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太阴三阴最里层 病性虚寒要辨清

一、太阴病定位定性

太阴病为里阴证。

太阴病主里(胃)虚寒而统气血。

病位: 反应在三阴之里,此病证反应即病邪引发证候所反应的部位,而不是病变所在的部位。

病性: 属于阴(寒)。

病态: 属于虚。

太阴病与阳明病鉴别特征: 太阴病与阳明病同为里证。

太阴病为里阴证,性质为里虚脏寒;阳明中寒,胃家虚(《伤寒论》:“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金匮要略》:“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其人肚中寒。”),中焦胃中津液不化,虚寒水饮。腹虚寒满食不下大便溏,眩晕呕吐。太阴中风(太阴外证):四肢烦痛,汗出恶寒。

阳明病为里阳证,性质里热腑实。阳明病,阳明实热,胃家实,中焦胃中燥而不和,实热伤津。腑实热躁烦满实大便难,神昏谵语。阳明中风(阳明外证)则烦躁口渴,汗出恶热。

二、太阴病提纲证

1.条文基本含义

太阴病提纲证为《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本条主要阐明了太阴病提纲及太阴病的治疗禁忌。

太阴病病变反应在三阴的最里层,为里虚寒水饮盛之证。阳明为腑,太阴为脏,皆位于胸腹部的内脏。三焦包括整个胸腹部脏器及功能,明代张景岳在《类经·脏象类》中讲到:“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太阴病里证所反应的病位亦涵盖三焦,重点是中焦,中焦是人身胃气的发源地,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说:“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

胃气立极于中焦,为脾、胃等脏腑整体运化功能所生,是平人之常气,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

《伤寒论》第398条有“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之言,说明运化精微以奉生身的功能主在脾胃之气。

《伤寒论》第280条说:“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这里脉弱是太阴病的主脉,太阴病脉弱,自下利不止,即“自利益甚”,原因在于胃气弱,不能用大黄、芍药,否则会加重胃气虚弱。

由此可见,太阴病的关键病机就是胃气虚弱,辨治太阴病分上、中、下三焦,但关键是中焦胃气。

太阴病里阳虚衰,阴寒内盛,气血水饮与阴寒互结于下焦则腹胀满,正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说“脏寒生满病”。寒湿水饮内停不化,浊阴上逆于上焦则呕吐。里虚寒盛,中焦水饮不化,运化失常,则食不下。里虚寒盛,不能气化,寒湿水饮下注则下利。寒为阴邪,其性收引拘急,寒饮凝聚,气滞不通,故时腹自痛。

太阴病病机为里虚(胃气弱),寒饮(湿)盛,治法当以温里散寒化饮为主。若误用下法,则加重中阳损伤,胃气愈虚,阴寒气滞不运,下焦寒湿水饮无制而上犯心胸,则引起胸下痞结而硬。所以,太阴病禁用寒下之法。

《伤寒论》第277条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本条概括了太阴病本证,也就是太阴里证的病机及治疗。

太阴里虚寒水饮(湿)盛,不能气化为津液,寒湿水饮下注则下利。阳虚寒盛,水湿不化,寒湿为阴邪,不热不燥,不伤津液,则不渴。

三阳病的下利多有口渴,是热盛伤津之故。太阴病的下利没有口渴,原因是脏有寒。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辨证要点:下利而不渴,就属于太阴病。

太阴病是里虚寒、水饮盛,应当以温里化水饮的原则和方药治疗,故说“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四逆辈应当是以附子、干姜为主要药物的方子,包括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干姜附子汤、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理中丸(人参汤)等诸多温里化饮方。

2.提纲证概要

太阴病证候特点: 虚寒、畏寒而无热。

太阴病主要证候: 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或溏泄不爽,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自利不渴。或口干饮水不多,或喜热饮。胃中和腹中寒凉喜温。头晕头痛,胸闷,心悸,妇人带下清稀。舌质淡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或水滑。脉象沉弱,或沉弦。

太阴病病机: 胃气弱,里虚寒盛,寒凝气滞,寒湿(饮)内盛。

太阴病的治则: 温里散寒化饮(温法)。

三、太阴病里证三焦分治

太阴病病机为胃气弱,里虚寒盛,寒凝气滞,寒湿(饮)内盛。临证应分三焦论治。

1.太阴虚寒水饮逆于上焦

(1)吴茱萸汤证的脉证、病机、治则和方药

《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本条阐述的是太阴虚寒水饮太盛,上逆于上焦而出现干呕,吐涎沫,上扰清阳则头痛,还会出现头晕等证候。

辨证要点: 头痛,眩晕,干呕,呕吐,吐涎沫,下利等症。

证候特征: 头痛,干呕或呕吐,吐涎沫。

病机: 寒饮上逆。

治则: 温中滋津,降逆化饮,表里双解。

方药: 吴茱萸汤(《伤寒论》第386条等)。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

煎服要点: 上四味,以水七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2)苓桂术甘汤证的脉证、病机、治则和方药

《伤寒论》第378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这两条阐述的是苓桂术甘汤能治疗因太阴虚寒水饮上逆于上焦而出现的头晕目眩,胸胁满闷等证候。

辨证要点: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胸胁胀满,胸闷气短,胸满咳嗽,心悸,腹部水声,眩晕,体位性眩晕,身为振振摇,眼昏花,昏蒙,或多泪,或眼痛。小便不利,或浮肿。或伴发热恶风寒、头痛,汗出,鼻塞流清涕等表证。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水滑。脉沉紧,或脉弦,或脉滑等。

证候特征: 头晕目眩,心悸,心下逆满,胸胁满闷气短,脉沉紧。

病机: 水饮上逆而虚寒不重。

治则: 利水化饮降逆,兼以解表。

方药: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伤寒论》第67条等)。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煎服要点: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禁忌: 禁用寒下之法。

2.太阴虚寒水饮在中焦

《伤寒论》第386条说:“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条文中的“寒多不用水”,即是里虚寒比较重,中焦阳虚,寒湿内阻,下利较重而寒多不渴。

太阴寒湿水饮留滞于中焦而出现脘腹胀满,或腹痛,或腹部喜温喜按,食不下,下利等证候,这就是理中丸(汤)证。

理中丸或人参汤方证的脉证、病机、治则和方药

在《伤寒论》中有2条关于理中丸的方证,在《金匮要略》中有1条关于人参汤的方证。理中丸和人参汤是同一个方,药味和用量相同,只不过是一个是丸剂,一个是汤剂。

理中丸方证后的注解说,理中丸“丸”的应用“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从这里来看,和人参汤的用量服法相同。所以,理中丸就是理中汤,也就是人参汤。

辨证要点: 下利,呕吐,腹部胀满,或轻度腹痛,或饮食不下,或腹部喜温喜按,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或心胸腹部胀满,短气,或兼有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甚则四肢厥冷,出冷汗,大便溏泄,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脉沉迟无力,或微弱等。

这个方子的主治范围很广,现多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冠心病,心力衰竭,肺心病,慢性肝炎等属于中焦阳虚,寒湿(饮)内盛者。

证候特征: 下利,腹胀满或痛。

病机: 里虚中寒湿(饮)盛。

治则: 泄热通腑,消滞除满(下法)。

方药: 理中丸方(《伤寒论》第386条等)。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煎服要点: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服药禁忌: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以及腹拒按者。

3.太阴虚寒水饮在下焦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证的脉证、病机、治则和方药

《伤寒论》第159条说:“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本条阐述的是,太阳伤寒证误下而致太阴寒湿水饮下注于下焦而利下不止,腹胀满等证候。这时因为反复误下伤了下焦之气,导致下元不固,统摄无权,阳气欲脱。虽然理中汤或理中丸是治疗虚寒水饮的方子,但主要是治疗中焦虚寒水饮之证,而这时是因下焦不固之证,用理中汤已经没有作用,所以要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尽快固摄下焦,收涩止泻固脱。

辨证要点: 下利不止,久利,下利赤白,腹胀满,或痛而喜温喜按,脉沉或沉弱。

证候特征: 久利不止,无呕吐或无纳差。

病机: 下焦不固,统摄无权。

治则: 涩肠固脱止利。

方药: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伤寒论》第159条)。

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余粮一斤(碎)。

煎服要点: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四、太阴病中风证

1.太阴中风证条文解析

《伤寒论》第274条说:“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太阴病主要是里证虚寒饮盛,但也有外证,那就是太阴中风证,太阴寒饮又复感外邪之证。太阴里虚寒盛,水饮不化津液,感风邪后,风为阳邪,又燥伤津液,四肢不得津液滋养,就会烦痛。脉阳微阴涩,指的是脉浮取和沉取的脉象,浮取微,微是无力,无表证;沉取涩,涩为细而迟,沉取不足,为里证。

如果这种脉象伴脉长,则说明有胃气,人体自我修复能力正在恢复,向痊愈方向进展。脉长,是胃气尚旺,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长则气治。”

《伤寒论》第276条说:“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说:“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中寒,其人下利,为太阴病,里虚寒水饮下利。中寒家,就是太阴病中于风寒。

这里所说的都是太阴中风证。太阴中风有里虚寒水饮不化津液,尚不太重,而表湿较重,又感风邪燥伤津液,所以会四肢烦疼,身重。

太阴之脉本弱,今脉不弱而浮,即太阴病外感风邪,证候与桂枝汤证相似:四肢烦痛,身重恶风,微发热,汗出,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桂枝汤外调营卫,内和阴阳,不单纯治疗太阳中风。少阴中风,太阴中风和厥阴中风皆可应用。太阴中风可以用桂枝汤微发汗,使邪从汗解。

2.桂枝汤方证的脉证、病机、治则和方药

辨证要点: 四肢烦疼,头痛,项强痛,头晕身重,恶风,汗出,四肢烦疼,喜欠,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或欲嚏不能,脉浮弱无力等。

证候特征: 恶风,汗出。

病机: 体虚风寒侵袭,营卫不和。

治则: 补虚祛风,调和营卫。

方药: 桂枝汤方(《伤寒论》第12条等)。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煎服要点: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服药禁忌: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3.黄芪桂枝五物证的脉证、病机、治则和方药

辨证要点: 血痹,如风痹状,身体麻木不仁,或四肢烦痛,或头痛头晕乏力身重,恶风,汗出,脉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或脉微涩,寸口关上小紧。

证候特征: 血痹,身体肌肤麻木不仁,恶风,汗出。

病机: 气虚血滞,风寒外袭,腠理不固,营卫不和。

治则: 补虚祛风,温通血脉,调和营卫。

方药: 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煎服要点: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服药禁忌: 由条文“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的体虚胖体质可知,本方不宜用于消瘦虚弱体质者,腹寒胀满者也不宜用。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五、血分病辨治属于太阴病范畴

血分病属于太阴病的范畴。因为血乃水谷之精微所化,其生成在于中焦。中焦为太阴所属。

《灵枢·决气》说:“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的生成就是中焦接受真阳及脏腑之气而为中焦阳气,在这种阳气的温运和气化作用下,汲取脾胃所受纳运化的饮食中的水谷精微物质,变化为红色的在脉络中运行而濡养周身的血。正如《灵枢·痈疽》中所说:“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

太阴病为里虚寒水饮证,其关键病机就是虚寒,治疗大则就是温法。

而从血生成的过程来看,一是中焦受纳运化的水谷精微;二是中焦阳气的温运气化。其中阳气的温煦和温运特别重要(“温煦”为温暖、和煦之意,可温暖人体内外体表及脏腑组织器官,有静的意义;“温运”为各功能器官特别是中焦胃气,在温的作用下发挥代谢运化气化等功能,有动的意义。所以,此处温煦和温运可以并列提出)。水谷精微之“汁”不得阳气的温运气化则不能变化而赤为血;而全身之气血不得阳气的温运则不能正常运行。

所以,在临床上治疗血虚、血瘀等病证往往需要温热的药物,如附子、干姜、黄芪、肉桂、当归及川芎等太阴药。

从营血二者之分,营为血中之清轻精华部分(含氧充足),为里(血)中之外,从三阴定位来分,属于少阴范畴;血为血中之重浊部分(含氧相对不足),为里(血)中之里,从三阴定位来分,属于太阴范畴。

因此,血虚、血瘀、血痹等血分病变都从太阴来辨治。 EwUXyi5xBaU8mfdv72lielDdYmKSXLQ42Gvl/V/mbj3XQFE6vuvnQjjuJYJFzj0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