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沈伯时 ① 《乐府指迷》云:“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 ② ’‘刘郎 ③ ’等字。咏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 ④ ’‘灞岸 ⑤ ’等字。”若惟恐人不用代字者。果以是为工,则古今类书具在,又安用词为耶?宜其为《提要》 ⑥ 所讥也。
【注释】
①沈伯时:沈义父(生卒年不详),南宋词人,字伯时,号时斋,吴江人。著有《乐府指迷》一卷,《四库总目》为词论二十条。
②红雨: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于是后世人便用“红雨”二字代指桃花。
李贺:生卒年790—816,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河南福昌人。李贺、李白、李商隐并称唐朝“三李”。著有《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秋来》等。
③刘郎:刘禹锡(约772—约842年),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字梦得,号庐山人,今河南洛阳人。刘禹锡擅长诗文,和白居易、李白并称“刘白”,亦与柳宗元齐名。著有《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刘禹锡有诗云:“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于是,后世人便又用“刘郎”二字代指桃花。
④章台:即章华台,是春秋时期楚国的离宫,位于潜江龙湾地区,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而在诗词创作中,人们常用章台和灞岸代指柳。
⑤灞(bà)岸:灞水桥岸。灞水从长安灞陵流过,跨水建桥,称之为灞桥。将客人送到灞桥边,折柳送别。唐代诗人杨巨源有作: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盼着为行人。李白亦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等句,因此后人便用灞岸代替惜别之情。
⑥《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纪昀主编。
纪昀:生卒年1724—1805,清朝大学士,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谥号文达,世称文达公,今河北沧县人。著有《阅微草堂笔记》。
【译文】
沈义父在其《乐府指迷》中说:“说桃花不能直接将桃花说破,必须用‘红雨’‘刘郎’等字代替。吟诵柳树不能直接将柳树点破,必须使用‘章台’‘灞岸’等字代替。”好像唯恐别人不使用替代字似的。如果只有使用替代字才能够表现自己的功力,那么古今的书目都在,又何必再使用词呢?难怪他会受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讥讽。
【赏析】
此则继续论述替代字,并且以沈义父的观点为例,阐述了替代字的弊处。沈义父主张在词作中使用替代字,这样便可以减少粗枝文字的产生,只是如若这般,所有词作的言语都源于古时词句,那么也就没有什么生命力可言了。
王国维一生主张“自然文学艺术”,主张情感自然流露,而他认为这些非替代字所能及。这也是王国维极其反对替代字的关键所在。当然,王国维的这一说法也有些以偏概全,苏东坡《水龙吟》词中,“落红难缀”中的“红”字,便是替代的“花”字。此番做法不仅没有减少词作的色彩,反而为其增添了些许意境。所以说,替代字的使用要视情况而定,就好比周振甫所说:“写景的诗词,以少用代字或典故为宜。感事抒怀的作品,意思多,感情深,而诗词的篇幅短,容纳不下,需要加以浓缩,那就免不了要用代字、用典,一切看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