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北洋海军例行巡航

1888年10月1日(光绪十四年八月廿六日) ,《北洋海军章程》颁行;1888年12月17日(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丁汝昌正式出任北洋海军提督。

北洋海军舰艇列表,以及拱卫各军港和战略要地的淮军列表如下:

表3 北洋海军兵力表

表4 北洋海军水雷船表

甲午战争爆发前,直隶淮军练勇两万余人,其略如表5所示。

表5 直隶淮军练勇表

北洋海军成军以来,训练强度一直很大,北洋海军一线官兵整体战斗素养要高出日军不少,北洋陆海两军的协同配合因同出一门,也非常好。盛军守天津小站和大沽口,铭军守大连湾,毅军和亲庆营守旅顺要塞,芦防淮勇守山海关,仁字虎勇守营口,以及后来成军的绥、巩军守威海卫等。

但在甲午战争期间,因为朝鲜半岛战事需要,精锐淮军陆续调离防区赶赴战场,导致旅顺、大连湾等地防守十分空虚,李鸿章紧急补充的部队,多是新募的新兵,战斗力比较低下,海军赖以生存的基地开始出现了危急,这在第四章笔者会详细叙述。

北洋海军的巡航范围如下:

除日常性的训练外,北洋海军主要舰艇每年会在中国沿海巡弋。秋冬寒意渐临时,舰队由北方的旅顺、威海卫南下,中经上海之后,驻泊到福建的马尾、厦门等地过冬度岁,也便于舰上闽籍官兵回家省亲。此外,舰队也常继续南下至广州、香港乃至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地巡防。当春天北方冰雪消融之际,北洋海军主力舰队即如同候鸟一般从南方北归,往往会顺道前往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远东等地巡防,在甲午战争爆发前,北洋水师/北洋海军曾于1886、1891、1892年三次编队访问日本。

北洋海军的定期巡航,突显了海军存在的价值。首先,从南到北大范围的巡航与训练,极大地锻炼了海军官兵对舰船、武器与各种海况的适应性,海军需要走出去,我们的第一支近现代化舰队从成军那天起,就意识到了海军远海训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其次,海军定期巡航,极大地颂扬了国家形象、彰显了海军实力、宣示了国家海权,这是符合当时世界潮流的通行做法,符合马汉海权论的理论要求,是非常先进开明的做法。以上两点在李鸿章于1894年4月27日(光绪廿年三月廿二日)上书清廷的《定期巡阅海军折》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海军提臣丁汝昌统率各船,春夏秋三季,在北洋各海口往来操巡;冬令封冻期内,即驶赴南洋各口,周巡岛屿。涉历风涛,精习技能,熟演阵势,终岁勤动,未尝少休。今春由香港南行,远至英、荷属地,新嘉坡、麻六甲、槟榔屿各埠,为向来中国兵轮所罕到。该处华商趋视欢呼,成颂国家威德。西国新报亦称羡有加。叠经臣咨报总理衙门、海军衙门在案。…… Vezld9Gp9heM54d07FlOGTE5aXabqlHe+JZPmatKb7YXW5wB122vxQ/ifpX/KzE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