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 [1] ;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 [2] ;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3] 。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黄交三曰:真能知读书痛痒者也。
张竹坡曰:吾叔此论,直置身广寒宫里 [4] ,下视大千世界 [5] ,皆清光似水矣。
毕右万曰:吾以为学道亦有浅深之别。
[1]隙中窥月:从窗户的缝隙中窥看月亮,只能见到局部,比喻读书只见部分,不能理解全貌。
[2]庭中望月:在庭院中举头望月,比喻读书已能够把握全貌,已经能够真正理解,较窥月有所进步,但立足点还不够高。
[3]台上玩月:在通透高筑的月台上赏月,比喻读书已能从容取舍,自在随心,尽得其精华。
[4]广寒宫:月宫。
[5]大千世界:泛指整个人间社会。为“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郭,是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合起来就是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起来就是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起来就是大千世界。
少年时读书,就好像从缝隙中窥视明月;中年时读书,就像站在庭院中仰头望月;老年时读书,就像独立高台赏玩明月。这些都是因为一个人阅历的深浅不同,决定了读书所领悟程度的深浅不同。
黄交三说:真是一位能够了解读书关键所在的人啊。
张竹坡说:我长辈的这番议论,简直如置身广寒宫中,向下看大千世界,就像水一样清澈。
毕右万说:我认为学道也有浅与深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