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器度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世说新语·德行》

鲁迅先生在《忆刘半农君》中将陈独秀、胡适和刘半农三人做过一次有趣的比较,他说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武器仓库,陈独秀在武库外竖一面大旗,旗上写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库房却是大门洞开,里面有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别人根本用不着提防;胡适的库房门是紧闭着的,门上还贴了一张纸条说“内无武器,请勿疑虑”,使见者难知虚实;刘半农则让人不觉得他有“武库”,他就像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一眼就能见出他的深浅来。陈、胡叫人佩服,而半农则让人亲近。

这则小品中袁奉高和黄叔度的为人也是截然不同:一个清浅,一个深广。

郭林宗即东汉末年享誉士林的郭泰,博通经典,妙善言谈,名臣李元礼曾说“吾见士多矣,无如林宗者也”。郭死后为他写碑铭的著名作家蔡邕说:“吾为人作铭,未尝不有惭容,唯为郭有道碑颂无愧耳。”郭林宗先后拜访的袁奉高(名阆)和黄叔度(名宪),他们二人既是同乡,又同为当世名士。郭林宗拜访袁奉高时,车子还没有在路边停稳,马嚼子上挂的鸾铃还在撞轭作响,他就起身告辞了主人。他到黄叔度家拜访的时候,却在黄家里一连住了两日两夜。是郭与袁话不投机,还是与黄更加投缘?文章先有意制造悬念,用“人问其故”四字卖关子。

我们来听听郭林宗的解释:“黄叔度的为人就像那汪洋浩瀚的万顷湖水,澄也澄不清,搅也搅不浊,他的胸襟器度渊深博大,实在难以测量呵!”原来是黄叔度的器度宽宏,只有与他长期接触才能粗识深浅。那么袁奉高的为人呢?文章又让读者自己去推测。从郭林宗拜访他时间的仓促短暂,大致能猜出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郭对袁印象不好,要么是袁氏了无机心。郭林宗在另外场合对袁氏多有好评,这就排除了第一种可能性,袁氏为人没有什么城府,可从郭林宗对他的评价得到印证:“奉高之器,譬诸泛滥,虽清易挹也。”郭林宗到底是喜欢城府深的黄叔度,还是喜欢城府浅的袁奉高呢?从与黄、袁相处的久暂来看,他似乎更喜欢黄叔度,从他在别处推崇袁氏的言论看,他也同样敬重和喜欢袁奉高。

就这篇文章本身而论,作者是在赞美黄叔度“其器深广”,胸襟“汪汪如万顷之陂”,这种人才是国家的宏材伟器。文中虽说到“澄之不清,扰之不浊”,但“清”与“浊”并非关注的重心。“量”隶属才能,“清”归于德性。曹操不是公开“求”那些“盗嫂受金”的才智之士吗?《世说新语》专设《雅量》门,魏晋士人似乎将“量”置于“清”之上——器量狭小虽清何益?器量深广虽浊何妨?

就今天的价值观判断,“量”与“清”未可轩轾。心地透明的人能给人以信任感,与之相处觉得可靠而又亲切,但又往往失之浅露幼稚;城府深沉的人处事稳重老练,而且容易成就大业,但这种人用理智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人家对他们莫测高深,因而自然也就对他们敬而远之,只觉其可畏而不觉其可爱。黄叔度和袁奉高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性格类型,真可谓尺有所短而寸有所长,他们有差异但无优劣。

东汉末年士族已经出现人性的自觉,士人的个性日益鲜明,情感也日益丰富,本文正好透露了这一时代信息。 wbggTdNLUZnzCIjw38ZyvA6iA+pg5hjj7cUu9peJve9WfbDWgmIa/l6MqG8RdT6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