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九、写景之病,皆在“隔”字

【原文】

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 。”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北宋风流,渡江遂绝。抑真有运会存乎其间耶?

【注释】

①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出自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②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出自南宋诗人姜夔的《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③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为南宋文学家姜夔所著,见前文注解。

【译文】

姜夔写景的作品,比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等句,虽然格韵很高,然而却如雾里看花一样,终究是隔了一层。史达祖、吴文英等诸家写景的缺点,都在一个“隔”字上。北宋时期的风流词性,渡江之后便绝迹。或许真的有时运存在于他们之间吧。

【赏析】

相较于北宋词来说,南宋词在王国维那里的地位并不高。其实,姜夔在咏物词中也有着很高的造诣,只是他习惯于引经论典,自然有了一份“隔”的意味。王国维将“隔”看作是南宋词人的通病,并再次阐述自己“不隔”的观点以及对北宋词作的赞扬。

姜夔的三句词都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元素,寄予了诗人的悲切心情。姜夔的这种创作方法,在王国维看来,冲淡了咏物的主题,使得原本具象的物体变得抽象起来。这对要求咏物词要具象的王国维来说,就称不上是咏物词的佳作了。所以他才说“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不过,王国维对咏物词的“隔”与“不隔”的评判有些偏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咏物词使用“隔”的写法,或许更能够增添词句的意境,更能够提高词的色彩。所以,又如何能够以“隔”与“不隔”的标准来评定一首词的好坏呢? pxdKKQVTm8/w2x+ue7tC55RYtc3kHgDp6f6yAzPzRa0Rrtvh7APPRmQXvuQcVpL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