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生的苦乐不在外界,而在主观

梁先生语录:

人生的苦乐不在环境,而在自身,即在主观。其根源在自己的欲望,满足则乐,不满足则苦。第一个欲望满足了,第二个接着又来了,而欲望是无法全部满足的。

人生的苦乐,说不尽,道不完。人生百味,毫不夸张地说,无非来自主观与客观两种。但是,在多数人看来,人之所以痛苦,看似只是因为来到了人间这个樊笼之中。

我们不能否认,大千世界中,的确充斥着各种苦痛。比如生离死别之痛,生老病死之苦,爱恨离愁之困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都是外界强加于我们的。换句话说,若是我们没有来到这个世上,我们就不会这样烦恼与痛苦。因此,人们常有“愤世嫉俗”之感,有“牢骚满腹”之怒,有“怨天尤人”之恨。我们不妨将这样的观点称为“外界苦痛观”或是“客观苦痛观”。

但是,佛家思想常常开释人们说,要换个心境去面对人生的苦与痛,这样,凡事也就能通达了,而快乐自然而然也就如影随形了。而这,正是与“客观苦痛观”相对的“主观苦痛观”。

细查周边的人,或者是仔细审查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更多地去抱怨客观世界。似乎没有客观世界这个牢笼,我们便会无忧无虑,快乐无疆。

对此,梁先生经过认真观察与思考之后悟出的道理是:人生的苦乐不在外界,而在自身,即在主观。而我们的“主观苦痛观”与梁先生的结论恰好是契合的。更为具体地说,人生之所会痛苦,更多的还是在于个人主观的心态或看法。

梁先生从何得出这样的观点呢?众所周知,梁先生家资殷实,父母也疼爱他,但幼年时的他却常常很苦闷;而家中的女工,天天做饭、洗衣、干杂活,辛苦得很,脸上却常有笑容,并不觉苦。按理说,觉得快乐的人是他,可是偏偏是穷困劳累的女佣们。这是为何带着这样的矛盾与疑问,梁先生仔细思考之后,才领悟到,人不快乐,不是在人间这一笼中的缘故,而是自己内心欲求过多,始终不知满足。

梁先生当年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啊,在他们看来,能过上梁先生当时那样的生活就是非常幸福的,是无比快乐的。然而梁先生却很苦闷。试想,若是梁先生内心没有“心事”,满足于自己幸福、安逸的生活,他能不快乐吗?但是他不快乐,将自己的心掷于功利主义的漩涡中,却又求不得,因而困顿、苦闷。

梁先生反复思索之后认为,人的一生,欲望是无穷尽的,但是有限的人生根本不可能满足此无限的欲望。所以说,人生基本是苦的。既然生命的苦与乐都出在人类生命本身而不在外界,所以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否定人生。所以当时梁先生指出,那些“纷纷向外追逐以求解决人生问题”的思想流派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只有佛家是正确的。因此,为了让自己获得真正的快乐,他转而潜心修佛。

但是,我们不可能人人都如梁先生一样走上出家的路,进而平息主观上的贪欲,以求让自己快乐。生活中,我们不妨循着梁先生的观点去寻求其他的解决途径。

既然人生苦乐的根源来自于人的欲望,那么我们要让自己获得快乐,就应当管好自己的欲望。若是我们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现状,让欲望在膨胀中猖狂,难免会走向“以心为形役”的苦闷之中。因此,要“以形为心役”,须得从主观上解脱自我。而管好自己的欲望,当为最佳选择。

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么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乞丐,有一次偶然在山中拾到一块金子,亲朋好友听闻这件事,都前来祝贺。结果他脸上不但没有喜色,反而愁眉不展地说:“人家都说这山中有三块金子,我才捡到其中一块,那两块到底在哪里呢?唉!我怎么找都找不到!愁死我了。”这个捡到金子的人,本该快乐,但是他却“愁死了”,因为他没有管好自己的欲望,表现为不知足。所以说,人生于世,我们当做一个知足的人,古训“知足常乐”是为鉴。

总而言之,人生几十年,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生的苦乐不在外界,而在主观。而要从根本上打破苦闷、痛苦的局面,收获人生中的快乐,我们就得管好自己的欲望,做一个知足的人。 ZMR1KpvRLqyABvLJoy2jiVmJXbcr/2OdDOT7oxkUEG4MeuAUDDsfiqnhRaagoYC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