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阎古古

肖一山《清代通史》第六篇《康雍时代之武功及政教》第三十章《排满之思想与运动·总论》写道:

清以夷酋入主,威行专制,明室遗民,不惟抱亡国破家之痛,更具有光复中兴之心。盖以种族不同之故,本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胡人焉得而治理之?”及“中国居内以制夷狄,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治”(语见明太祖讨元之檄文)之思想,故有志之士,无不以“反清复明”为职责,奔走呼号,前仆后继。如朱舜水奔走海外,乞师未遂,宁愿“捐弃坟墓妻子”,亦不与异族同中国。顾亭林五谒孝陵,十余年策马往来边塞,开垦华阴,又与傅青主创设山西票号。阎古古漫游江淮间,破万金之资,招纳豪杰。有“一驴亡命三千里,四海无家二十年”之句。皆白衣峨冠,高风劲节,欲为国家报仇,为革命活动……民族主义之宣传,亦已根生种播于此时矣。

这段话中提到的江南人阎尔梅(号古古),实是一个诗人豪杰,不愧与顾、朱、傅等同列明代遗民诗人的第一线人物。

阎古古其人,特别富于生命强度,有精彩、有声光,整个人都显大气。他的诗是太白遗风,豪宕放言,又比太白更多思想锐气。传诵的名句,如“英雄原不羞贫贱,歌舞何曾损帝王”,“漫骂亦看何等客,腐儒原是使人轻”。咏汉高祖,纯是任气。“门罗将相文中子,例变《春秋》太史公。”前一句说文中子王通之学脉化而为贞观之治的名臣如魏徵等,后一句说太史公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是非颇谬于圣人。诗如其人,表现出他明达有力的才、情、气。他最好的诗远比太白的沉潜厚重,纯以史事隶之,如《惜扬州》等,允为明季诗史。

古古不是一般诗人,他为复社魁首,与张溥、张采齐名;又曾入史可法幕中,屡屡以奇计说史阁部。先是劝史可法西征,夺取河南,可法不听,又劝以渡黄河北征,攻占山东,亦不听。史可法惟退保扬州,因为他左右所用之人,家眷悉在江南之故。终于扬州城破。古古自此散家财万金,结纳豪杰,出生入死从事抗清义举。他所辗转流徙的地方之多,时间之久,超过了顾炎武、魏禧等人。

古古在顺治、康熙年间,两次被捕下狱,第一次还曾惊动了三省总督,九死一生,被株连者数十百家。但是他的号召力大,声望高,当时人将他比为东汉时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的范滂,争相依附拥戴。第二次下狱前,妻妾预先自杀,先人墓茔预先自平。后因当时的刑部尚书龚鼎孳与他有旧交情,为之疏通,遂得以免死。据黄宗羲说,第二次是因诗祸被逮。读古古诗,如“扫除胡种落,光复汉威仪”,“楚衰未必无三户,夏复由来起一成。日月有时经晦蚀,乾坤何旦不皇明”。确实是够大胆露骨的。但邓之诚说他先让妻妾自杀,又自平祖坟,可见狱情紧急,不尽由于诗祸(《清诗纪事初编》)。

古古曾多番被友人劝降。他的好友陈名夏曾差人到阎氏寓所,劝他参加清廷会试,许以会元相赠。古古答诗云:“绝无世上弹冠想,徒有年来却聘书。”“谁无生死终难避,各有行藏两不如。”可见他寓理于气,尽心、尽理、尽伦、尽义,将道德原则把持得很牢。

顺治、康熙皇帝之所以不杀阎古古,是因为他名气太大,而两帝基本上对江南士人采取至少是表面上的“怀柔政策”,“朕终不以诗文罪人”,康熙亲自处理古古一案,事见朱庭珍《筱园诗话》。

胡小石先生有《书阎古古集》诗,云:

子房匿下邳,义风震西楚。九死刑天志,明亡复见汝。蓄士万黄金,收泪谒军府。长策公竟弃,吾属今为虏。河水不能西,榆园凋劲羽。谁可杀文山?留命亦何补。缁衣走关陇,落日泪无所,荡胸风云气,洒墨倘一吐。迢迢燕子楼,下招芳魂语。国亡士夫贵,百男不如女。能知关盼盼,惟有阎古古。

钱仲联《近代诗钞》说:“值得注意的是,胡光炜(小石)尽管毕其生从事教育事业,但他对国家、民族的兴亡,还是十分关注的。在他的诗歌中也表现了他的这种情思。”小石先生这首诗,可以算是阎古古精神在三百年后的一个回响。 kbGonnLvrXtFvqqsjjSz+BQsMUMPh5foJvsy58T32krGp483ld1XM6AepEijDDj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