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五、忧生与忧世

【原文】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似之。

【注释】

①我瞻四方,蹙蹙(cù cù)靡所骋: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第七章“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表达了诗人对生存的忧虑。

②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饮酒·其一》。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诛泅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③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出自五代词人冯延巳的《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莫。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译文】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这是诗人对个人生存命运的忧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和它相似。“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这是诗人对世事的担忧。“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和它的意境比较相似。

【赏析】

此篇表述了诗人忧生忧世的情怀。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观点给王国维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从《红楼梦评论》到《人间词话》,二者毫无例外地都大量引用了叔本华的理论和观念。在《红楼梦评论》中,王国维曾经说道:“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美术中以诗歌、戏曲、小说为其顶点,以其目的在描写人生故。”王国维将诗歌所描写的范畴看得非常大,不仅涉及国家、社会和个人,甚至还扩展到宇宙之外。而在这些当中,他尤为重视的就是人生。所以,此篇的忧生忧世亦是王国维极为看重的诗歌描述范围。

在此篇中,王国维将忧患意识分为两种,一种为忧生,一种为忧世。忧生是对个人生存命运的担忧,而忧世则是对整个世道的关切。除了上述所说的几句忧生忧世的词句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是忧生之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忧生之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为忧世之作,“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也是忧世之作。如若说忧生是个体的,是渺小的,那么忧世就是广大的,浓烈的;如若忧生是几番努力之后的万般无奈,那么忧世则是几经风雪的坚持。

不过,对于大诗人来说,忧生中有忧世,忧世中也夹有忧生,既有对现实的忧患,也有对未来的顾虑。 C/WhtRnLCfvpCB0DDdCWDktoeey3Q3/qzJqegpSMM2zXh9Grb9NYwMu9OIR8Yvo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