就越厉害。
“我是口吃患者,口吃给我的生活带来的了很多的痛苦。我和熟悉的人讲话还好,但是和不是很熟,或很长时间没有见面的人,就会出现口吃。而且如果一直没有出现口吃也可以,如果出现了一次,我就会很敏感,非常自责和紧张。并且在说话的时候我也会尽量避开一些容易让我口吃的字和发音,在生活中能发短信解决的问题我就不打电话,因为在电话中半天说不出对方的名字是最让我尴尬的情景。因此我现在能少和别人接触就少和别人接触。”
以上仅仅是列举了一些在临床中经常会出现的症状,但社交恐惧症的症状远不止如此——凡是患者自认为会丢人的事情,会被他人看不起的方面,都会引发他的恐惧,诸如,放屁、长得黑、头部及身体的抖动、走路不自然、相貌不端正、撒不出尿、嘴的气味、狐臭等,不胜枚举。
有多少种会让他丢人的事情,就会有多少种症状。他无法接受症状就是因为他无法面对丢人和被否定的可能。因此,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症状,而在于他无法接受现实——每个人都有缺点及被人否定的时候,也没有人能和所有人都搞好关系,并给所有人留下好印象。所以治疗的重点不在于症状的消除,而在于心态的调整——如何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