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通简卷三

【原文】

世本无事,庸人自扰;唯通 则简,冰消日皎 。集“通简”。

【注释】

①通:通情达理。

②皎:白亮。

【译文】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只有通达的人,遇事才能化繁为简;就像太阳一出,自然化冰消雪。集此为“通简”一卷。

宋真宗

【原文】

宋真宗朝,尝有兵士作过,于法合死,持贷命,决脊杖二十改配 。其兵士高声叫唤乞剑 ,不服决杖,从人把捉不得,遂奏取进止 。传宣云:“须决杖后别取进止处斩。”寻决讫取旨,真宗云:“此只是怕吃杖。既决了,便送配所,莫问。”

【注释】

①配:发配。

②乞剑:要求受剑而死。

③进止:处置意见。

【译文】

北宋真宗赵恒当朝时,有个士兵犯了过错,按律当斩。真宗仁慈,饶他一命,赐他杖刑二十并发配边疆。这个士兵高声说宁愿受死,不愿受杖责。执行人禀告真宗请求处理意见。真宗传旨道:“先服杖刑,而后再来听旨是否处斩。”不一会杖刑过后来领旨,真宗说:“他只是害怕挨打,既然已经受过杖刑,便发配到边疆去吧,其他的无须再问。”

曹参

【原文】

曹参被召,将行,属其后相,以齐狱市为寄。后相曰:“治无大此者乎?”参曰:“狱市所以并容也,今扰之,奸人何所容乎?”参既入相,一遵何约束,唯日夜饮醇酒,无所事事。宾客来者皆欲有言,至,则参辄饮以醇酒;间有言,又饮之,醉而后已,终莫能开说。惠帝怪参不治事,嘱其子中大夫窋私以意叩之。窋以休沭归,谏参。参怒,笞之二百。帝让 参曰:“与窋何治乎?乃者吾使谏君耳。”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安敢望先帝?”又曰:“视臣能孰曹参与萧何?”帝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是也。高帝与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 ,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帝曰:“君休矣。”

【原评】

不是覆短,适以见长。

【注释】

①让:责问。

②垂拱:垂衣裳而拱双手,无所事事的样子。

【译文】

曹参辞去齐国丞相之职,即将去别国做丞相之前,叮嘱在其后继位此职的人说:“要把齐国的监狱和市井挂记着。”后继位者说:“没有比这重要的事了吗?”曹参说:“监狱与市井都是奸人图利之所,如果穷治这两处,就会引发更大的动乱。”曹参入朝为相后,一切事务都遵照萧何制定的法规,只顾日夜畅饮美酒,无所事事。来访的宾客都想说几句,来到后曹参就请他们喝酒,其间想说几句,曹参又让他们继续饮酒,直到酒醉方休,始终没有说话的机会。惠帝不满曹参不处理任何事情,嘱咐曹参的儿子中大夫曹窋私下问问他。曹窋休假回家,劝谏曹参。曹参很生气,用鞭子抽打了曹窋两百下。惠帝责备曹参说:“这和曹窋有什么关系?是我要他去劝你的。”曹参脱下冠冕谢罪说:“陛下觉得自己的圣明英武和高祖皇帝比较怎么样?”惠帝说:“我哪里比得上先帝呢?”曹参又说:“微臣的才能和萧何相比怎么样?”惠帝说:“你好像不如他。”曹参说:“陛下说得很对。高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经明确。现在,陛下垂衣拱手,我曹参恪守职责,谨遵成规,勿使失误,不就可以了吗!”惠帝说:“你不必再说了。”

【译评】

这不是在掩饰自己的缺点,恰恰是在展示自己的优点。

戒更革

【原文】

赵韩王普 为相,置二大瓮于坐屏后,凡有人投利害文字,皆置其中,满即焚之于通衢。

李文靖 曰:“沆居相位,实无补万分;唯中外所陈利害,一切报罢,聊以补国尔。今国家防制,纤悉具备,苟轻徇所陈,一一行之,所伤实多。佥人苟一时之进,岂念民耶?”

陆象山 云:“往时充员敕局,浮食是惭。惟是四方奏请,廷臣面对,有所建置更革,多下看详。其或书生贵游,不谙民事,轻于献计;一旦施行,片纸之出,兆姓蒙害。每与同官悉意论驳,朝廷清明,尝得寝罢;编摩之事,稽考之勤,何足当大官之膳?庶几仅此可以偿万一耳!”

【原评】

罗景纶曰:“古云:‘利不什,不变法’,此言更革建置之不可轻也。或疑若是则将坐视天下之弊而不之救欤?不知革弊以存法可也,因弊而变法不可也;不守法而弊生,岂法之生弊哉!韩、范之建明于庆历者 ,革弊以存法也。荆公之施行于熙宁者 ,因弊而变法也,一得一失。概可观矣。”

【注释】

①赵韩王普:赵普死后追封为真定王,复被追封为韩王,曾三次拜相。

②李文靖:李沆,谥文靖。

③陆象山:陆九渊,字子静,世称象山先生。

④韩、范之建明于庆历者:范仲淹、韩琦在宋仁宗庆历三年实行的革新,史称“庆历新政”。

⑤荆公之施行于熙宁者: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二年开始推行新法。

【译文】

宋朝时,韩王赵普在做宰相时,命人在自己坐屏后面放了两个大缸,凡是有人送来关于国家利害的疏奏,赵普都把它扔进大缸,待大缸满了,就把里面的纸张放在大街上,一把火烧掉。

李文靖说:“我在任相国时,没有做什么对国家有大益之事,只是在众人所陈述的国家利害建议方面,对一切都不予理睬,这算是对国家的一点小小贡献吧。当今国家的各种制度已经很完备了,若是轻率地采纳了建议并推行,恐怕会多生出很多事端。小人一时间的进言,怎么会考虑到百姓的长远利益呢?”

陆象山说:“以前朝堂上官员冗多,我也是其中之一,白拿俸禄,心中惭愧。只是遇到有人建议的各种改革事项,朝廷上官员也都一起讨论,看看是否可行。书生和贵族这两类人,不熟悉民情,随便献策;若是遵照他们的建议实行,一纸命令容易,到头来受苦的还是四方百姓啊。我和同僚一直尽力驳回建议,好在圣上清明,常常采纳我们的意见而将献议作罢;我们所做的,只是编辑、考查一类的功夫,怎么能领取这么多的俸禄呢?大约只是现在俸禄的万分之一就够了。”

【译评】

罗景纶说:“古人说过:‘没有足够的利益,就不要轻易改变现行的法令。’这说明:改旧革新是一件大事,不能轻易做决定。有人怀疑,这岂不是坐视天下的弊病而不加拯救吗?他们这些人不知道,若是这些建议既改革旧法的弊端又同时能保存旧法是可以的,若只是因为旧法弊端才进行改革是不行的;因为不守法而产生的弊病,难道是法律本身的弊病吗?在仁宗庆历年间,韩琦、范仲淹的革新变法,就是既革除了弊端而又保存了法律;王安石在神宗熙宁年间的变法,就只是因为弊病而改变法律,最后导致百姓怨声载道。从这个例子中的一得一失,就能看得十分明白了。”

汉光武

【原文】

光武诛王郎 ,收文书,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 者数千章。光武不省 ,会诸将烧之,曰:“令反侧子 自安!”

【原评】

宋桂阳王休范举兵浔阳,萧道成 击斩之。而众贼不知,尚破台军 而进。宫中传言休范已在新亭,士庶惶惑,诣垒投名者以千数。及到,乃道成也。道成随得辄烧之,登城谓曰:“刘休范父子已戮死,尸在南冈下,我是萧平南 ,汝等名字,皆已焚烧,勿惧也!”亦是祖光武之智。

【注释】

①王郎:王莽末年义军首领,自立为帝,后为光武帝刘秀所诛。

②交关谤毁:互相串通,毁谤刘秀的信件。

③不省:不理会。

④反侧子:指毁谤过刘秀,心怀惶恐的人。

⑤萧道成:时为刘宋中领军,后废帝自立,为齐太祖。

⑥台军:朝廷军队,南朝时称朝廷为台。

⑦萧平南:萧道成曾为平南将军。

【译文】

光武帝诛杀王郎后,收集文字书信,得到吏民与王郎串通诋毁自己的信函数千封。光武帝没有检查信函,就集合部将当面焚烧,并说:“反复无常、怀有二心者可以自己安心了!”

【译评】

南朝宋桂阳王刘休范在浔阳起兵,被萧道成斩杀,而刘休范的追随者不知道,仍然向官军进攻。这时,宫中传言刘休范的军队已抵达新亭,京城的官民惶恐疑惑,到军营中报名归顺的有上千人之多。等大军抵达城下,才知道是萧道成。随后,萧道成拿到名册就焚烧了,登上城墙对吏民说:“刘休范父子已被诛杀,尸体就在南冈脚下。我是萧平南,记有大家名字的名册都烧了,你们不必害怕。”这也是效法汉光武帝的智慧之举。

龚遂

【原文】

宣帝时,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起,二千石 不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 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岁,召见,形貌短小,不副所闻。上心轻之,问:“息盗何策?”遂对曰:“海濒辽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上改容曰:“选用贤良,固将安之。”遂曰:“臣闻治乱民如治乱绳,不可急也,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遣乘传 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盗贼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

【原评】

汉制,太守皆专制一郡,生杀在手,而龚遂犹云“愿丞相,御史无拘臣以文法”。况后世十羊九牧,欲冀卓异之政,能乎?

古之良吏,化有事为无事,化大事为小事,蕲 于为朝廷安民而已;今则不然,无事弄做有事,小事弄做大事,事生不以为罪,事定反以为功。人心脊脊 思乱,谁之过与?

【注释】

①二千石:指郡守。

②龚遂:初为郎中令,宣帝初为渤海太守,有治绩,后征为水衡都尉。

③乘传:驿车。

④蕲:希求。

⑤脊脊:互相践踏、喧闹。

【译文】

西汉宣帝刘询在位时,渤海及周边各郡县闹饥荒,一时间盗贼四起,郡守们都束手无策。于是宣帝要选拔一个能够治理的有才之人,丞相和御史都推荐龚遂可以担此重任,宣帝就任命他为渤海郡太守。当时龚遂觐见皇帝时已经七十岁了,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皇上觉得他不像是他们所说的那样有本事,心里有些看不起他,便问道:“你能用什么法子平息盗寇呀?”龚遂镇静地回答道:“海滨之地辽远,没有受到您的教化,那里的百姓饥寒交迫而官吏又疏于关心他们,那里的百姓像是陛下您的一群顽童偷拿陛下的兵器在小水池边舞枪弄棒一样打斗了起来。现在陛下是想让臣把他们镇压下去,还是去安抚他们呢?”宣帝立刻严肃起来,说:“我选用贤臣,当然是去安抚他们。”龚遂说:“臣下听说,治理作乱的百姓就像解一团乱绳一样,得慢慢解,不能操之过急。臣希望丞相、御史不要以现有的法令一味束缚我,允许臣到任后凡事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宣帝答应了他,遂派车护送他去渤海郡。郡中官员便派军队迎接新太守。龚遂没有接受而是把他们打发回去了,并向渤海所属各县发布文告:“撤免所有追捕盗贼的官吏,凡是拿镰扛锄之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随便拿问,手中拿着兵器的才是盗贼”。龚遂单独乘驿车来到郡府。那些闹事的盗贼们知道龚遂颁发的文告后,纷纷丢掉武器,开始拿起镰刀、锄头种田了。

【译评】

汉朝制度中,一郡中的所有政事皆由太守一人掌管,手握生杀大权,而龚遂还说:“希望丞相、御史不要用现有的法令条文约束我。”不像后世民少官多,还希望能有卓越的政绩,可以做到吗?

古代优秀的官员,善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是为安定百姓而已,不求自己功绩有多大;而现在却是相反了,无事弄成有事,小事弄成大事,发生事情不认为有罪,平定事情后就认为自己有功。人心不定而蠢蠢欲动,这到底是谁的过错呢?

文彦博

【原文】

文潞公 知成都,尝于大雪会客,夜久不罢。从卒有谇语 ,共拆井亭烧以御寒。军校白之,座客股栗。公徐曰:“天实寒,可拆与之。”神色自若,饮宴如故。卒气沮,无以为变。明日乃究问先拆者,杖而遣之。

【原评】

气犹火也,挑之则发,去其薪则自熄,可以弭乱,可以息争。

【注释】

①文潞公:即文彦博,封潞国公。

②谇语:牢骚话。

【译文】

北宋文彦博主管成都时,曾经一次在大雪天宴请客人,直到夜深还不散去。文彦博的随从士兵有怨言,一起把府中的井亭拆掉,用来烧火取暖。军校将此事报告文彦博,在座的客人听说后都感到害怕,文彦博慢吞吞地说:“天气确实寒冷,可以拆了给他们取暖。”说话间神情从容自若,照样饮酒。士兵气势小了,没有找到借口闹事。第二天文彦博查问清了带头拆井亭的人,打了一顿押送走了。

【译评】

气,跟火差不多,挑起它火势就变大,去掉柴草就能自己熄灭。懂得这个道理,可以消除动乱,可以平息纷争。

张辽

【原文】

张辽受曹公命屯长社 。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火起,一军尽扰。辽谓左右曰:“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乃令军中曰:“不反者安坐。”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有顷,即得首谋者,杀之。

【原评】

周亚夫将兵讨七国,军中尝夜惊。亚夫坚卧不起,顷之自定。吴汉为大司马,尝有寇夜攻汉营,军中惊扰,汉坚卧不动。军中闻汉不动,皆还按部,汉乃选精兵夜击,大破之。此皆以静制动之术,然非纪律素严,虽欲不动,不可得也。

【注释】

①长社:今河南长葛,张辽屯兵长社是为防备荆州的刘表。

【译文】

张辽是三国时期曹操著名将领,奉命驻扎长社县(治所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临出发前,军中有人谋反,夜里军营中惊乱不止,大火四起,全军都焦躁不安。张辽对身边的将领说:“不要乱动!这并不是全军的人反了,而有人故意借此骚乱惑乱人心!”他向军营中下达号令:“没有参加反叛的人都安稳坐好不要乱动!”张辽率领几十名警卫士兵,站在军营中央屹然不动。不一会儿,就把带头反叛之人抓来杀掉了。

【译评】

汉朝周亚夫率兵领将讨伐七国,晚上军中无故发生夜惊。周亚夫知道后反而安稳地躺在床上不起身,不久夜惊就没有了。吴汉担任大司马时,贼寇半夜来袭,军中受到惊扰。吴汉一直不起床,军中将士听说连大司马都没有起床,便都回到自己岗位上了。吴汉等军中安定下来,才悄悄起床,率精兵半夜成功袭击贼寇。这是采用以静制动的策略。然而,若不是军纪一向严明,即使想让士兵不乱动,也做不到。

韩愈

【原文】

韩愈 为吏部侍郎。有令史 权势最重,旧常关锁,选人 不能见。愈纵之,听其出入,曰:“人所以畏鬼者,以其不能见也;如可见,则人不畏之矣!”

【原评】

主人明,不必关锁;主人暗,关锁何益?

【注释】

①韩愈:唐代思想家,文学家,通六经百家之学,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②令史:三省六部及御史台的低级事务员。

③选人:候补任用的官员。

【译文】

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曾任吏部侍郎。令史在吏部的吏员中权势最大,因为吏部以前常关锁着,选任官员时也不能到吏部见面。等到韩愈上任,命人放开关锁,任凭候选官员出入,他说:“人们怕鬼,是因为见不到鬼;如果见了鬼,那么人们也就不怕了。”

【译评】

主人光明正大,就不必关门;主人阴暗不轨,关门又有什么用呢?

裴晋公

【原文】

在中书,左右忽白以失印,公怡然,戒勿言。方张宴举乐,人不晓其故。夜半宴酣,左右复白印存,公亦不答,极欢而罢。人问其故,公曰:“胥吏辈盗印书券,缓之则复还故处,急之则投水火,不可复得矣。”

【原评】

不是矫情镇物,真是透顶光明。故曰“智量”,智不足,量不大。

【注释】

①公:裴度,封晋国公。

【译文】

唐朝人裴度在中书省任职时,一次侍从忽然禀报印玺丢失。裴公仍是一副安闲自在的样子,告诫侍从不要张扬。当时正奏乐宴客,大家都不知道其中缘故。半夜宴会进行正畅快时,侍从再次禀报印玺找到了,裴公也不作答,宴会在人们的愉悦中结束了。有人问他是什么原因,裴公说:“胥吏们盗取印玺书写契券,若时间充裕就会放回原处,逼迫太急就会将之销毁,恐再也找不回来了。”

【译评】

这不是故作镇定,实在是聪明绝顶。所以称之为“智量”,若智慧不足,则度量也不会大。

郭子仪

【原文】

汾阳王 宅在亲仁里,大启其第,任人出入不问。麾下将吏出镇来辞,王夫人及爱女方临妆,令持帨汲水,役之不异仆隶。他日子弟列谏,不听,继之以泣,曰:“大人功业隆赫,而不自崇重,贵贱皆游卧内,某等以为虽伊、霍 不当如此。”公笑谓曰:“尔曹固非所料。且吾马食官粟者五百匹,官饩者一千人,进无所往,退无所据。向使崇垣扃户 ,不通内外,一怨将起,构以不臣,其有贪功害能之徒成就其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欲兴,无所加也!”诸子拜服。

【原评】

德宗以山陵近,禁屠宰。郭子仪之隶人犯禁,金吾将军裴谞奏之。或谓曰:“君独不为郭公地乎?”谞曰:“此乃所以为之地也。郭公望重,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故我发其小过,以明郭公之不足畏,不亦可乎?”若谞者,可谓郭公之益友矣。王、萧事见《委蛇部》。

【注释】

①汾阳王:郭子仪,封汾阳郡王。

②伊、霍:伊尹,商汤之臣;霍光,受汉武帝顾命辅佐昭帝。皆是历史上的名相。

③崇垣扃户:围墙高立,门户紧闭。

【译文】

汾阳王郭子仪的宅邸在京都亲仁里,他的府门经常大开着任人进出而不查问。他手下的将吏外出任职之时来府中辞行,若是郭子仪的夫人或是女儿在梳妆,就像对待奴仆一样让这些将官们拿手巾、打洗脸水。后来家里人都劝郭子仪不要这样做了,他不听,家人哭了起来,他们说:“大人您是功勋显赫之人,可是自己不尊重自己,不论贵贱人等都能随便出入卧室之中。我们认为就算是历史上德高望重的伊尹、霍光也不会这样做。”郭子仪笑着对他们说:“我这样做自是有我的道理,只是你们猜不透罢了。我们家由公家供给五百匹马的粮草,一千人的伙食费用,待遇已是不能再高了,可是想退隐以避妒忌也不可能。若是我们再紧闭高门,内外紧密不通,一旦与人结怨,受到报复,就会借此编造我们的种种不法罪状,若是那奸佞小人陷害成功,我们家九族就会化为齑粉,到那时追悔莫及。现在家中坦荡无遮,大门敞开随便进入,即使有小人有心陷害,也无计可施!”弟子们都拜服汾阳王的这番话。

【译评】

唐德宗明令禁止在帝王陵墓周围屠宰牲畜。偏偏郭子仪的一个奴仆犯了禁令,金吾卫将军裴谞将此事上报给了皇帝。有人对裴谞说:“你怎么不给郭公留点面子呢?”裴谞说:“我这样做正是为郭公着想啊!皇上刚刚即位,肯定以为德高望重的郭公党羽庞大,所以我才检举他的小过失来表明郭公心中坦荡,无所畏惧,这样做不是很好吗?”裴谞真可谓是郭子仪的益友。比起郭子仪来,萧何、王翦的避祸方式就显得器量太小了。

牛弘

【原文】

奇章公牛弘 有弟弼,好酒而酗。尝醉,射杀弘驾车牛。弘还宅,妻迎谓曰:“叔射杀牛。”弘直答曰:“可作脯 。”

【原评】

冷然一语,扫却妇人将来多少唇舌!睦伦者当以为法。

【注释】

①牛弘:隋初为秘书监,后拜吏部尚书,封奇章郡公,史称“大雅君子”。

②脯:肉干。

【译文】

隋朝人奇章郡公牛弘有个弟弟叫牛弼,此人酗酒成性,有次喝醉后,射死了牛弘驾车的牛。牛弘回家时,妻子迎向前说:“小叔射死了家里的牛。”牛弘径直说道:“可以用来做肉干。”

【译评】

冷冷的一句话,扫除了妇人将来多少闲言碎语!致力于家庭和睦的人应以此为楷模。 R34q3tutN7wl3MKopXNZEui2c9XZDHNYkKvKiSZri7FGTJ08+clFwBxC9VkGJgO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