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寒热错杂厥阴病 阴阳营血必辨清

一、厥阴病定位定性

病位: 在三阴之半表半里,为半表半里阴证,此病证反应即病邪引发证候所反应的部位,而不是病变所在的部位。

病性: 属于阴(寒),为半寒热,寒热错杂。

病态: 属于半虚半实,偏于虚。

厥阴的基本意义: 厥阴如使者一样,除联系沟通太阴少阴外,还通过少阳而联系交通三阴三阳。正如《素问·阴阳类论》所说:“雷公曰:臣悉尽意,受传经脉,颂得从容之道以合从容,不知阴阳,不知雌雄。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

由此可知一阳(少阳)如枢纽,一阴(厥阴)像使者一般沟通少阴和太阴,同时也去和少阳沟通,进而沟通全身之阴阳。因为少阳承担着沟通太阳和阳明功能,是阴阳大循环的重要连接点。所以厥阴病在两阴之间,属阴,为根本。有太阴少阴证候,因与三阳沟通,阴极生阳,因而还有三阳部分证候,寒热错杂证多见,疑难病证多见,比较难治,一切慢性重症疑难病,基本上都是阴阳两经以上同病的,大都属于厥阴病的范畴。

厥阴病基本特点: 《伤寒论》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厥,阴阳气不相顺接,厥阴者,绝阴也,其有两大证:一是阴阳不交通,证见阴阳离绝(大厥逆);二是营血不交通,证见手足厥冷(四逆)。

“厥阴”者,乃绝阴就阳之意,两阴交尽,阴之极而就阳,极而逆,逆则厥,其病多自下而上,处于阴尽阳生、阴极生阳之节点。所以病有阴阳合病,即寒热错杂(上下寒热,表里寒热)虚实夹杂阴阳不和、不通者,皆归属于厥阴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虚寒水饮与阳明里热互结者,为厥阴痞证。

厥阴生理: 沟通表里上下,接续阴阳。

厥阴病机: 表里上下不和,阴阳不通,营血不通,整体阴阳气血营卫失调,寒热错杂,寒热真假。

二、厥阴病提纲证

1.厥阴病提纲证条文析义

《伤寒论》326条:“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该条阐释的是厥阴病津血不足、上热下寒的证候。

消渴,口渴较重,欲饮水自救,多饮不解渴,所以消渴。

气上撞心,上焦热重,下焦虚寒水饮不能气化为津液,中焦胃虚不制,下焦水饮乘虚上冲,所以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上焦热不下布,下焦虚寒水饮上冲与上焦的热互结交争冲撞而为寒热错杂之痞结不通,所以心中疼热。

饥而不欲食。中焦胃有热知饥,但又有寒饮不能受纳化食,所以知道饥饿还吃不下,此充分说明了寒热错杂病机。

食则吐蛔,胃气本虚,包括胃津虚,胃虚寒,如果强食则胃气更虚而不化不制,寒饮加重而上逆就会呕吐,有蛔则吐蛔,无蛔则呕吐。因为蛔虫喜暖而畏寒,寒饮加重时蛔会不安而乱窜,寒饮上冲时,蛔虫会受波及,随之上越而致吐出,这是以吐蛔来说明胃气虚寒,寒气水饮较重而上逆的病机。

下之利不止,虚寒水饮证本来就会下利,但这是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病证,如果误以为有心中疼热等上热见证而误以为是实证而用了下法,则更伤胃气,下焦不能固摄而致严重的下利不止。

2.提纲证概要

厥阴病的证候特点: 半表半里偏于阴证,厥热往复。

厥阴病的主要证候: 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呕吐,手足逆冷,下利或便秘,呕吐,腹满或腹痛,肢冷,乏力,胸胁满,心下满等。

厥阴病病机: 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真寒假热,阴阳不通,营血不通。

厥阴病的核心病机: 寒热错杂,阴阳不通,营血不通。

厥阴病治则: 表里兼顾,寒热并治,补泻兼施,阴阳气血同调。 JmILhCZGHmAlA7QdJkDWLBSoNtGVWg5OocAZt10ilXQmGjF/bYiqKvp1+6xCVyb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