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社交恐惧是怎样的体验?

人们往往容易把那些饱受煎熬的社交恐惧患者,看做是性格内向与孤僻的人,但实际上性格的内向与外向与社交恐惧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外向的人也同样会对社交产生恐惧,也不可避免地会敏感别人的看法。有时,我们也会主观地认为社交恐惧的人朋友很少,但实际上也许正好相反,他也会有很多的朋友,所以,社交恐惧和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就算是社交恐惧症患者之间,他们的体验和症状表现也会截然不同——有的人只要在人前就会紧张不放松,而有的人却只是在特定的场合和人的面前才会感觉不自在,在其它场合则完全没有问题;一个患者所恐惧的情境或人,在另一个患者这里可能完全没有问题,而就算面对同一种症状或情境,每个人所在乎的点,恐惧的理由也是不同的。比如,余光恐惧,有的人担心影响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而有的人则担心别人以为自己是猥琐的人,还有的人担心自己的目光会影响到别人,并有深深的愧疚感。

一位患者写道:“我并不害怕聚会,甚至偶尔会成为气氛的调动者。但我却时常会只想一个人呆着。虽然我有朋友,但我却没有办法说心里话;有时在路上遇到认识的人,我也会本能地躲开。也许是我伪装的太好,就算我和别人说我有社交恐惧,别人也都会以为我在说笑话。”

社交恐惧是一种隐形的伤痛,它不像是生理疾病可以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关心,有时为了避免被别人同情或瞧不起,患者往往会伪装和掩饰,他不愿意别人了解他太多。因此,有时社交恐惧的人在他人看来也许完全没有问题,因为他把自己包装的很好,他不敢暴露真实的自己。

虽然他也试图打破被禁锢的生活,控制自己紧张的情绪,让自己不要那么不合时宜,但在真正和别人接触的那一刻,他的心理建设就会立马被恐惧打垮。在现实面前他总是那么无力与无助,最后他只能躲在一个人的世界之中。他的生活也已经被简化为:怎么做才不至于那么糟糕呢?他已经不再是他自己了,他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完全是出自于恐惧的指使,而不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他仅仅是活着,而不是在生活。他就好像是一只小羊在狼群的夹缝之间偷生,他对生活的热情在恐惧面前只是在不断地褪色。

就算他逃避了,他依然是痛苦的,因为他也看不起这样一个萎缩、怯懦的自己。有时,就算他还没有进入到令他恐惧的情境,预期焦虑就会让他如坐针毡——他总是设想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是如何表现得笨拙和愚蠢。在他人看来简单的人际交往,在他这里成了战场,每一次他都要鼓起壮士断臂的勇气才行。

就算别人没有真的排斥与贬低他,低人一等的自卑感也会让他在人际中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招人反感。如此的不安全感让他变的疑神疑鬼,就算别人中性的话都会被他解读为对自己的嘲讽。最后,他难以真正信任他人。

“木返”在知乎上是这样描述自己的症状和生活状态:

“我是来找组织的,以下是我的症状”

·害怕别人注视我超过三秒。

·害怕聚会。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去之前脑海里会预演流程,担心自己无法融入。

·害怕不小心伤到别人的心,因此很多时候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很少很少很少很少很少很少的机会敞开自己的心扉。

·拥有≥0≤2个朋友。

·痛恨演讲,痛恨辩论。

·总觉得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

·出门在外60%的时间都处在心跳和紧张之中。

·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能让我完全平静下来——家。

·出门在外,总担心各种突发事件。

·害怕打电话,接电话,尤其是陌生电话。

·更喜欢短信、qq、微信。

·很少主动联系朋友。

·总担心自己被世界遗忘。

·很容易心慌,紧张心跳是常态。

·害怕一切需要发言、表现自己的活动。

·担心别人的评论。

·活得不洒脱,很容易自卑。

·说话声音很小很小。

·别人见我第一面总觉得我是个极其安静沉默躲在自己小世界里的妹纸……之后的评价就不一定了。

·内心世界活动丰富,想象力无限强。

·安静,容易给陌生人距离感。

·直视人的眼睛,结果就是——突然失重一样,血冲大脑,“翁”的一下。

·觉得处在不用表现自己的环境真是太温暖,太有爱,太幸福了。

·羡慕那些活泼开朗外向灵动的孩纸,觉得他们像快乐的天使。

·封闭,即使思想很开放。

·害怕在社会上生存。

·觉得大方这个词,永远不属于我。

·打招呼or不打招呼?这永远是个问题。

·永远在尴尬,永远在尴尬,永远在尴尬。

·照相也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请你们千万不要来拍我。

·害怕麻烦别人,或者是别人厌烦的表情。

·害怕欠人人情,面对别人给的好处和温暖总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并且很惶恐,总想着加倍还回去。

·在社交场景里做个动作,说句话,都觉得自己尴尬的冒汗那种。

·总觉得自己要孤独终老。

大概就是这样,作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妹纸,简直要流下泪来。真是太喜欢网络了,这是一个可以掩饰自己现实生活中身份的宝地(看来脱不了宅了)。可以不用带着面具扮演角色,在这里自由发表言论!反正你们都不认识我啊!

一些人在现实中充满恐惧,但在网络中却可以放开自己,一来别人不知道他是谁;二来,就算他说错话,也来得及修改;最后,别人看不到他那张尴尬和紧张的脸。因此有些人在网络中和现实中简直判若两人。

患者和常人就好像生活在两个世界——在常人眼中的人情往来,在患者眼中就如同被审讯;在常人眼中的快乐时光,在患者眼中很可能就是倍感煎熬。总之,他无法客观地看待自己、他人及这个世界,他就好像一只惊弓之鸟,一阵风都会把他吓出一身冷汗。

“正常人眼中的世界VS社交恐惧症眼中的世界”

家,成了安全的港湾;宅成了他无奈的选择。

他生活圈子越来越窄,他也因此错过了很多人际和事业上的机会和可能。

他的内心充满了冲突与怨恨——他讨厌现在的自己,却又无能为力;他痛恨那些伤害过他的人,却又无力自保;他想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但怎么努力都无法去掉那些该死的症状,最终他在理想与现实中不断地挣扎。

社交恐惧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会引发情绪和行为的变化,还会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感知,思维与对未来的看法,等等。

对感知的影响:

当他不得不与别人交往或在面对令其恐惧的情景的时候,往往大脑会一片空白,整个人变得迟钝、不知所措,别人讲了什么他其实根本就没有听进去,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恐惧和慌张之中。他好像是“灵魂出窍”般地在审视自己的言行,也会幻想别人是如何看他的,这样他就难以集中注意力在与他人的交流上。当别人皱一下眉头或打个哈欠的时候,他也会认为是自己的无趣才影响了对方的心情,他更加觉得是自己的错,并有强烈的负罪感。

此时,他也会出现明显的焦虑症状——脸红、出汗、发抖、身体僵硬、头晕眼花、恶心,呼吸困难。

对思维的影响

恐怖的体验会引发灾难化的思维,诸如,别人都发现了;别人会离我而去;别人都会瞧不起我。而如此灾难化的想法会更进一步强化他的恐怖体验,形成恶性循环。

负面的想法就好像是一个自我实现预言,患者越认为自己会遭人嫌弃与讨厌,他就会在和别人的相处中敏感别人对他的态度。有时,他也会把别人的闲聊,一颦一笑都认为是与他有关,他甚至会认为别人都在议论他,都在嘲笑他。这样他就更加坚信自己不讨人喜欢的信念。

思维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当一个人的思维过于消极,行为过于退缩,想必最终也就没有谁喜欢和他来往了,而这样他就进一步确定是自己的错,是自己影响到了别人,没有人愿意接纳自己。

所以,对负性的、灾难化的想法进行干预,有利于阻止此种恶性循环进一步发展。

对行为的影响

害怕被否定与伤害,他就会无意识地退缩与逃避,无法逃避他就会伪装与压抑自己以迎合周围的人,并维系一个完美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感到安全。但这样的结果却是他的圈子越来越小,他越来越孤独与自卑,最后他甚至觉得自己好像活在了一个人的世界之中。

不扛起解决问题的担子,就永远都无法解决问题,敢于面对令我们恐惧的人与情景,才有利于打破禁锢——无论短期受益,还是遭受挫折,长远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对未来的看法

未来对他来说是灰色的,一想到可能会被别人嫌弃与否定,他就不寒而栗。所以,他不敢按照自己所期望的样子去生活,他只能活在安全的圈子里。就算他逃避了那些让他恐惧的人和事,却也逃不掉“预期恐惧”——对即将要发生,或有可能会发生事情的恐惧。比如,一位女性患者虽然还没有结婚,甚至连男朋友都没有,结果她就开始担心自己结婚之后不会带孩子,不会和孩子的老师相处,不会处理婆媳关系,甚至无法处理好和未来亲家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思维、行为、感知以及情感之间并不是割裂开的,它们往往是相互作用来影响一个人。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很愚蠢,就会担心被人嘲笑,而恐惧的体验会让他表现的差强人意,他可能会冲口而出,词不达意,之后他会更加逃避社交情境,最终反倒让他丧失了成长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封闭自己。而他的思维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负面,整个人最终陷入到了对未来的消极预期当中。当他不得不面对恐惧情境的时候,他整个人会变得异常的紧张,此时他更害怕被人发现这一点,认为他是一个不正常的怪人。 GuCVgip9hhqyA2myyE5ZZHl6Ko7SmK4pW+iOnZZoWFmXo5ffVhwWslbxol0PRe7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