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名士风流

诸名士共至洛水戏。还,乐令问王夷甫曰:“今日戏乐乎?”王曰:“裴仆射善谈名理,混混有雅致;张茂先论《史》《汉》,靡靡可听;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著。”

——《世说新语·言语》

这则小品通过名士在洛水游乐,生动地展现了魏晋士族精神生活的一个侧影,印证了顾炎武《日知录》中的名言——“名士风流,盛于洛下”。

参加这次洛水戏乐的“名士”,包括王衍、王戎、乐广、裴頠、张华,他们全是西晋的社会名流和政坛的显要,其中每个人都享高位,有盛名,善清谈。这些名士们处处都要讲究派头与品位,谈话要风趣优雅,思维要敏捷活跃,精神要超脱玄远,哪怕是娱乐游玩也不能稍涉鄙俗。

洛水就是流经当时京城洛阳的洛河。为了品味这篇小品的神韵,我们还得依次介绍一下文中的出场人物。乐广是著名的玄学家和学者,历官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河南尹、尚书令等职,人称“乐令”。史家说乐广为政无为而治,在任时见不出什么政绩,离职后人们才怀念他的遗爱。他最为人称道的是善清谈,“每以约言析理,以厌人之心”。《晋书》本传说“广与王衍俱宅心事外,名重于时。故天下言风流者,谓王、乐为称首焉”,但王衍谦称自己不如乐广,“我与乐令谈,未尝不觉我言为烦”。文中的王夷甫即名声更盛的王衍,衍居高位而善玄言,为西晋玄学清谈的代表人物。这位老兄外表清澈俊朗,风姿安详冲雅,思绪敏捷严密,又加之辩才无碍,他从兄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认为,王衍在当世无与其匹。在思想上王衍能包容异己,他本人虽然属于玄学中的贵无派,另一名士裴頠是崇有派代表,还常与他辩论交锋,但这从来没有影响王衍对裴頠才华的推崇和欣赏。他的才华、风韵和神情,使他为士林所钦慕和赞赏,有人说“夷甫处众中,如珠玉在瓦石间”。常与乐广、王衍一块清谈的张华,是西晋著名藏书家、博物学家、文学家,其诗因“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为人所讥,但他学问的“博物洽闻,世无与比”,有《博物志》和明人辑本《张司空集》传世。王安丰指王戎,以平吴功封安丰侯。小品中谈及的延陵、子房分别指吴国贵族季札和刘邦谋士张良。

王衍与乐广集会游乐的主要内容就是清谈,也只有清谈才呈现出魏晋风度的魅力与光彩。洛水的这次游乐让大家都无比开心,清谈时裴頠辨名析理深入毫芒,滔滔不绝而又缜密透辟;张华论《史记》《汉书》的异同优劣,也是口若悬河娓娓动听;王衍与从兄王戎聊季札、张良,发言吐词同样玄远超妙。从这篇小品可以看到:名士们“今日之戏乐乎”之所“乐”,无关贪钱也不涉猎艳,纯粹是一种智力的交锋和精神的愉悦;名士们之所“戏”就是清谈,清谈的话题相当广泛,包括玄学但不全是玄学。由于大家常言“玄学清谈”,这使得人们也常将玄学与清谈“混为一谈”。其实,玄学是魏晋名士们所探究的一种学术思想,清谈则是魏晋名士们热衷的精神生活方式。一方面,清谈虽然谈及玄学,但又不仅只谈“玄”,玄学既非清谈的唯一话题,更非清谈的主要宗旨;另一方面,玄学固然可以在清谈中展开,但只有在论文论著中才能深入。

参加“洛水戏”的成员,既是哲学家、清谈家、博物学家、学者,也是太尉、仆射、尚书令,他们都是社会名士兼国家重臣,因而不仅影响一代士风,更左右着国家命运。可他们以政事为累赘,以亲政为鄙俗,把那些烦琐的公务交给下僚,把使枪弄刀的战事交给武夫,自己只在理念世界中抽象,只在想象世界中遨游,只在精神世界里栖息,远望像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可惜,他们的风雅与虚浮相随相伴,发展了谈话的艺术和思辨的技巧,却丧失了国土,弄丢了政权。王衍生前享有盛名,身后遭人唾骂,有人指责他误尽天下苍生,其实,他最后也“误了卿卿性命”——开始以风雅自命,结果却大煞风景。

不过,王衍个人的悲剧,并非玄学清谈本身的悲剧。王衍的错误全在于,他以国家宰辅的身份,扮演清谈领袖的角色,就像扮老生的演员跑上台去演花旦一样,演得越卖劲就显得越可笑。 KccluVtqSJFG2uCf1CwCRO0VB6plTdVj4gwbJup/f/u8WlLXreugETLsSO3vGni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