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九、兴趣、神韵与境界

【原文】

严沧浪 《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 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注释】

①严沧浪:严羽(出生时间约为1192—1197年,逝世时间约在1245年之后),南宋著名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bū)客,著有《沧浪先生吟卷》二卷。

②阮亭:王士祯(zhēn)(1634—1711年),清初杰出诗人,原名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桓台县人。王士祯早期的诗作风格清新淡雅,到了中年,诗风比较苍劲。最为擅长七言绝句。著有《带经堂集》。

【译文】

严羽在他的《诗话》中说:“盛唐时期的诗人,诗词的创作只落点于兴趣之趣上。就好比把角挂在树上的羚羊,没有任何踪迹可循。所以它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清透玲珑,不能凑拍。就好比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月、镜中花一般,语言有限但词意却是无穷的。”我认为北宋之前的词作,都如同严羽说得这般。然后严羽所说的“兴趣”,阮亭所说的“神韵”,也只不过说出了它的表面而已,倒都不如我所拈出的“境界”二字,是探索词作的根本所在。

【赏析】

盛唐是诗歌的鼎盛时期,诗风洒脱不羁,随性而为,让后人寻不到丝毫踪迹,字词有限而意蕴却回味无穷。在评论盛唐诗句的时候,严羽将着眼点落于“兴趣”二字,而王士祯则托于“神韵”。在此基础上,王国维又拈出了“境界”二字,从语境上来说,确实胜出一筹。

在诗歌创作中,没有不能举例的细节,没有不能包含的内容,从这一点上来说,“境界”二字已经将神韵和兴趣包含在内了。再者,相对于“境界”来说,兴趣和神韵大多出于人们的主观感受,界限比较模糊朦胧,不如境界来得形象、直接。 LZvn8uugRi/YBaYfk0wGHKCevLkjFp88CbPIlgsFEwNnLqum3Rq7DSdVRn/Sg8s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