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易学与中医哲学

易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迹。在商周两代交替之际,《周易》经文问世标志着中国哲学的形成。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周易》作为文化源头,其所蕴含的以阴阳变易学说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及象数思维模式,对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周易》的构成与性质

(一)“易”的含义

“易”最早为古代卜筮书籍的通称。关于“易”的含义,大体有三种解释:简易、变易和不易。唐·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序》中引东汉·郑玄注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孔颖达《周易注疏》卷一)所谓“简易”,意指易卦所拟象的宇宙万事万物阴阳对待统一、消长变化规律的非神秘性和简明性,掌握《易经》八卦变易之理,即掌握宇宙万物生成变化之道,可谓“简易”也。“变易”则指,“易”之卦、爻变化之道,可推演天地阴阳变化至无穷,盖宇宙万象生生不息之理。“不易”则说明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规律本身的恒常性,指《易经》所揭示的太极本体之道,至真至远,永恒不变。其中,“不易”与“变易”体现了一种“常”与“变”的辩证观。“常”即不易、恒久;“变”即变易、变化。“常”与“变”是对立统一的,绝对变易中必然包含着相对不易之常则,正是因为有常则,变化才有规律可循。变易是绝对的,不易是相对的。

(二)《周易》的构成

据《周礼·春官》《山海经》等记载,我国上古有“三易”,即夏代《连山》、商代《归藏》和周代《周易》。《连山》《归藏》早佚,故后人所称《易》多指《周易》。《周易》的成书可谓“人更三世,世历三古”。即上古伏羲氏画八卦,中古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构建了《易经》的雏形,下古孔子作《易传》十翼。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易经》成书于西周前期,《易传》成书于战国时期。

《周易》原是周代人占卜吉凶的卜筮之书。《周易》在流传过程中,后人不断对它进行注释与阐发并整理成书。为有别于《周易》,遂名为《易传》,而称原来的《周易》为《易经》。因此,现存《周易》则包括《易经》《易传》两部分。

《易经》是一部图文并茂的经典之作,包括卦爻象符号系统和卦爻辞文字系统。卦爻象包括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爻辞包括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及三百八十六条爻名、爻辞。

《易传》又称“十翼”,共七种十篇,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翼即羽翼,意为帮助人们理解《易经》之书。

值得说明的是,汉代将《易经》《易传》合为一体,称为《周易》,尊为《易经》。故汉代以后,《易经》与《周易》内涵相同,而与《易传》相对应的狭义《易经》有所不同。

(三)《周易》的性质

关于《周易》的性质,《易经》《易传》应当分别而论。《易经》是一部占筮书,以占筮成分为主,但不排除哲学的成分。《易传》是一部哲学书,以哲学成分为主,但不排除有占筮的成分。《易经》部分表面上看是占卜书,从本质上看是通过占卜来探索宇宙变化规律的书。《易传》部分明确指出: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是“天人之学”,是“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的论“道”之学。可见,《易经》是中国哲学形成的标志,《易传》是中国哲学高度发展的产物。

二、《周易》的主要内容

(一)《易经》

《易经》是周代卜筮之书,是上古先民对宇宙生命的占问。关于《易经》的构成要素,有学者认为《易经》由“象”“数”“理”“占”四要素组成,也有学者认为《易经》的四要素是“象”“数”“辞”“义”或“象”“数”“辞”“占”。但我们主张“数”可以归入“象”“义”可以归入“辞”,卦爻象和卦爻辞是构成《易经》内容的两大要素。

1.卦爻象——《易经》的符号系统 爻是《易经》符号体系最基本的组成单位。爻分阳爻、阴爻。阳爻象“—”,阴爻象“--”。关于爻图像的起源,学术界有不同观点,影响较大的有两种观点:①龟卜说。爻的图像直接来源于龟甲、兽骨上的占卜裂纹。②筮数说。认为爻象符号源于筮数,阳爻“——”是从奇数“—”演变过来的,阴爻象“--”是从数字“六”演变过来的。阳爻象“—”与阴爻象“--”分别代表了奇数与偶数。无论龟卜说抑或筮数说,都主张爻象是模拟仿效天下万物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周易·系辞上》曰:“爻者言乎变者也。”《周易·系辞下》曰:“爻也者,效天下动者也。”三国·虞翻注:“动,发也,谓三才为六画,则发挥刚柔而生爻也。”唐·孔颖达疏:“每卦六爻,皆仿效天下之物而发动也。”可见,通过爻象“动乎内”而见外之吉凶,是其基本效用。

爻不是独立使用的符号,爻必须组成卦。卦是《易经》符号系统中基本的独立使用单位。易卦分为八卦和六十四卦两种。八卦分别由三根爻组成,由阳爻、阴爻自下而上叠合三次而成八卦符号(图2-1)。八卦分别是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六十四卦由六根爻组成,由阴爻、阳爻自下而上叠合六次而成。《周易·说卦》说:“易六画而成卦”易六位而成章。”就爻的总数而言,六十四卦各有六爻,则成三百八十四动爻,再加上乾、坤两卦各有一用爻,故总为三百八十六爻。六十四卦构成了《易经》的符号系统(图2-2)。

图2-1 八卦

图2-2 通行本《周易》六十四卦序图

《周易》象与数是统一的。象中含数,数中蕴象,象、数密不可分。《易经》六十四卦每一爻阴爻称六,阳爻称九,爻象中蕴含着数;八卦布列八方,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八卦中蕴含着数;数是卦爻之象的另外表达,可以当作一种特殊的象。《易传》中的天数为奇为阳、地数为偶为阴,将数与阴阳之象联系起来;而《易经》中之爻数,同时也指爻象,如“九四”就是指第四爻是“阳爻”“六三”就是指第三爻是“阴爻”。

卦爻象系统是中华文化的“文化基因”,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先民的原始观念,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心理内涵。

2.卦爻辞——《易经》的文字系统 《易经》文字系统由卦爻名和卦爻辞两部分组成。卦爻名、卦爻辞是西周初叶所作,明显晚于卦爻符号,是占筮者对卦爻符号所做的解读。

(1)卦爻名 卦爻名是对卦爻符号所做的最精要的概括,体现特定的义理和思维方式,置于卦爻辞的前面。卦名是对一个卦符号意义的简要解释,卦名一般为一个字,少数为两个字。爻名由两个数字组成,一个是表示位置的数,一个是表示性质的数。六爻位置从下向上数,依次为初、二、三、四、五、上。六爻的性质只有两种:①阳性,记为“九”。②阴性,记为“六”。如乾卦六爻的名称分别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坤卦六爻的名称分别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2)卦爻辞 卦爻辞主要由卦辞和爻辞组成。《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各有一条卦辞,故有六十四条卦辞;每卦六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乾、坤两卦各有一用爻,总为三百八十六爻,故有三百八十六条爻辞。卦辞即说明《周易》卦义的文辞,一般认为是卜筮者的记录,与甲骨文辞同类。卦辞前有卦名,卦名即卦的名称。《易经》共有六十四条卦辞,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现象变化、历史人物事件、人事行为得失、吉凶断语等。其种类大体可分为象占之辞、叙事之辞和占兆之辞三类,具体涉及狩猎、旅行、经商、婚姻、争讼、战争、饮食、享祀、孕育、疾病、农牧等生活方面。卦辞的一般体例为先举出暗示意义的形象,或举出用于譬喻的事例,然后写出吉凶断语。具体可分为先叙事而后断吉凶,单断吉凶而不叙事,或叙事、断吉凶、再叙事、再断吉凶等不同体例。

爻辞即说明爻义的文辞,是解释各卦细节内容的部分。其体例内容、取材范围与卦辞相类似。例如,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卦爻象和卦爻辞作为《易经》这一占筮典籍的基本素材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古人长期积累的结果。《易经》典籍经过长期的编纂与加工,体现了一定的哲学意义。就卦序而言,六十四卦“两两相偶”,表现为对立的卦象系列,体现了辩证法思想;就卦爻辞文字系统而言,先民以占筮形式解释客观事物存在发展的努力,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易经》中的这些理性思维因素成为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源头,滋养浸润着中华民族精神,促使其不断繁荣与发展。

(二)《易传》

《易传》是战国以来解释《周易》经文的论文汇编。作为一部解经之作,它不能改变卦爻符号、卦爻辞的原貌,只能从象数、义理两方面来阐发其意蕴。《易传》在解《经》之时,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的知识,又杂糅了道家、儒家、阴阳家等学派的思想观点,既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又寄寓了人伦道德的社会理想。因此,《易传》最大的贡献在于强化《易经》的哲学思维,使《易经》从占筮之书转变为哲学之书。

《易传》又称“十翼”。“翼”就是羽翼,意为辅助,说明《易传》十篇是对《易经》的辅佐、解释。

1.《彖传》 《彖传》又称《彖辞传》,分为上、下两篇。彖本指卦辞,《彖传》解释《易经》,从卦名、卦辞进而阐释一卦卦义,但不涉及爻义。

2.《象传》 《象传》又称《象辞传》,分为上、下两篇。象本指卦之上、下两象及两象之六爻,《象传》则是阐释各卦卦象和各爻爻象的。其中,解释卦象的为《大象传》,解释爻象的为《小象传》。《大象传》共有六十四条,分别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名、卦义。每条分两句,前一句分析卦象解释卦名,后一句讲给人的启示。《小象传》三百八十六条,分别解释《易经》三百八十六条爻辞。

3.《文言传》 《文言传》又称《文言》。“文言”即“文饰乾、坤两卦之言”。因为乾、坤两卦为《易》之门户,在《易经》六十四卦中意义重大、地位突出,所以特意加以文饰解说,以作为训释其他六十二卦的榜样。在对乾、坤二卦的卦爻辞进行逐字逐句或重点解释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卦爻辞的精微大义。

4.《系辞传》 《系辞传》又称《系辞》,分为上、下两篇。《系辞传》通论《易经》和筮法大义,重点诠释一些重要观念和爻辞,阐发《易经》的基本原理,由此将《易经》由一部占筮之作解读为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易传》的哲学思想。

5.《说卦传》 《说卦传》又称《说卦》。主要解说八卦的性质、功能、方位、取象特征及所取八种基本物象,同时对占筮的原则和体例、《易经》的义理等方面也作了新的阐发。

6.《序卦传》 《序卦传》亦称《序卦》,解说《易经》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它以前后两卦为一组,用简约的语言,概括各卦名义及其先后次序的关系。

7.《杂卦传》 《杂卦传》又称《杂卦》,说明六十四卦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三、《周易》哲学思想

(一)阴阳之道

阴阳观是《周易》的基本思想。《彖辞传》最早引入阴阳解释卦象,即乾卦象阳,坤卦象阴。《系辞传》云:“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以乾卦象阳,坤卦象阴,作为《周易》之门户。阴阳爻以不同方式组合形成六十四卦,好似天地结合产生万物。《周易·系辞传》又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太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所谓乾始生万物,坤畜养万物。乾之德行为易,坤之德行为简,乾坤易被人理解和顺从,受人亲近。又说乾坤“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为至德”。将乾坤归纳为具有阴阳之义和易简之德,也是周易最高的、最普遍的原则。

《系辞传》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道不仅是《周易》的最高原则,也是世界万物存在及其变化的基本规律。

1.从阴阳二爻到乾坤二卦,都是一阴一阳;六经卦可分为三组对立的阴阳卦,六十四卦又可分为三十二对卦,亦为一阴一阳。可见,离开阴阳二爻,便没有八卦与六十四卦,也就没有《周易》。

2.“一阴一阳”、阴阳对立也是宇宙万物存在与变化的基本规律。《易经》就是整个宇宙的缩影,内蕴着整个宇宙的妙理。因为阴阳卦象是上古圣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对整个自然、社会,以及人身进行观察归纳而发明的。阴阳分别代表宇宙间两种相反相成的事物、性质、状态、功能、作用和力量,而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包含有阴阳两个方面。同时,相互对立的阴阳现象之间又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犹如日来月往,寒来暑往等。

3.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也同时具有方法论意义,人们观察认识事物,必须坚持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方法。

(二)变易之道

《易经》通过蓍数的变化得出卦象,又以卦爻象的变化判断吉凶。筮法本身就具有变化的观念,故“易”即有变化之意。《系辞传》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是从。”“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命题则体现了《周易》强调变易的重要思想。

在《易传》中,“变易观念”被提升到哲学高度,从蓍数与卦象的变化,引申到天地万物变化的基本规律。在《易传》看来,天地万物同卦爻象一样,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变化无有穷尽,无有止境。其变化形式,如同卦爻象的变化一样,阴阳相互推移,一来一往,一屈一伸,相互转化,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屈伸相感而利生焉。其变化不是对旧事物的重复,而是不断地推陈出新,即所谓“日新”。

天地万物变化的原因基于阴阳相推,刚柔相济。在《易经》之中,卦象的变化基于阴阳两爻的相互推移。所谓推移既包括相互排斥,又包括相互吸引。《易传》则概括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并作为解释一切事物变化的源泉。所谓“天地交而万物通”(《彖辞》解释“泰”卦),“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彖辞》解释“咸”卦)。《系辞传》进一步将此意概括为“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可见,《周易》以对立面的相互沟通作为变化的缘由,更突出对立面的相交相济,注重对立面的相互渗透、相反相成。它将事物变化的动因称为“神”,将变化的过程称为“化”,提出“穷神知化”的认识论,强调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易传》认为,《易经》中卦爻象的变化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序可循的。《系辞传》云:“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彖辞传》云:“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即要依据运动变化的法则而行动。卦爻象和事物的变化虽有一定规律可循,但事物的变化也有其不可预测的一面,《易传》称其为“阴阳不测之为神”。“神”谓变化多端,神妙莫测。王夫之提出“神妙万物,不主故常”,又说“乘时因变,初无定体”。认为万物变化神妙莫测,不固守一种格式,变化格式因事因地而不同。可见,《周易》对于事物的变化,一方面承认其规律性,另一方面又承认其不可预测性,充满了辩证思维的智慧。

(三)天人之道

《系辞传》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周易》称天、地、人或天道、地道、人道为“三才”,所以八卦中每卦有三爻作为其象征。由八卦衍生出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所表现的仍然不外乎“三才之道”。《说卦传》云:“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易》中的“三才之道”就是把宇宙万物归纳成不同层次而又相互制约的三大系统,三大系统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

《易传》把天、地、人视为一个统一整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天、地、人虽各有其自身规律,但人作为万物之灵,是天地交感的产物,因此,人事应该效法天地之道,而不可违背它。《系辞传》云:“天地变化,圣人效之。”《易传》认为,人类效法天地可以表现为诸多方面,最主要的表现为人的品格修为。如《象传·乾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象传·坤卦》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象传·小畜卦》云:“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君子效法“风行天上”的自然现象,以道德教化行于朝野,蓄积美德。

《易传》认为,人道虽然效法天道,但人并非无所作为。人应当发挥自身努力,与天地相协调,协助自然界化育万物,并从自然界汲取营养,以提高自身智力与品德修为。此即《易传》所说:“天地设位,圣人成能。”《文言传》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系辞传》云:“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意思是说,人们应该掌握天地之德,四时之序,依此行事便可无忧。

四、易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一)“生生之谓易”与中华医学之“生生之道”

中医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无论是理论体系还是具体方法,都大量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烙印。因此,中医学除了具有自然科学的学术特征外,还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双重内涵。《周易》作为中国哲学源头,其所包含的“生生之谓易”的基本精神,直接影响并决定了中华医学之“生生之道”精神的形成与确立。

1.“生生之谓易”乃《周易》之基本精神 《系辞传》曰:“生生之谓易。”所谓“生生”是指生而又生、连续不断、没有片刻停息的生成演化过程。“生生不息”不仅是宇宙自然的基本存在方式,而且是一切变化的根本。自然界的不断生成、不断创造、不断变化,其意义就在于使生命生生不息。关于“生生之谓易”,历代学者多有阐发。宋·俞琰云:“阴生阳,阳生阴,阴阳相生其变无穷。故曰生生之谓易。”(俞琰《周易集说》卷二十九“系辞上传二”)宋·董楷云:“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只是以生为道,继此生理者,即是善也。”“生生之谓易,生生之用则神也。”“生生之谓易,理自然如此。”(董楷《周易传义附录》卷十上“系辞上”)可见,“生生之谓易”包含生生之道、生生之德、生生之理、生生之变、生生之具,以及生生之用等内涵。

2.“生生之道”乃中华医道之本质 中医学秉承《周易》“生生之谓易”的基本精神,发扬“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生生之德”,确立了循生生之理、用生生之具、助生生之气、最终达生生之境的“生生之道”。

(1)生生之气 中医学认为,人秉生生之气而生,且以生生之气为本。《素问·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个气就是生生之气,人之生生之气不已,则生命不已。当人秉受天地生生之气生成之后,天地的生生之气便衍化为人体内的生生之气,由此决定了人一生的生、长、壮、老、已,并通过父母之精得以代代相传。《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三七肾气平均……男子八岁肾气实,二八肾气盛,三八肾气平均,五八肾气衰……”这里所讲肾气,实际上即是指生生之气。因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是生生之气的基本存在形式。可见,生生之气乃人之生命之本。生生之气的运动形式是气化,人的生长、发育都是在气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人的生命自气化始,而终于气息。

(2)生生之德 《周易·系辞上》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元·王海藏说:“盖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而与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一泯也。”(《此事难知》)明·张介宾说:“夫生者,天地之大德也;医者,赞天地之生者也。”(《类经图翼·序》)《素问·保命全形论》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可见,人不仅是“生生之德”之产物,更是“生生之德”的实践者和实现者。

(3)生生之理 人秉天地生生之气而生,人的生生之气与自然界之生生之气彼此息息相通,故人的生命活动必然要遵循自然规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即人的脏腑气血会随着四季的更替而有相应的变化。《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南风生于夏,病在心”等,是说不同季节会引发人体相应脏腑的疾病。因此,人的饮食起居动静必须顺应而不能违背自然之理。

(4)生生之具与生生之用 《汉书·艺文志》云:“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也。”就是说,中医属于“方技”范畴,是诊断疾病的方法和防治疾病的技术。作为“生生之具”,中医学的主要功能在于维护人的健康,使之生生不息。医生的职责在于利用自然的生生之气以助人的生生之气,通过人的生生之气以调节机体,实现“阴平阳秘”,最终恢复健康状态。因此,中医治疗的特点不是直接消灭或祛除疾病,而在于通过以“调”求“和”,从而使人体自身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生生之道”之医道本质。

(二)《周易》“天人合一”观与中医整体观

《系辞传》提出天、地、人三才之道,主张“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这一整体观把天道、地道、人道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对中医学体系的建构具有哲学的方法论意义。在“天人合一”理念的指导下,中医学非常重视人本身的统一性,以及人与环境的统一性。整体性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组成。各个脏器、组织或器官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这些不同的功能都是整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要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人体脏腑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中医学借助阴阳五行学说宏观地予以说明。中医学不仅从整体上探索生命活动的正常规律,而且在认识和分析疾病时,首先着眼于整体,始终把人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始终从整体认识局部的病变,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局部病变是整体机能失调的局部反映,既要重视局部病变和与之相关的脏腑经络,又不忽视病变的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产生的相互影响。正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治疗局部病变也必须从整体出发,进行综合调理,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类生活在自然之中,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诸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故《灵枢·邪客》曰:“人与天地相应也。”由于人与自然界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成为中医治疗学的重要原则。

人与社会环境统一。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个体,而且是一个社会个体,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制约。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婚姻、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必然通过与人的信息交换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心理及病理变化,而人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维持着人体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平衡与协调,此即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三)《周易》阴阳理论与中医阴阳平衡观

阴阳学说是《周易》理论的核心。《周易》将万物概括为阴爻和阳爻两个符号,用它们的交感离合来模拟、说明事物运动变化,从而形成一系列完整的阴阳观,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和阴阳交感等等。《黄帝内经》直接将阴阳范畴引入中医理论体系,并赋予它特殊的医学意义,使阴阳学说获得极大发展。

《黄帝内经》在对阴阳学说进行精辟阐述的同时,还运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指导医家的理论思维和治疗实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提出,阴阳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阴阳体现了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明代大医家张景岳说:“天人一理也,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医学之要,阴阳而已。”(《景岳全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素问·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名之曰人。”《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中医阴阳学说讲求阴阳之间的平和、协调,认为人的生命健康在于阴阳平衡。《素问·调经论》云:“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久候若一,命曰平人。”中医学所谓“阴阳匀平”之人乃“平人”,也就是中正平和之人,也就是健康之人。强调人只有维持机体自身内部,以及机体与外环境的阴阳平衡,才能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一旦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被打破,脏腑气血的运行就会出现异常,引起病变发生,乃至死亡。中医治疗学的核心也是调和阴阳。《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治疗疾病的最高境界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灵枢·根结》云:“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医生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因此,调和人体阴阳的不和谐,纠正阴阳偏盛偏衰的状态,使脏腑气血恢复平衡,是中医临床实践的最终目标。

(四)《周易》象数观与中医藏象学说

《周易》是以卦爻象为框架主体构建而成的,以爻象、卦象作为事物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易》就是研究“象数”的一部著作,一部《易经》就是一部大“象”。《系辞传》云:“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张其成在《象数易学》中认为,《周易》中“象”的含义主要有三种。①卦象、爻象:即八卦、六十四卦、阴爻阳爻等对天地万物之象的模拟和象征。②物象:卦所象征的万事万物之象(事象、物象)。③取象、象征。“象”的三层含义之间是有机结合的,“卦象”是核心,“取象”是方法,“事象”“物象”是“卦象”所象征的对象。

《周易》内蕴的象数观是运用带有直观、形象、感性的图像、符号、数字等象数工具,揭示认知世界的本质和规律,通过类比象征等手段把握认知世界的联系,从而构建宇宙统一模式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周易》象数观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虽然错综复杂,变化万千,但其规律则是类似的、合一的。《易经》中象数符号系统概括了宇宙万物之象,乃万象之象。通过取象比类的象数思维方法,可以模拟、推衍出宇宙万物的存在形式、结构形态及运动变化规律。可见,象数符号系统是一种归类万物的认识模型,通过象数思维模型,便可执简驭繁,掌握宇宙万物本质及发展变化的规律。

《周易》象数观对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尤其是中医学产生了深刻影响。《黄帝内经》法《周易》之象,创造了独特的中医藏象学说,为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谓“藏”即藏于内的内脏;“象”即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正如《类经》所言:“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中医藏象学说就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中医藏象学说是以五脏生理功能为重点,强调脏腑与五体九窍等的内在联系,强调脏腑与时辰、节令、物候等自然环境的统一性,是一个涉及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络、形体、诸窍、精气神等要素在内的广博体系。

中医藏象学说的建立虽有一定的解剖学基础,但主要是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取象比类的观察研究方法。中医学对“象”的重视,与《易传》象论的影响分不开。在《黄帝内经》中,古代医家通过长期观察研究,提出了“藏气生象”“藏与象应”的理论,并提出了“以象测藏”的司外揣内的探究人体内在气机变化的方法。“藏”在内,而“象”表现于外。“象”是“藏”之精气运动变化的外在表现。同时,《黄帝内经》中通篇体现了“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即“藏象相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寒湿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灵枢·经水》云:“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所谓“以象测藏”就是通过自然界与人体内在相应之象,以及活的人体外在的、生动丰富的“象”为依据,来类推研究人体内在脏腑、经脉、气血的生理功能与病理改变与病机传变。《素问·经脉别论》云:“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即通过对脉象特征的精审,可以推测全身脏腑的功能状态乃至断绝生死,通过面、毛、发、爪、唇的颜色、光泽、长势等征象判断相应脏腑的健康与否。可见,中医藏象学的本质就是以五脏为核心的象数观。

总之,《周易》之象数思维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刻。自《黄帝内经》形成的中医学的核心学说——中医藏象学说源于《周易》象数思维,为中医学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中医藏象学说是《周易》象数观的应用和发展。 0LqBOjnDpon2SvTHAgvPIDp4WRVuBfAM7TfO5rgDOPgOFasibhY7MJYihucQaBb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