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方法

《景岳全书·妇人规》曰:“种子之方本无定规,因人而药,各有所宜”,说明不孕症的治疗方法多样,灵活变通,随证施治,同时也暗寓了不孕症之治疗无定方可循,无定法可依,难度较大。骆氏在不孕不育症的治疗上,坚持整体观念,在辨证的基础上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认为不孕症患者,当有病先治病,病祛再种子。治疗不孕症的最终大法为:补肝肾,调冲任。因为不孕症的病理实质为禀赋虚弱,肝肾不足,以致冲任亏损。治疗上要注重经期主症与患者整体情况相统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标本兼顾。

1.种子宜从调经着手,标本兼顾 不孕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许多多疾病共有的一种病症,但临床上不孕症常常与月经病关系密切,要求孕育,经调是先决条件。《妇科要旨》云:“妇人无子,皆由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皆由内有七情之伤,外有六淫之感,或气血偏盛,阴阳相乘所致。种子之法就在于调经之中。”根据各种致病原因,辨证论治,使肾气旺盛、任脉通、冲脉充盈、月事如期,而为孕育创造条件。《医宗金鉴》说:“女子不孕之故,由伤其冲任也。”实践证明,不孕症以肝肾亏损,冲任不足者居多,故以补肝肾、调冲任为治疗不孕症之大法。调经法当:经前宜疏达,经期须调畅,经后要填养,经间则通补,再参合脉证化裁出入。正虚者可在经后、经间期阴长阳消、阴阳转化、阴极生阳之时滋养培元以补正;邪实者可值经前、经行期阳盛阴长、气血充盛、重阳转阴之际,通达清源以祛邪,则自可应手取效。然而临床常见兼有气滞血瘀、痰湿内阻以及湿热蕴滞胞脉等虚实夹杂情况,当从整体分析、根据主症、辨证论治,一般平时着重治本,月经期标本兼顾。

偏于肝肾阴虚者:治以滋肝肾养阴血为主。

常用药物: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枸杞子12g,制首乌15g,当归10g,白芍12g,生熟地黄各12g,桑椹子10g,菟丝子10g等。

偏于脾肾阳虚者:治以健脾益气,温补肾阳。

常用药物:党参10g,白术12g,怀山药12g,紫河车粉6g(吞服),巴戟天10g,肉苁蓉10g,菟丝子10g,淫羊藿12g等。服法如前。

月经期:月经来潮时应疏理气血,使月经通畅,消除或缓解临床症状。

基本方为:柴胡6g,郁金12g,炒当归10g,炒川芎6g,丹参15g,红花5g,益母草30g,甘草6g,红枣20g。

对偏于阴虚或阳虚、虚实夹杂症则根据主证以上方随症加减,标本兼顾。

偏热者:加丹皮10g,赤芍10g,黄芩9g等。

虚热者:加知柏各10g,地骨皮12g等。

偏寒者:加炮姜3g,吴萸3g,艾叶5g等。

虚寒者:加肉桂3g或桂枝6g。

气滞者:加香附10g,木香6g,川楝子10g,炒延胡索12g。

血瘀者:加失笑散10g(包煎)或三棱9g,莪术9g,腹痛甚者可加制乳香9g,没药9g等灵活掌握使用。

兼夹湿热、湿毒者:加红藤30g,败酱草30g,土茯苓15g,蛇舌草15g等。

兼夹痰湿者:加夏枯草30g,冰球子10g,胆南星10g,石菖蒲10g等。

经量过多而夹血块者:加血竭3g(包煎),煅花蕊石(先煎)30g,三七粉2~6g分次温水吞服。

经量过多而无血块者:可另用阿胶9g加适量冰糖文火隔水蒸烊化,切忌加料酒。

典型病案

富某,女,32岁,农民。

初诊日期:1983年12月15日。

19岁初潮,月事辄居,婚后九年未孕,现经闭10月,面色少华,腰酸乏力。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屡经中西医治疗未效。西医曾用人工周期,停药后仍闭经,男方检验精液正常。

诊断:继发性闭经,原发不孕。

证属禀赋弱于先,将摄失于后,肝肾不足冲任失养,血海空虚,无以下行,因而经闭。治宜补益肝肾养血调冲。

处方用药:炒当归10g,炒白芍12g,炒川芎9g,枸杞子12g,肉苁蓉10g,覆盆子(包)12g,淫羊藿12g,仙茅10g,元红花5g,茺蔚子(包)10g,紫石英(先煎)15g,炙甘草6g。14剂。

二诊日期:1984年1月3日。

药后少腹近感胀痛,此意料中佳兆,药用行气,活血疏通之味,以敦促经下。

处方用药:柴胡6g,广郁金12g,炒当归10g,丹参15g,炒川芎6g,制香附10g,鸡血藤30g,红花5g,益母草30g,川牛膝10g、茜草根10g,炙甘草6g,红枣20g。7剂。

三诊日期:1984年1月12日。

上方服7剂后,1月11日来潮,量较多,色红,夹血块,少腹胀痛,腰酸,舌质偏红,苔薄,脉弦细,仍以前方出入续进四剂。

经后仍进补益肝肾之剂,期前活血疏通,交替治疗,连续服药50余剂。月事正常三次后,于3月11日转经后受孕,5月7日因停经五旬余,呕吐纳呆而来门诊,诊得孕脉,并作尿妊娠试验呈阳性反应,确诊妊娠恶阻。

按语: 《内经》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中说:“先天天癸始父母,后天经血水谷生,女子二七乙癸至,任通充盛月事行。”《医学正传》有“月水全赖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血自以干涸”之说。说明肾虚精乏,无以化血,血枯经闭,也常是临床重要原因。肝藏血,肾藏精,肝为乙木,肾为癸水,乙癸同源,肝肾相生。本案19岁初潮,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肝肾两亏冲任虚衰,经闭不行,何能孕育生子。故治以补益肝肾、养血调冲着手,重用苁蓉、覆盆子、仙灵脾、紫石英等补肾填精,益以四物汤、茺蔚子等补血和血养肝调冲,使肾气旺盛,精血充沛,两精相搏,合而成形,阴阳调和而得孕育焉。

2.证病结合,证治求本 根据骆氏中医妇科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认为,多种妇科疾病可表现为月经不调、疼痛、包块、粘连,最终可致不孕。常常可见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异因可致同病,同因可致异病。所以在治疗上要证病结合,证治求本。不能以一概全,一方统治。必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只要辨证准确,同病可以异治,异病也可同治。

(1)对不孕兼伴子宫内膜异位症者:骆氏认为其本为“虚”,标为“实”。运用补肾调肝、活血化瘀、化痰软坚之法对生殖神经内分泌—免疫—前列腺系统间的调节,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局部微循环,达到祛瘀生新、散结止痛、调经祛病、任通冲盛而受孕的目的。

(2)对不孕兼伴生殖免疫抗体异常者:由于免疫因素造成的不孕、不育统称为“免疫性不孕育”,中医典籍虽然对本病没有明确记载,但对不孕不育症有着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20世纪90年代初,骆氏妇科新开展了对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观察与研究,认为在中医的“不孕、不育”范畴里不乏有西医诊断学中的“免疫性不孕不育”的患者存在,我们应将中医四诊的宏观辨证与西医实验室检测的微观辨病有机结合起来,大量的临床实践使我们从中认识到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滋养层抗体、抗卵巢抗体、抗透明带抗体、抗心磷脂抗体中任何一项阳性者,均可对孕育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产生不利的影响,以致不孕或流产。从免疫角度看,一切抗过敏、抗过分动态反应,不仅与肾阴有关,而且与肝阴关系更为密切与重要。肝体阴而用阳,是阴脏中的阳脏,内寄相火,最易活动。火旺则使阴阳失去相对平衡,致使血分中的风热变化。所以骆氏认为免疫抗体阳性患者与血中有风毒有一定关系。阴虚及阳或素体脾肾不足,阳气偏虚,气化欠利,抗力减弱,不能温煦暖宫,冲任胞宫失调,两“精”不能相搏而难以成孕。此外因感染及损伤胞宫冲任之处夹有湿热邪毒血瘀,亦易影响精卵结合。所以,骆氏在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中,根据临床实际及积累的经验拟定了行之有效的验方,如“滋养肝肾抑抗汤”“温养脾肾调抗汤”“利湿化瘀祛抗汤”等,并主张治疗当整体观念,证病结合,审因证治求本。应因人因时而宜,辨证选方,灵活化裁,以求实效。

(3)对不孕兼伴输卵管阻塞者:本病因情志抑郁,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气机不利致胞脉瘀阻;或因房室纵欲,频繁人流,腹部手术等致血不归经而瘀血内停;或因经期,手术不洁,湿热之邪入侵、与瘀血搏结而使胞脉阻滞;或脾肾阳虚,清浊升降失司,痰浊水湿占据血室致痰瘀互结于冲任胞脉而形成不孕。其中血瘀痰阻是其主要病机,病位在胞脉,根据清代名医叶天士“久病入络”学说,结合临床经验总结,骆氏认为对治疗输卵管阻塞一证,必求其本,宗其“宿邪缓攻”之旨。重用活血化瘀之品,必佐虫类灵动之物,要达破瘀散结通络之功,须合化痰软坚之药。且病证结合,根据辨证分型,制定攻补兼施,标本兼顾之法,以达行其瘀,通其络之目的。拟定以三棱、莪术、三七、穿山甲、地龙干、夏枯草、冰球子等为基本方的主要药物,擅用《金匮要略》大黄 img 虫丸与之组合巧用,以达“宿邪缓攻”“标本兼顾”之意。

并根据病之兼杂变证,灵活化裁。临证时,对经行不畅,经前乳房胀痛,胸胁胀满,舌质正常或偏暗,苔薄,脉细弦或弦等肝郁气滞者,加柴胡、广郁金、制香附等疏肝理气;对月经后期,经色紫暗,夹血块,伴腹痛或下腹坠胀,舌质暗或有瘀点,脉弦涩等血瘀者加川楝子、延胡索或失笑散等活血化瘀止痛;对带下色黄、下腹隐痛或经期延长,舌苔薄黄腻,脉弦数的湿热夹瘀者,加用黄柏、蛇舌草、败酱草等清热利湿解毒之品;对月经后期而至或闭经、经水量少、痰黏或肥胖多痰、带多质黏,倦怠乏力,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的痰瘀者,则合苍附导痰丸化裁,以加强祛痰通络之功。

(4)对不孕兼伴慢性盆腔炎、良性卵巢囊肿者:骆氏主张用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解毒,佐以化痰软坚散结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须坚持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掌握病与证的转变,祛病与扶正的轻重缓急关系,做到标本兼顾,攻补兼施。

典型病案

秋某,女,31岁,工人。

初诊日期:1998年1月19日。结婚3年未孕,夫妻同居一地,男方曾于市级医院检查,均属正常,患者月经期尚准,平素两少腹经常抽痛已两年余,经行加剧或呈痉挛性腹痛,腰酸如折,经水量较多,夹血块、色紫暗,经净后痛始减。舌质紫暗,苔薄微黄腻,脉息弦涩。1997年8月3日于他院B超检查提示:盆腔积液。1997年10月29日仍于该院作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阻塞。证属湿热之邪入侵胞脉,迁延日久致气血壅滞,胞脉受阻。治先活血化瘀、疏气通络,佐以清热利湿。

处方用药:炒当归10g,柴胡6g,赤芍12g,丹皮10g,三七粉3g(吞服),三棱12g,莪术12g,红藤30g,败酱草30g,穿山甲9g,夏枯草15g,制乳没各5g,炒延胡索10g,益母草30g,生甘草6g。

经行前一周开始服7~10剂。月经干净后则补益肝肾、标本兼顾。治疗期间坚持男用避孕。药后症状日趋好转,1998年8月在上海国际和平医院又作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进行复查,提示双侧输卵管均已通畅。同年10月停止避孕,患者仍坚持周期性服药,在1999年1月16日末次月经后受孕,1999年10月25日足月顺产一男婴。

按语: 患者体质素弱,肝肾不足,湿热蓄积于冲任,与血相搏,积而成瘀,瘀热互结,痹阻胞脉而以血瘀为主证,实属本虚标实之证,故经前经期宜祛邪为主,攻补兼施。重用三棱、莪术、赤芍、丹参等活血化瘀,柴胡、延胡索、香附等疏气之味。活血化瘀疏气则有利于气血畅行,气血流畅则瘀化痛蠲,符合“通则不痛”之意。气为湿阻,血为热结,故尤须以红藤、败酱草、地丁草等清热利湿,使热除湿化。又如穿山甲、夏枯草等通络散结之味,行经时必不可少,以促进局部血流通畅,促使炎症吸收,消除局部的瘀滞,改善输卵管正常蠕动。经后当予补益肝肾、调理气血,分清主次,随症斟酌,病祛经调、任通冲盛始能受孕。

3.内外同治,相辅相成

(1)腹部穴位中药敷贴离子导入法:清·陈士铎《石室秘录》明确指出:“任督之间,倘有癥瘕之征,则精不能施,因外有所障也。”因此祛除一切任督、胞宫胞脉之间的癥瘕积聚也是治疗不孕之重务。骆氏主张“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近年来骆春在骆氏祖传外用验方的基础上加以研制改良,利用中药的四气五味的特性,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大体分为三型,拟定了化瘀消痰,温经通络的骆氏腹敷Ⅰ方用于瘀痰互结型;活血化瘀,清热通络的骆氏腹敷Ⅱ方用于瘀热壅积型;活血化瘀,益肾通络的骆氏腹敷Ⅲ方用于血瘀肾虚型。以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方法,分别运用于治疗输卵管阻塞、积水、粘连,痛经,癥瘕,宫外孕保守治疗,盆腔炎,盆腔炎性包块,月经不调,排卵障碍及男性生殖系统炎症等。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前后配穴可以起到“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作用,以达到调节阴阳,畅通经络,调和脏腑的目的。用活血化瘀、化痰软坚、通络走窜及补益肝肾、温经散寒之品,通过中药离子导入仪作用于有关穴位,利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穴位、皮肤、黏膜导入人体,使药物“直达病所”,以达到温通阳气,温肾暖宫,疏通经络,调经助孕之效,发挥“从外治内,内外同治”的作用,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典型病案

陈某,女,28岁,已婚。

初诊日期:2009年9月11日。结婚三年未育,婚前有两次人流史,末次流产:2005年5月。2008年8月8日松江妇幼保健院做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示:左输卵管通而极不畅,右输卵管通而不畅。来诊时诉:末次月经2009年8月15日,经水量中,色暗红,无血块,小腹隐痛,经水5天净。平素带下绵绵、色黄、气秽,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弦数。证属湿热蕴遏胞宫,瘀阻胞脉。

内治:治宜清利湿热,活血化瘀通络。处方用药:黄柏10g,土茯苓30g,败酱草30g,红藤30g,蛇舌草30g,当归10g,炒川芎6g,柴胡6g,郁金12g,制香附10g,穿山甲粉6g(吞服),地龙干10g,皂角刺15g,薏苡仁30g,益母草30g,生草6g。三七粉2g及予以大黄 img 虫丸3g一次,每日二次另用温水吞服。

外治:骆氏腹敷II方,活血化瘀,清热通络。将丹参液20mL与中药药粉调成厚糊状,做成药饼敷于神厥、气海、关元等穴,通过中药离子导入仪将药物离子导入人体,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每次腹敷25分钟,一周2~3次。

二诊日期:2009年9月28日。9月19日经行,量中,色红,无血块,小腹痛未发,5天净。经净后带下色白,无气秽,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小弦。

处方用药:生黄芪15g,当归10g,丹参30g,炒川芎9g,柴胡6g,郁金12g,水蛭10g,地龙干10g,皂角刺15g,冰球子10g,夏枯草30g,三棱10g,莪术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菟丝子10g,生草6g,红枣20g。继续予大黄 img 虫丸每次3g,每日二次,温水吞服。改用骆氏腹敷Ⅰ方治疗。

以后根据兼症,随症加减,调治半年许。末次月经2010年3月25日后避孕失败,停经30天时来诊,作尿HCG检查:阳性。2010年5月9日我院B超提示:宫内早孕,相当于7周+-,见有心管搏动。

按语: 早在隋代《诸病源候论》中就指出“夹疾无子”,即月水不利无子、月水不通无子、子脏冷无子、带下无子、结积无子,明确指出了月经病、带下病、癥瘕可致不孕。 [5] 本病案属湿热蕴遏胞宫,瘀阻胞脉之输卵管阻塞因素所致的不孕,本着以外治内,内外同治,使药物直达病所,提高疗效的目的。故取神厥、气海、关元等穴,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穴在脐上胞宫之上,为生化之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为全身养生保健强壮要穴。敷以活血化瘀,清热通络骆氏腹敷II方,透过皮肤黏膜使药物离子渗透入病之所在,配合内服的清利湿热,活血化瘀通络之剂,里应外合,共利蕴遏之湿热,齐通瘀阻之胞脉,使冲任通盛而精遇有孕也。

(2)治带防治不孕,结合局部治疗:带下病往往是由于脾、肾、肝等功能失调,湿邪从内而生,湿邪损伤任带,使任脉不固,带下失约而发病;亦有湿热、毒、虫邪从下阴直犯胞宫、任、带者,导致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可归属于带下病范围,是仅次于月经病的常见病。由于生殖道的炎症足以导致不孕,因此调治带下病是防治不孕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对顽固性宫颈糜烂者,除了口服中药汤剂外,结合局部治疗病损宫颈,促进局部组织的再生,内外同治,减少或消除炎性阴道分泌物,取得满意的效果。近几年来骆春从两种治疗其他溃疡、烫伤性病症的中成药制剂(西瓜霜和康复新液)的药物组成和功效中得到启示,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突破传统,发扬创新,喷敷于病损宫颈,疗效可喜。特别是对未孕育患者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低价格、疗效佳的优势。 oIXYn/f8yMGSLdskud8BpypV7AHGQOJaYp6iRRtRhpvom4YZMf+vEBkDrULj6/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