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九、少游词境最为凄婉

【原文】

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则变而凄厉矣。东坡 赏其后二语,犹为皮相。

【注释】

①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出自北宋诗人秦观的《踏莎行》。见前文。

②东坡: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豪,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山市人。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父亲苏洵、苏轼、弟弟苏辙)”家族成员之一,著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译文】

秦观词作的意境最为凄凉委婉。到“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句则开始转为凄厉的词风了。苏东坡欣赏他的后两句,这也只是看到了这首词的皮囊罢了。

【赏析】

秦观志向远大,却仕途坎坷,经历了贬谪流放,目睹百姓流离失所,最后含恨而终。秦观的经历似乎造就了他凄婉的词风。在秦观的《踏莎行》一词中,王国维认为最为精妙、凄厉的是“可堪”二字,其中“孤馆”“闭春”“杜鹃”“斜阳”等元素,都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凄厉的主题,符合王国维“最为凄婉”的评价。而在苏东坡看来,“郴江”二字则更为豁达深远,不过王国维却不赞同苏东坡的此番见解,认为他只看到了表象。

王国维对诗词的评价较为精细,注重诗词真情实感的表述,所以在他看来,“可堪”二字最为符合凄婉的词风;但苏东坡也是经受过贬谪之苦的人,对秦观所表述的“离开郴江前往潇湘”的疑问、无奈深有感触,只是王国维似乎并没有体会到苏东坡的用意罢了。

王国维注重情感的主观表达,苏东坡注重情感的侧面烘托,此二者的评述各有其理,并不能称苏东坡的欣赏只是“皮相”。 NL5sTE9baX7f+EEMtU5qKGNQ7TWsJwUsLJY1F7tOD1dHXrXLKm/dTpy2MrSugpF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